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普通人的心愿,都值得被点亮

2020-01-07   贞观


前几天,我们联合了华润置地举办了“点亮你的新十年”活动,征集到了许多读者对未来的十年心愿,并以发光装置的形式点亮了小雁塔跨年夜。



汪蕾希望十年后,“老妈90岁,老爸86岁,我58岁,我们还在一起,很幸福,很满足”。


RCBird希望十年后,“博士顺利毕业,和女朋友去同一个地方工作,成家,在研究领域有所贡献”。


魏明希望十年后,“我们能好好在一起,阿姨和叔叔能够接受我们的感情,如果有希望,我们去民政局领证吧”。


维丽希望十年后,“退居二线以后,充实自我,探索世界,发现更多有趣地方和人”。


晓凤希望十年后,“堂上父母康健,膝下稚儿嗲嗲,侧旁爱人依旧,栗子猫在闹,我在笑”。


Liu对自己未来十年的愿望只有一个字“瘦”。



这些形形色色普通人的心愿,是每个人回顾了过去十年,看到了眼下的生活,对自我未来期望的总结。有年轻人满含朝气,希望有更美好的将来;有刚成家的人,写下自己对妻子儿女的爱和诺言;也有即将退出一线的中年人,想要探索人生的其他乐趣……



其中,最特别但是也最平常的一个愿望,来自叶柿的那句“努力活着,回报那些在我最需要帮助时伸出援手的人”。



叶柿最近刚刚过完自己的39岁生日,前十年她的人生和其他人相同,结婚生子努力赚钱,有一大堆爱好和心愿,但都没来得及实践。如同我们每个人一样,她总觉得未来还有大把时间:未来可以陪伴家人,未来可以看女儿长大,未来可以再学烘焙再玩游戏。


但这一切的计划被突如其来的癌症打败,她的人生脱轨了。


2018年年初,她突然查出来得了乳腺癌,四期,发现的比较晚。医生当时预估她未来只有两年的生命,手术都不让她做,叶柿从没想过她会得病。像每一个生病的人一样,得知这样的消息,首先会问医生:“为什么是我?”人都说乳腺癌是心思郁结想不开的人才会患的病,可叶柿是一个特别能看得开的人。日常家庭中的大小事,她都能很豁达的解决。


但是生病,不是一件可以控制的事情,也不全部取决于个人是否努力。尽管她用了最好的药,化疗的痛苦仍然难以承受。到现在,因为化疗,她的头发都掉了,她选择了一顶栗色的假发,看起来和真的头发一样。叶柿以前的头发很多,当年离子烫流行的时候,她去做离子烫,理发师用了七个多小时才把她的头发烫好。等到化疗掉头发的时候,她因为不想自己剃头发,一直坚持着不戴假发,就像在拒绝着一个终将来临的结果。后来等到头发一缕缕脱落,她还自拍了一张,“我当时发给大学同学了,还问她像不像《神雕侠侣》里裘千尺的造型。”


叶柿能坚持到现在,除了为自己,也为了那些自己还没去过的地方,还没吃过的美食以及家里的两只猫,更为了家人和支持她的朋友,“我戴假发其实是为了女儿和我妈,我想让她们感受到我的力量,我是一个正常的妈妈和也是一个正常的女儿,只是最近身体不太好而已。”现在,叶柿还在做靶向治疗,效果不错。生病虽然让她“脱轨”,但是她现在最大的感触是感谢自己还有机会重回轨道,感谢家人朋友对自己的不离不弃。最近,她还去参加了女儿学校的家长集体活动,和大家一起给教室做新年装饰。




另一个让人无法忘记的愿望来自一个老杂志人。在如今这个人们羞于说出“理想”二字的时代,穆可的愿望显得格外不同,他过去十年的经历展现了个人如何在时代逆流中向上的奋勇。


