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只卖3小时,迎津桥头这摊没有名字的卤大肠,想吃靠缘分!

2020-04-22     泉州舌尖美食

老牌卤大肠

[泉州人难以戒掉的美味]



从工厂辞职到巷子摆摊

她凭借学来的“手艺”改变人生轨迹


小摊不做宣传、不打广告

低调得连名字都没有

却凭一锅卤大肠深入人心

俘获无数无数过路人的胃

······

0/1


迎津街,向来是泉州吃货的聚集地。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只要你进了这条街,绝对不会空着肚子走出来。



圆宝台湾小吃、一心冰品、比哥鸡排、燕啊炸料……这些声名在外的小店,大家早已烂熟于心。


迎津桥头的老牌卤大肠小摊,却鲜少有人注意到。它没有名字、一天只卖3小时,已经在这里“驻扎”了五六个年头。



0/2

摊主是一位“有点年轻”的阿姨。

围着紫色围裙、手带彩色袖套,站在桥头笑脸盈盈地望着过路人、时不时还和旁边买菜的商贩唠叨几句。



她的装置很简易,一辆铁皮推车,几个铁盆、一口大锅,锅里卖的是泉州人都爱的卤味。


每天下午4点左右出摊,晚上7点卖完就会收摊,想吃的话还必须得下午来。



白天大部分时间,阿姨也不能闲着,清晨6点钟就要出门到菜市场购买食材,买完回来后还要进行清洗卤制炖煮等一系列琐碎过程。


一天大概要卤二三十斤,包含了大肠、小肠、猪肺和豆腐,香是真的香,时不时就有路人被这香味引过来。



当然,来买的大多还是附近的居民,清一色的大爷大妈。


他们买菜路过了就顺便打包一些带回去,稍微热一下、再炒个小菜,和家人酌点小酒,便是一天最幸福悠闲的时光。



早些年,郑阿姨还在工厂里工作的时候,这个小摊是小姑子负责在摆。


在中菜市那摆了一二十年,后来菜市场搬走,小姑子不做郑阿姨便接手,小摊也换到了迎津街桥头接着摆。



“我的手艺也是跟她学的”。


虽然在迎津桥头摆摊的日子不长,但这卤大肠的手艺竟比九儿的年龄都要大些。



0/3

她家的卤大肠真绝了!


听同事念叨了好多次,我们终于探到了这家无名小摊,心满意足地吃上了那口心心念念的肥肠。



大肠被浸泡在铁锅中的卤汁里,盖子一掀开顿时香气四溢,馋得九儿口水生津。


一天只卖3小时,迎津桥头这摊没有名字的卤大肠,想吃靠缘分!


买的时候先报一个大概的价位,挑选好后阿姨先将其捞起,用剪刀帮忙剪好,倒进在打包盒,最后还得浇上一勺卤汁。



等不及带回家去,嘴馋的我们跟阿姨要了几根牙签,站在桥头,迫不及待地开吃。



制作卤大肠的程序很繁琐,要泡、要洗、要搓,清洗的时候一定不能马虎,才能保证大肠吃起来无异味。


她家的卤大肠最大的特点的是干净,让人吃得安心。干净清爽、外韧内脆,爽滑却不失嚼劲,那味道熟悉又特别,令人回味无穷。



吃面要加大肠,吃面线糊没有大肠就缺少了灵魂……


泉州人对大肠的爱热烈而执着,当你真正品尝到它的美味,才知道它值得。



0/4

小肠、豆干也卖得很好。


郑阿姨的小摊,小肠和大肠准备的量都差不多,因为同样也有很多人迷恋小肠的美味。



小肠最好趁热吃才香,凉了会结着白色的油花,塞进口中,咀嚼之中能感受到它本身的脆爽与丰腴。


卤汁的香气在口腔之中来回游走,一口接着一口,我们竟把它当成了小零食,在路边吃个不停。



她家的卤豆干很适合配稀饭,两块钱一个,有些人一买就是十个。


不似一般豆干那样软烂,她家的卤豆腐不仅入味,吃起来更加细嫩扎实。



///////


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到

很多地道的美食其实就隐匿在街巷之中


如果你想品味最正宗的老泉州味道

不妨钻进那些游客很少涉足的地方

嘈杂拥挤的街头、烟火气浓厚的小巷



一口热气腾腾的卤水锅

一缕缕久久未散的香味,几平米大的小摊


像这样的无名小摊还有很多很多

它们看似可有可无

却藏着这座城市最简单的幸福

慰藉着那些每天用力生活的人们


泉州舌尖美食老字号 | 第118家

桥仔头老牌卤大肠


【桥仔头老牌卤大肠】

时间:下午16:00- 晚上19:00(卖完收摊)

地址:泉州市丰泽区迎津桥头(湖美假日酒店前面)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Xa-IrnEBnkjnB-0zvn_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