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肺癌 | 自测一下,你是不是肺癌高危人群?

2020-02-06     医脉通肿瘤科

对于肺癌的疾病预防,我们还不能做到像注射乙肝疫苗那样较为彻底地预防。我们能做的只是尽量在生活中减少能够导致肺癌发病风险升高的危险因素,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肺癌的发病风险。对于发病风险较高的人群,我们应该尽可能规范地进行肺癌筛查,做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为了提高肺癌防范意识,下面列举一些肺癌的危险因素

1.年龄大于50岁。

2.吸烟或被动吸烟。

3.空气污染(室外工业有害气体、PM2.5、汽车尾气

室内装修材料污染等)。

4.职业因素接触致癌物质(石棉、氯甲醚、砷、焦炉逸散物、铬酸盐、放射性矿石等)。

5.具有肺癌或其他癌症家族史。

6.长期缺乏新鲜蔬菜、水果的摄人。

7.反复慢性肺部良性病变等。

具有或接触以上一种或几种危险因素的人群均可视为肺癌的高危人群。

01

40岁以上,您该规律筛查了

目前对于肺癌的早期筛查,公认的方法还是从40~45岁开始,每年仿1次胸部CT(低剂量)检查,这有助于早期发现、早期治疗肺癌,从而可以降低人群中肺癌的死亡率,对于具有前文所述多种危险因素的极高危人群,可以缩短筛查间隔,如半年1次。

血液肿瘤标记物检测也能起到一定提示作用,但其敏感性偏低,往往在早期还不会出现阳性结果,对于早期筛查作用有限。

对于经济条件好的患者,用PET一CT筛查也未尝不可,其他的检查项目对于肺癌的筛查效果就没有太大意义了。

02

孩子发病率虽低,也大意不得

有人说“树立健康意识从娃娃抓起”,这个观点我觉得没有错。但预防肺癌是否需要从娃娃开始呢?我们先来看一个数据:

在0~15岁年龄段,每组的肺癌发病率均低于0.1/10万,相当于总体肺癌发病率的1/500,相当于55岁以上高危人群的1/3000。

从数据上可见,不能说小孩绝对不会得肺癌,但发病

率确实是极其微小的。我们建议家长:避免孩子接触二手烟和空气污染物,进一步降低小孩患肺癌的风险。

03

积极治疗原发病,减少癌变概率

积极治疗肺部原发的良性病变可以降低肺癌的发病率。肺部良性病变,主要指炎症性质的疾病,会使得病灶处的细胞长期处于旺盛的新陈代谢状态,分裂、增殖的次数大幅提高,増加了基因复制过程中出现突变的概率,从而增加了出现癌细胞的概率。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肺部良性肿瘤,如畸胎瘤、错构瘤、不典型增生,等等,这类疾病如果不行手术切除,是无法用药物治愈的。如果不积极手术,长时间留置病灶病姓细胞的癌变风险是要远远高于正常肺组织细胞的。

因此,无论肺部存在何种原发疾病,都应该积极治疗,以免增加癌变风险。

作者:任华、肖博

本文内容出自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白话肺癌》,授权医脉通独家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内容简介

肺癌位居各类恶性肿瘤发病率之首,而且是我国致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很多人患了肺癌总是惶惶不可终日,对诊断的怀疑、对生存的担心、治疗上的犹豫、预防复发的困扰……呼啸而来。本书是把作者日常遇到的,患者和家属对肺癌关心的一些问题,用清楚的条理、恰当的深度、直白的表述,以书面文字的形式介绍给大家。

本书的内容会让读者们能够像看微信朋友圈里的文章一样,毫不费力地看懂这本书,从中获取专业、靠谱、不忽悠的一手医学知识。读者了解了这些医学知识,面对肺癌也就能够“料敌于先”,把主动权牢牢抓在自己手中,在与病魔的搏斗中占得先机、披荆斩棘。

作者简介

任华,中国武警总医院胸外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内著名胸外科专家。1982年到北京协和医院实习并留用北京协和医院外科,1998年获得北京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胸心外科主任医师、教授资格,2000年被任命为北京协和医科大学研究生院、北京协和医院胸心外科博士生导师。2010年末来到武警总医院胸外科。现任北京胸外科学会常委,北京胸外科医师学会常务理事,武警胸心外科学会主任委员等职。共发表论文132篇,主编或参编书籍26部,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北京科技二等奖和教育部科学奖。其从事外科工作近40年,有丰富的胸外科领域临床经验,很多复杂高难度手术属于国内领先水平。

肖博,中国武警总医院胸外科主治医师。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临床医学八年制博士毕业,毕业后追随任主任学习、工作至今。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tKpkGHAB3uTiws8KL2a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