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老人带孩子,我就一肚子气!”隔代教育真的无解吗?

2020-02-29     辣妈菲也

因为疫情的原因,楼下的理发店已经很久没开了,孩子的刘海也早已长的刺眼睛。于是,淼妈终于还是决定化身tony,拿着剪刀对孩子的刘海下手了。上网观看了很多刘海教程,可是最后还是脑子会了手不会,手一抖,得了,狗爬式刘海还是出来了。


于是,爱漂亮的孩子立马哇哇哭起来,和家里人玩起了自闭,到点吃饭了也不愿意从房间里出来。心疼孙女的娃奶立马对还站在门口哄娃的淼妈各种数落。


“我早让你不要给她剪,你非要给她剪发,我说你又不听,你孩子现在不出来吃饭就全怪你。”

“自己孩子不心疼呀?她不吃饭要是饿着了生病了怎么办,我看就是你平时带孩子少了。”

“没有金刚钻没要揽瓷器活,看别人家给孩子剪了头发,你也要来。怎么别人家在家做全职妈妈带娃,你干嘛不辞职带娃。”

……

娃爸则嫌麻烦不想处理,借口要处理工作连忙扒拉了几口饭就躲进了书房。

一边是闹别扭不吃饭的孩子,一边是娃奶喋喋不休地数落,还有一个不理事的男人,淼妈内心既有自责但又觉得憋着一口气,怎么自己就给娃剪岔了一个头发,在娃奶奶的嘴里就变成了一件十恶不赦的事情。明明自己也没有置之不理,而是在门口好言相劝孩子呀。

好在,淼妈最后还是凭借着对娃的了解,用各种美食和一个承诺把娃哄出来吃饭,见娃已经出来吃饭了,娃奶终于停了口。现在问题是完美解决了,可淼妈的胸口的那口气依然无处发泄,虽说这事本来确实需要怪罪淼妈,技术不精,给孩子理了这个一个头发,可是后面娃奶奶的数落却也让她委屈难受呕血。

平时,对于淼妈的育儿方法,娃奶也是各种嗤之以鼻,各种不认同唱反调。

平时淼妈想带娃出门看世界去各地旅游,门都没出,她就会在一旁絮叨劝阻不要带娃出远门,去隔壁公园玩玩就好了,说娃一出远门会生病,会身体不舒服。可是孩子的抵抗力本来就是越挫越勇的,只要看护得当,出远门非但没有什么害处还有益处。虽然前几次孩子出门的时候会有些许不适应,可是后来再出远门,孩子的身体就没有出现不适应的症状,每次玩得比大人都还尽兴。

有时候娃会耍赖不想去幼儿园上课,从来都是无条件顺从孙女的娃奶每次都是帮着娃和老师请假,一次两次淼妈是觉得无所谓,孩子嘛,天性是玩,不爱上学也没啥。可是次数多了,淼妈就会劝娃奶奶不要再帮着孩子撒谎骗老师,这样对她将来的成长有危害。可是,娃奶奶左耳进右耳出,反过来劝她,幼儿园玩着就行了,到了小学再认真学习也不迟。

淼妈给家里买了空气净化器放家里,叮嘱娃奶奶现在空气质量不好,平时要多开开,对孩子和老人都好。不要一趁她上班就立马关掉,可是娃奶奶每次都是阳奉阴违,她一出门上班就立马关掉,觉得空气净化器吵人又费电。

……


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淼妈觉得,每次只要一说起她和婆婆的育儿矛盾,一天一夜都说不完。

确实,由于成长环境、生活环境还有时代的差异,只要家里有老人,婆媳之间基本都会有这样那样的育儿矛盾,无可避免。

可是淼妈也真的不能辞职在家带娃,现在社会生活压力那么大,房贷车贷还有以后孩子的教育,哪一样不需要花钱,现在因为她养了一半的家,还有讲话的底气说出自己的感受,以后要是拿着她儿子的钱,确定不会再数落她是一个平时只会在家带娃花钱的女人?而且谁敢保证出事就会躲进书房的男人靠谱,要是出去外面招惹一个妖艳贱货,淼妈向谁哭去?