十年前,穆可正式被任命为杂志的主编。2009年,杂志的黄金期已经过去,互联网对传统媒体的冲击初显狰狞,但是穆可仍然还有一腔热血,想要办一份对得起自己的杂志。


他1986年开始工作,是一个老杂志人,自己头一份工作就在杂志社。接手主编岗位的时候,他其实已经笑谈自己是“困兽犹斗”——2009年全国期刊萎缩,其颓势不是一个普通人可以阻挡的。二十年前,他们杂志的广告费一年就有300万,而二十年后,一期连3000块的广告费都没有。


为了让杂志有更多销路,穆可带着整个编辑部骑着车,大街小巷的在书报亭铺货。当时他们一人送一条街,一个人管四十个书报摊。最悲伤的一次是上海和南京的代理商告诉穆可他们杂志没卖完,需要退一部分回西安,退回西安的这部分杂志,还需要编辑部自己掏运费。粗略算来,穆可发现过期杂志运回西安的成本太高,比卖废纸还贵。但为了确定对方真的是没卖完,彼此有个凭证,穆可让对方把每本杂志的封面撕下来一半,寄回西安。“杂志‘斩首’,对我这个主编来说是很大的打击,这就像是接到了前方将士的‘首级’。”那一本本封面残缺的杂志,是纸质读物式微的时代注脚。



十年后的今天,连铺货的书报亭都难以觅得,穆可便不再挣扎了。“我现在哀莫大于心死,不管那些了。”杂志的命运不是他一个人就能抵挡的住的,在时代洪流中,个人的作用无异于螳臂挡车。对未来十年,穆可希望自己能放下从前媒体人的执着。他从一个普通的文学青年,到在西安立足并把一家人顾住,生活无忧,已经做得很好了。未来十年,他生命中的下半场也将开始,生活重心该从工作转移到家庭,干点自己的事情了。



说到回归家庭,收集心愿的过程中一个新手妈妈的愿望引起了我的注意。她的愿望和孩子的关系不大,更多从自己出发,她希望先做好自己再做好妈妈。


对乔木来说,过去十年,是她生命中最重要的十年,2018年她迈入30岁而立之年,2019年她迎来了自己的女儿。



最近,朋友介绍她看了《82年的金智英》,这是一部在妈妈群中广为传播的韩国电影。《82年的金智英》是1978年出生的韩国作家赵南柱根据自己与她身边众多女性的真实经历改编而成的作品,她们都拥有传统视角中顺遂的人生:上学后成绩优异,有自己的事业,适当的时间结婚生子。一切看起来都非常完美。


乔木的生活看起来也是这样,她今年不过31岁,女儿半岁,丈夫的工作出差一星期在家一星期也算顾家。但是回顾家庭的她,就如影片中的金智英一样,仍然能体会到某张无形的网对她的禁锢和拉扯。她知道那是什么。


2013年硕士毕业以后,乔木有为期半年的时间找不到工作,这种体验让她产生了巨大的自我怀疑。上学的时候,她是保研生,毕业论文研究的是碳汇交易,碳汇交易是通过市场机制实现森林生态价值补偿的一种有效途径。虽然这些年的极端气候让大家逐渐开始注意温室气体排放问题,但对乔木来说,她的专业还太超前,这一届同专业的同学有四人,两男两女,一个男生读博,一个男生去北京。


“就我和另外一个同学是女生,那个女同学和师兄结婚,随着师兄去国外念书了,”乔木进了一家建筑行业的国企。也许建筑业是一个对女性不太友好的行业,招聘的时候虽然没有明文规定,但是行业很多人都不愿聘用女性。她身为一个外行人,难以接触到核心业务,只能做党群工团和组织人事相关工作。虽然后来工作也很顺利,她从普通科员成为了部门部长,但是乔木还是常常陷入对自己工作方向的思考,“我还是想做和经济管理有关的行业,也有照顾家庭的因素,最终还是选择离开了建筑行业。”


乔木现在还在休产假,过年以后就要重归职场。有一次她半夜起来喂奶,睡不着了翻看自己以前工作时写的备忘录,写备忘录时的她还没有孩子,字里行间充满着对工作的热情和思考,乔木太怀念当时的自己了。给她推荐《82年金智英》的伙伴们也都是新手妈妈,她们每个人都处于自我、职业和孩子的撕扯当中,并且想竭尽全力的好好工作,平衡一切。



