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怎么做,孩子才能懂大人的苦口婆心?

2019-11-18     辣妈菲也

摘要:延长传输时间、减低传输速率,有些事情,慢慢来。

周末的时候,一位客户给我打电话,跟我诉苦:

“孩子考试成绩差得一塌糊涂,我想跟她聊聊,可是她压根不搭理我,说话还没说2分钟,就把我赶出了书房,这种情况,该怎么办?”

青春期的孩子跟父母总是很难沟通,父母的苦口婆心,压根听不进去。

这种艰难的沟通,如何才能奏效?

菲爷最近在读《信息论》,虽然它的内容讲的是信息科学,但是很多时候,它也会成为一种指导现实生活中某些具体事情的方法论。

今天就接着这个案例,讲讲“香农第二定律”这个原理在孩子教育中给出的指导意义。

香农第二定律也叫“有噪信道编码定理”,含义是这样的:当信道的信息传输率不超过信道容量时,采用合适的信道编码方法可以实现任意高的传输可靠性,但若信息传输率超过了信道容量,就不可能实现可靠的传输。

(不要当真,这个公式我也看不懂,纯属配个图,虐一下玩儿的)

非通信人士也先别急着晕菜,这段话翻译成“人话”,意思就是:

如果你只有一个很窄的传播通道,但你却想传输非常多的信息,怎么办?

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怎么编码,也就是无论想什么办法,都是不可能实现的,唯一的办法,就是延长传输时间,也就是降低传速率。

这个定律在过去的“拨号上网”时代就表现得很明显:为什么有时候网页打开到10%就卡住了?

这是因为互联网信息的传输,是拆成若干个小信息包传输的,假设这些小包编号为1、2、3、4、5、6,然后陆续一个个传输,接收端如果收到了,就会往回发一个“收到”的信号;如果没收到,就会发送一个“没收到”的信号。

例如,发出段收到的回复是3、4、5,若没收到,那么它就会把3、4、5这几个信息包重新再发一次。

但是在网络容量很有限的情况下,发送方还一个又一个的包拼命发,接收方就会丢掉很多包,于是它就不断通知“没收到”,发送方又拼命重复发,最后网络就会变得更加拥堵,到最后就彻底锁死在那里。

在这种情况下,要不就是扩容“带宽”,而在“带宽”有限的情况下,科学的办法应该就是:一个包、一个包地慢慢发。

回到和青春期孩子沟通的场面。这个阶段,孩子开始有了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父母本来持有的三观差距很大,因此也便不太愿意跟父母沟通。

用通信的术语类形容,可以说,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信道”非常窄。

但是父母又很想把自己苦口婆心的教育理念和人生想法,灌输给孩子,怎么办呢?

按照以上提的“香农第二定律”,无论怎么编码都是不可能实现的,唯一的办法,就是延长传输时间,也就是降低传速率。

也就是说,在这个时候,你无论怎么绞尽脑汁说什么花言巧语,还是简单粗暴地拳脚相加,都不过是像信息论里的“编码”方法,都是不可能实现的。

唯一的方法,就是要有足够的耐心,延长传输时间、降低传输速率,不要想着哪天说了一席话孩子就能茅塞顿开了,而是用足够长的时间,每次只传达一小点具体的信息,潜移默化地来影响孩子。

这个“香农第二定律”,同样适用于与孩子教育有关的另外一个场景,非常具有指导意义,那就是——父母应该根据孩子的潜质,选择Ta所学习的环境和内容。

受过去“孟母三迁”的影响,很多老母亲都觉得,一定要把孩子送进最好的学校,最好还是学校里的“实验班”,才能让孩子近朱者赤,跟上大环境,走向学霸巅峰。

这种考虑并非完全没有道理,但是它也忽视了信息论中这样一个规律:

老师给孩子讲课,这个传播过程也可以理解为一个“信道”。目前公立学校制定的教学大纲,大概是按照老师和学生之间传授的平均水平来制定的,也就是说,是老师和学生之间,一个平均水平的“传输率”。

但是这个世界上,学霸毕竟是统计学上的少数。大部分孩子,如果老师讲的内容太难了、太深了,就好比是互联网很慢的网速,还要硬塞入大量的信息,最后就像上面举的那个互联网的例子一样,反而是卡死了,什么信息都收不到。

真正科学的,是选择适合孩子资质的内容和环境,并给予一定的时间上的宽松度,孩子才能真正从中体验到学习的成就感、获得感的乐趣,真正形成有自我驱动力的学习行为。

以及,从这个定律里提到的,“延长传输时间,降低传输速率”,孩子的学习过程,不要求快、求多、求难,而应该求一个知识点一个知识点地逐步掌握。

这一点,作为高考文科状元的菲爷自己也是有过一点亲身感触的。

高二的暑假补课,数学老师说,你们可以自己选择补课还是不补课。我当时因为穷,主要为了省钱,真的跟老师提出了不参加补课,老师也真的同意了。

当然,这个时间我当然不是用来放飞玩耍,而是自己另外找了一个自习室,把老师平时讲过的笔记、错题,从头到尾自己认真消化一遍。

不得不说,这一趟“消化”的价值真是非同小可,我一下子就有了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哦,原来老师上课翻来覆去讲了好多遍的那一大通东西,说的就是这个呀!

这个经历,其实体现的就是“香农第二定律”里说的这个道理:如果还是补课,再拼命从老师那里接受信息,结果还是囫囵吞枣,不明所以;反倒是自己去消化理解,用上比上课多几倍的时间,去弄懂一个又一个知识点,最后才真正为己所用。

经历了短短这一个暑假,我当时的数学成绩瞬间就从平时的120左右,后来一直屹立于140以上,以至于后来考上了心目中的大学,走上了如今的人生道路。

可以说,虽然那个时候还不知道有这么个“香农第二定律”,但是它蕴含的哲理,在我的人生中却起到过如此重要的作用。

嗯嗯,所以说,多读点书,还是好的。

辣妈菲爷(spicymom2014),从神经大条、没心没肺的文艺青年,变身三头六臂、金光闪闪的妈妈;从通信业世界500强海外骨干,变身回国女性创业者;从科学育儿、正面管教到麻辣毒舌的管窥婚姻、女性觉醒;愿我像一个人格鲜明的闺蜜,一路陪伴你左右。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kcw2gW4BMH2_cNUg3N2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