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夹馍加青椒是谁干的?河南人还是山东人 || 贞观数据

2019-12-27   贞观


18岁起就在西安上大学,毕业以后工作了两三年决定回乡的小顾,有一天在南京街头的店里跟人吵了起来,“瓜皮,正宗肉夹馍才不放青椒呢,跟我理论……”


这条朋友圈的下面,一群西安的朋友同事纷纷为她坚守三秦饮食文化的精神点赞。


青椒肉夹馍 | 图片来自微博@大宝DoneeIn


关于肉夹馍到底该不该夹青椒这场世纪之辩,全国人民已经给出了答案。大数据时代,不管是纯瘦还是肥瘦,不管是夹青椒还是夹花干,每一次下单做出的选择,比你的身体还诚实。


1、谁给了青椒肉夹馍勇气


今年十一黄金周期间,西安肉夹馍以5万多的下单量,坐实了全国人民最喜爱的外卖单品的称号,但其实这才只是国庆进行到一半的下单量,到假期结束的时候,7天全部的下单量已经冲破10万。


从肉夹馍的消费偏好度来看,全国最偏爱肉夹馍的城市前三名分别是铜川、延安和陇南。陕西、甘肃、山西三省集中了最多的肉夹馍拥趸。


说明:偏好度=某城市肉夹馍订单占比/全国肉夹馍订单占比,数值大于1表示该城市较为偏好肉夹馍消费,数值越大表示越偏爱。时间区间2019年1月1日至2019年11月30日。


正如在四川点鸳鸯锅底会遭白眼,和陕西人吃肉夹馍加青椒,他可能跟你割袍断义,这时候只有一个纯瘦肉夹馍,能让你们重归于好。


在肉夹馍的原生地,只有在探索完面饼、肉品以及汤汁的全部组合可能后,陕西人才相当克制地研发出了其他精分的口味变化。于是,在这一背景下,花干鸡蛋夹馍经过许多年努力,终于在纯瘦肉夹馍、肥瘦肉夹馍、腊牛肉夹馍、老潼关肉夹馍等一众当红馍的包围中,上位成为陕西人心中不灭的新宠。


估计只有能用方言顺溜念出这一串名字的老陕,才懂得手工现打饦饦馍为什么上榜,一听就想让人想起母爱、乡情、匠心等等元素。


在肉夹馍的细分领域,纯瘦肉夹馍以过硬的实力赢得了全国人民的一致喜爱,紧随其后的是肥瘦肉夹馍,尽管我很怀疑,这当中占据绝对比例的陕西人拉偏了全国人民的味觉。


事实证明,青椒肉夹馍之所以受到陕西人的激情抵抗,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它真的已经悄悄坐大,位列全国人民最喜爱的肉夹馍第五名。陕西人能忍受青椒肉夹馍,但绝对不能忍受,青椒肉夹馍想要代表陕西肉夹馍的野心。


到底是谁一意孤行想要给青椒肉夹馍勇气?据饿了么大数据透露,爱好点青椒肉夹馍的前十大城市,云贵川三省的网友占了十分之七,三省中尤以口味嗜辣的四川(偏好度=19.9)和云南网友(偏好度=20.04)想放青椒的最多。事已至此,我觉得不如陕西人跟四川人专门就吃火锅该不该要鸳鸯锅,以及肉夹馍到底该不该放青椒来一架,看看到底谁能赢。


2、山东人爱吃肉夹馍,河南人爱做肉夹馍


饮食文化的影响力是潜移默化的,它不仅会在异乡的某个拐角处慰藉游子的乡愁,还会让在陕西求学后回乡的姑娘冷不丁来冒出陕骂,“这不正宗”。只是他们不知道,离开了原生地的肉夹馍,无论如何都保不住完整的原滋原味。水不是故乡的,面不是故乡的,这都不重要,有可能开店的,也不是故乡人。


肉夹馍店从陕西出发,遍布全国各地。省会西安当之无愧是全国肉夹馍店最多的城市,加上几乎要与西安融为一体的咸阳、肉夹馍发源地渭南两个城市,陕西大本营的肉夹馍店数量占了全国的12%。


肉夹馍店数量排在陕西省之后的是山东(11%)、河南(4%)两个省份。山东人可能是真心爱吃肉夹馍,济南(2.6%)、青岛(2.1%)、烟台(1.6%)、潍坊(1.6%)、临沂(1.4%)、济宁(1.2%),有6个山东城市的肉夹馍店数量超过了肉夹馍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渭南市。从肉夹馍店的辐射范围来看,以面食为主的北方省份(直辖市)如天津、辽宁、河北等,更容易接受这种陕西小吃。江浙一带作为陕西人青睐的流出地,也渐渐吸收了一部分这种饮食文化。