未来十年,她的愿望和孩子有关,也和自己的职业发展有关。她想做一个可以给女儿当榜样的人,“我女儿以后到我这个年龄,她一定也会陷入和我一样的境遇中,我现在想做的是努力找出该走的那条路,可以帮助她不要像我这么辛苦和纠结。”



当然,更多人的愿望和家庭相关。人们在家庭生活中付出爱,索取爱,也在家庭生活中学会放松,也学会承担责任。


杨峭是家中幺子,具有小儿子们都有的性格优势,外向,敢闯。2019年是他离开家人家乡,在异乡独自打拼的第十年。十年前,25岁的他拿着新得到的offer,不顾父母阻止一个人从银川闯到了呼和浩特。


但在一个下午,他突然接到父亲病重的消息。为了多陪陪父亲,又不能放弃工作,杨峭那一年无数次往返于呼和浩特和银川,“我当时周五晚上坐火车,周六早上到银川,然后周天晚上坐火车,周一早上直接去上班。”杨峭至今记得刚得知父亲生病以后,他们之间的谈话,“我爸第一次在我眼前流泪,说他最放心不下的就是我妈,我必须要替他照顾好我妈。”一次父子之间的对话,改变了杨峭对人生的看法,代替父亲照顾好这个家,成为了他未来十年的心愿。未来十年,他想成为家庭的脊梁。


杨峤作为儿子,他从家庭中学会了承担责任。心愿与家庭相关的另一个主人公是宜臻,她作为母亲,心愿更多与孩子有关,当然也和自己的成长有关。



宜臻属猪,刚过去的2019年是她的本命年。女儿在日本念书,今年圣诞节,她和同学约好一起去美国玩。女儿从四岁开始,宜臻就不断的带她四处旅行。虽然也是普通工薪家庭,但为了让孩子知道什么是普世价值中好的生活品质,她甚至让女儿住过五星酒店、坐过头等舱。中学时开家长会,老师暗示假期要让孩子多上补习班,少外出旅游。宜臻知道说的是自己,“结果一下家长会,别的家长都去问老师孩子的表现,我还是掏出了早已准备好的签证申请。我想让我女儿充分感受到了世界之大,体会自然、景观和人文的多样性。”


十年前,宜臻拉扯着女儿到了珠峰大本营,她自己呼吸不通顺吸着氧气,十岁的女儿高兴地活蹦乱跳。十年后,二十岁的女儿已经学会了妥善安排自己在异国的学习和生活,在日本第一年,就自己去了伊豆半岛和北海道。在这个过程中,她也在慢慢放手,逐渐学会放松自己,让女儿享受自己的独立人生。未来十年,宜臻的心愿非常简单,她会一直在原地,当孩子坚强的后盾。




每一个微小的愿望和憧憬,代表了我们过去的经历,也象征着未来我们有可能去往哪里。这也是我们与华润置地策划这次“点亮你的新十年”活动的初衷——希望这些普通人的点滴心愿,能在小雁塔的夜色中,伴着跨年的钟声,发出绚丽的光。



当晚的活动结束后,乔木回家看到了熟睡的女儿;杨峭和女朋友一同离开,第二天一大早他还要去参加单位组织的长跑活动;宜臻敲完钟后,和丈夫一同步行回家,给亲戚朋友们挨个发去了自己敲钟的视频;穆可要散散步消消食,来参加活动之前,他才和朋友吃完夜宵;叶柿在现场偶遇一位旧友,两个人站在夜色里,聊起彼此的近况。


时间的巨浪和命运的无常中,普通人的生活和愿望看起来总是异常渺小,仿佛一朵即逝的浪花。但是没关系,闪亮不一定只出自于人生中大事件大波澜,永不放弃前进的步伐就是我们生命中的高光时刻。


感谢华润置地对本次活动的支持。


作者 | 铛铛 | 贞观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