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dei,你这肉包哪里买的?好香!”
“前面德和啊,队排好长哦!”
下午四五点钟,德和肉包门口准时排起长队。
“给我来十个!”“我要二十个!”
蒸笼一掀,还观望着的食客们便蜂拥而来,用最大音量输出,生怕小了一分贝就买不到热乎乎的肉包子。
五十个一笼,往往不到一分钟就能被抢光。还没吃到,就先咽了口水。
这家店在晋江算得上“传奇”级别,老板是个地道三明人,九十年代末只身一人到晋江打拼生活,从沙县做起,再转行卖肉包,如此兜兜转转二十多年,终于在陈埭打下一片天。
“德和”是老板娘父亲的名字,也是这家店多年来勤勤恳恳、踏踏实实的真实写照。
时代更迭、岁月变迁,物价也随之直线式上升,但二十年里,德和肉包只涨价了三次——从五毛一个涨到一块五一个。
肉包的个头自然没有二十年前那么大,滋味却还很好,皮薄馅香。
刚出笼的包子最诱人,油光水滑冒着袅袅热气,个头巴掌大,重量却不小。
吃的时候无须矜持只要一口咬下,随着牙齿的切入深度,口感层层递进,面皮软韧甜香,馅料扎实饱满油香诱人,咸中带着微甜,一言不合就爆出汁!
咀嚼时舌尖轻顶,将咸鲜与软甜交杂在一起,孕育出奇妙难言的味蕾享受,让人只能咂嘴大呼“好吃!”
来这里的人,十有八九会点碗猪血豆腐汤与肉包作配,一碗五块钱,猪血堆得满满,非常良心。
汤头很符合闽南人的喜好,清清淡淡。猪血色泽红润,放在勺子上一不小心就要往下滑,嫩得让人心动。
最惊喜的是这块不起眼的炸豆腐,里头竟然藏满了香菇肉馅!咬下时汁水瞬间在嘴里炸开,香得不行,美其名曰“金包银”。
若想对付肚子,点几个肉包,一碗汤,足以。
在店内呆不到二十分钟,隔壁桌已经换了三波人。
来这里的人似乎并不把它当成难寻的“网红”美食,不过是饥饿时囫囵下肚的疏食,是二十年来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味道。
虽然简单,但必不可少。
时至今日,店内仍保留着手工揪面、擀面、包包子的传统,新人来了要先擀一星期面皮,再学其他。
在不断流逝的年月里,老字号美食的结局大抵只有两种:或消失,或历久弥新。
而对手艺的坚持,则让德和肉包足以在轰轰烈烈的时光洪流里,成为后者,留住无数食客。
何其有幸。
泉州舌尖美食老字号 | 第92家
德和肉包
【德和肉包】
时间:6:00-22:00
地址:陈埭镇求聪路后街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