综上种种,没办法,平时还是只能将孩子交给老人来带。

可是这些矛盾真的无解吗?没有破解之道吗?

辣妈认为,咱们职场妈妈首先得摆正自己的心态,因为老人来帮你带娃,这确实是帮你解决了很多问题,他们放弃了自己本来安逸,花草虫鸟语的晚年生活,帮助儿子儿媳承担起照顾孙辈的责任。

家里多一个人生活,本来就容易出现矛盾,只不过因为孩子的关系,这个矛盾出现的频率会高很多。和老人讲道理理性沟通,这个基本是不可能的,因为所有的争执都最后都会变成,“我是对的,你要听我的。”一种带有强制气息的权利之争。

要想沟通好,我们首先要确定一个沟通的点,以育儿矛盾为例,之所以婆媳之间会因为育儿产生矛盾,那就是因为我们都想要把孩子教育好,一切从孩子出发。

有了和这个共识,婆媳才有沟通的可能性。有沟通,那就肯定有沟通的技巧。

第一,要注意讲话的方式。

好好说话比什么都重要,这个放在开头也是因为想告诫自己,好好说话,也就意味着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很多时候,很多儿媳听到婆婆那些能够噎死人的抬杠话,火气立马就上来了然后就顺着抬杠话继续回怼,一来二往,矛盾自然越积越深。

都说讲话是一门艺术,我们不妨也艺术体面点,讲话不要单刀直入直接指出婆婆的错,而是换个角度来告诉婆婆——妈,你这样做是不对的。

譬如你早对婆婆餐餐都要追着娃屁股后面喂娃吃饭的行为深恶痛绝,但是你多次让她不要再这么做却收效甚微,你可以从对孩子的影响来说这件事。

“妈,今天我听我同事说,他们幼儿园有个小孩因为自己不会吃饭,午餐都没吃,饿了一个下午,妈你平时就多训练下孩子自己吃饭,不然她以后怕是要饿肚子呀。”


第二,放弃完美主义

两个不同环境下不同时代成长的两个人在一起生活肯定有各种各样的矛盾,就算是自己花钱雇来的保姆,某些生活习惯自己也肯定是不喜欢的,所以,对于帮我们义务带娃的婆婆,我们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于那些娃多吃一口少吃一口饭、多穿一件衣服少穿一件衣服这些无关痛痒的小事,只要孩子本人没有多大意见,大家怎么开心怎么来。


第三,教育孩子要避开老人,和老人吵架要避开孩子

很多时候,有婆婆在的家庭,总会出现这样的事件:媳妇一开始准备教育孩子,只要孩子一哭,婆婆立马于心不忍,把孩子一把抱开,或者是帮孩子说话劝你。

所以,如果我们要教育孩子,那就把孩子带进房间或者是厕所,有时候还可以使眼色让婆婆走开。老人也并非没有是非观念,很多时候他们阻挡你教育孩子只是因为他们听到孩子的哭闹心有不忍,看不到听不到,老人自然不会干涉你的正常教育行为。

有时候,如果老人真的存心抬杠,那我们要撕逼回怼的时候,也尽量避开孩子,防止因为哭闹的的孩子让沟通不了了之,没有下文。


第四,借助第三方的力量

在疫情刚开始的时候,很多中老人根本不听劝,怎么办?!于是一些年轻人就搞出了一篇中老年人最爱转发的警告文,效果显而易见,我家婆婆看了之后立马连门都不出了。


第五,增加自己带娃的时间

老人帮你带娃,并不是意味着你对带娃这件事就可以和娃爸一样撒手不理,孩子永远是女人最柔软的那个角落。到了周末,我们可以从老人手中接过带娃这个重任,给老人放假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自己带娃没有老人,就简单了。娃不愿意吃饭那就吃面条,不想拿筷子,就擦干净用手吧……只要事情最后的结果是好的,我们自己本人多带娃,除了能练就了一身带娃本领,还能减轻老人对孩子的不良影响。


总而言之,婆媳之间的育儿矛盾可大可小,也并非完全无解,我们要做的,就是自己首先得成为一个有担当、高情商的父母。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srzJkXABjYh_GJGV3bw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