菜根谭:给人生留一份弹性,“伪装”的人生,更有价值。
曾经有一个戏班,他邀请三个当红的大腕一起同台演出,三个人对于这个事情欣然同意。
但是都有同样的要求,要求在海报上印上自己的名字,还要把自己的名字印在第1名。
戏班老板就非常为难,这时有一个下人在老板面前耳语了几句,老板听了之后,当时就笑了。
于是到了演出时,三个大腕儿发现戏班门前没有海报,只有一个很大的红灯笼。
上面竖着写着三个人的名字,而且灯笼不停的转着,彼此不分前后,三个人都非常满意,演出也非常顺利。
在面临一些问题和窘境的时候,老练圆滑的人与言语直率的人相比,总会占据一定的上风。
很多人会对于那些奸诈圆滑的人嗤之以鼻,觉得他们背离了内心的淳朴和正直,但是,在与人交往的时候,适当的圆滑一些,比刚正不阿却更有魅力。
圆滑的处事特性,并非一无是处,而是能够在更多的时候,更好的达到自己的目的。
《菜根谭》中说:应酬处要有圆机,无圆机则触物有碍,何以成旋乾转坤之经纶。
这句话意思就是说:为人处事要圆融机警,否则就会处处碰壁,这样如何施展治理天下的抱负呢?
内心正直,刚正不阿,这是一个优点,但是刚正不阿的人,大多都有一些死板,处世不懂得变通。
这样的人不但达不到自己的目的,而且还会因为过于正直,给自己招致祸端。
在晋明帝时期,有一次晋明帝在西堂和群臣一起喝酒,还不到大醉的程度。
这个时候晋明帝就问:“今天名臣们共聚一堂,和尧舜时相比怎么样呢?”
当时周伯仁任尚书左仆射,他当时就厉声的说:“现如今尽管都是人主,但是这怎么能和当时的尧舜时期的盛名相比呢。”
当时晋明帝异常恼怒,回宫之后就写了满满一黄纸的诏书交给廷尉,让他们去逮捕周伯仁,准备将其杀掉。
过了几天明帝又下诏,将周伯仁释放。
群臣们就去看望他,周伯仁说:“这几天我知道自己不应当死,因为我的罪过还不至死。”
周伯仁这个人有什么话就说什么话,性情率直,但是率直的却有一些过分。
如果一个人不分场合,口无遮拦,这就是情商极低的一个体现了。
古人云,伴君如伴虎,其他大臣全都小心翼翼,即便是性格耿直,但是也不至于直接让皇上下不来台,但是他却在群臣其乐融融的时候,说大煞风景的话。
当着晋明帝和群臣的面,他也直言顶撞,这是明摆着不给明帝面子。
“真诚”本是一个优点,但是过于真诚,就显得有一些可笑。在与人的接触交往之中,适当的伪装,是非常有必要的。
做人无一点真肯的念头,便成个花子,事事皆虚;处世无一点圆活的机趣,便成个木人,处处有碍。
这句话告诉我们:做人如果没有诚恳的心,就会变成一无所有的乞丐,做事如果不踏实处事,没有圆通灵活的应变能力,就好像没有生命的木头人,处处都会碰到阻碍。
诚恳是做人的基本准则,不能诚恳的待人,其实世事皆虚,到头来只会一事无成。
但是过于诚恳,不懂得圆润变通,则会时时让自己处于被动之中。
我们要明白最重要的一个道理,就是我们所说的圆通灵活并不是教人圆滑狡诈,并不是用小人心思,去为自己谋得福利。
而是在处事的时候不过于死板,也防止自己陷入死板的思维之中,做人有弹性,虚伪一些,凡事才能迎刃而解。
本文由国学书舍原创,看了这一篇章的智慧,您有什么不一样的感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