河南人可能也很爱吃肉夹馍,但我觉得相比于吃肉夹馍,他们可能更爱做肉夹馍。


作为肉夹馍饮食文化的大本营,陕西源源不断地向全国各地输送着肉夹馍的技术人才和饮食文化。抖音里有这样一条短视频,东北的一家肉夹馍店,老板是河南籍的,千里迢迢赴陕西潼关取经,学到了正宗的肉夹馍面饼和汤汁的做法,最终得到了当地人的喜爱成了网红打卡地。


全国的肉夹馍店老板,从籍贯分布来看,22%来自陕西本地,且以潼关县、泾阳县、南郑县走出的肉夹馍老板最多;其次是河南籍,占了16%,山东人占了14%排在第三。值得留意的是,河南人爱开肉夹馍店,但河南当地的肉夹馍店并不多,只占到全国的4%,比起山东省的肉夹馍店,占全国的11%,要少了很多。这似乎可以得出一个简单的结论,河南人喜欢学做肉夹馍是为了出省去挣钱,山东人喜欢学做肉夹馍是为了带回去给自己人吃。


还有一个好玩的地方,在陕西本地,81%的肉夹馍店是陕西人开的,其余7%是河南老板开的。但是,出了陕西以后,17%的肉夹馍店老板是河南人,其次的山东老板占了16%,第三11%才是陕西人。


是的,也可以这么说,陕西的肉夹馍文化,依靠河南人、山东人传播到了全国。


3、河南人学会了做凉皮


既然说陕西地域小吃,就不能不提另一个走出省界迈向全国的饮食——凉皮。与肉夹馍在陕西关中地区盛行不一样的是,凉皮店主要聚集在省会西安,以及陕北的榆林地区。我觉得享誉陕西的汉中凉皮之所以没上榜,主要是因为汉中人吃凉皮的仪式感太强,他们可能没办法接受点外卖这种简单粗放的方式,还有,热米皮放凉了不好吃怎么办。


和肉夹馍还不太一样的是,凉皮这种爽口的小吃,突破了南北地域差异,从东北、华北、到华南、华东一路过去,得到了人们的一致喜爱。奇怪的是,喜爱青椒肉夹馍的云贵川人民,反而对凉皮几乎不感冒。辽宁的沈阳市成为仅次于西安的凉皮店分布最多的城市。在长江以南,江苏人对凉皮这种小吃也颇为青睐,江苏省的门店占比达到了6%,仅次于陕西,一南一北难得有了统一的口味。



汉中人在凉皮生意上可从来没有闲着,他们不仅产出了魏家凉皮这样已经在餐饮、零售跨界经营的连锁品牌,而且前赴后继地担起了传播凉皮文化的重任,另一个担起重任的是擀面皮重镇——宝鸡陈仓区。饿了么大数据显示,籍贯为南郑县、城固县、宝鸡陈仓区的凉皮老板活跃在陕西大大小小的凉皮店里。


在陕西的凉皮生意版图里,河南老板被挤得只剩下3%的市场空间。同样的,一旦出了陕西,一切都不一样了。陕西以外,17%的凉皮店老板都是河南人,其次10%才是陕西人,江苏人8%排在了第三。勤劳勇敢的河南人不仅学会了做肉夹馍,而且学会了做凉皮,而且学会了用他们挣钱。


的确,安土重迁的陕西人,大多选择了在本地做生意,75%的陕西籍老板将自己的小生意放在了熟悉的故乡。而那些出走他乡的陕西小餐饮店老板,顺着许多刚毕业的年轻人的脚步,要么北上广,要么江浙一带……那些竞争更激烈也更富庶繁华的地方接纳了他们。


饿了么陕西生意人主要分布地域


凉皮和肉夹馍虽然是知名度最高的陕西小吃,但背井离乡的生意人不再拘泥于故土情节,陕西人开的最多的店是面店,这真真应了那句生意做遍,不如卖面。


除了面店以外,陕西的小餐饮店老板更喜欢做的生意的是川湘菜,变化多端层次更丰富的川菜和湘菜,是陕西人看重的生意经。这些年异军突起的奶茶果汁店,口味更迎合全国人民的小吃饮食,陕西人也没有错过机会。至于盖浇饭、烧烤、冒菜、麻辣烫……这些快餐里,地域口味已经越来越淡。


仔细想一想,你曾经以为纯粹的口味真的还纯粹吗?是不是也已经悄悄发生了变化。


感谢饿了么大数据独家支持。


作者 | 图图 | 贞观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