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 | 睁眼睡、撅腚睡……盘点 8 种奇特的婴儿睡眠行为

原标题:视频 | 睁眼睡、撅腚睡……盘点 8 种奇特的婴儿睡眠行为

作者 | 胡艳

来源 | 知贝健康(ID:PearlcareClinic)

我在育儿班答疑的时候,几乎每次都会被问到:

“为什么我家宝宝竟然是睁着眼睛睡觉的?是不是有什么问题?”

“我家宝宝睡着睡着会突然抖一下,是怎么回事啊?”

“宝宝总喜欢趴着睡,屁股还撅老高,需要把他翻过来吗?”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宝宝在睡觉的时候用头撞床、拳打脚踢、打呼噜等,都会引起家长的担忧,不知道这些现象正不正常,要不要干预。

所以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那些奇特的婴儿睡眠行为,为大家揭开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吧!

不方便看视频的可以看下方文字~

第一种情况:惊跳反射

首先,什么是惊跳反射呢?当小宝宝突然被响亮的声音吓到,或者头部向后倾斜时,他会表现出四肢弹起,接着双臂呈合拢姿势,这就是惊跳反射。

图片来源于网络

婴儿通常在入睡时会出现惊跳反射,尤其当家长将他放到床上时,体位的改变使他感到自己好像跌倒了,因此会发生惊跳反射或者被惊醒而哭闹。

婴儿出生后大约需要 6 周的时间才能感觉到周围环境的安全,这时惊跳反射强度和频率就会降低。在大多数情况下,惊跳反射会在 6 个月之内完全消失。

为了减轻宝宝的惊跳反射,家长可以尝试以下几点:

尽量避免触发宝宝惊跳反射的事件,如突然的动作、响亮的声音或者宝宝被放到床上时跌倒的感觉;

家长不需要太过惊慌,宝宝惊跳反射时出现的握紧拳头、举起手臂、抬起膝盖等动作,可以尝试安抚宝宝;

3 个月以内的小宝宝可使用襁褓包裹身体,增强安全感,减少惊跳反射;

超过 6 个月的宝宝,如果仍有频繁的惊跳反射,建议由专业人员进行适当的医学评估。

第二种情况:睁眼睡觉

宝宝睁眼睡觉,在医学上称为“夜间眼裂闭合不全”,其原因还没有完全弄清楚。可能的原因之一是,婴儿的快速动眼睡眠时间在睡眠周期中所占比例较大,而快速动眼睡眠期人容易翻白眼;可能的原因之二是,父母的睡眠模式就是睁眼睡,宝宝也遗传到了这样的模式。

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果您的宝宝有睁眼睡觉的情况,您需要了解这几点:

不需要为此烦恼,睁眼睡觉在大多数情况下是无害的;

如果您感觉困扰,可以在确保宝宝入睡之后,轻轻抚摸他的眼睑,以使其闭合。

宝宝睁开眼睛睡觉的情况通会在他 12 至 18 个月大时消失,即使他在 18 个月后仍睁着眼睛睡觉,也不必太担心,但最好一下咨询儿科或眼科医生,因为少数情况下,睡眠时眼睑无法闭合是病理性的,需要医生排除眼睑畸形或其他严重情况。

第三种情况:趴着睡

如果宝宝趴在床上,并且撅起屁股睡觉,家长们往往会特别关注这种“不正常”的睡姿。事实上,这并不一定是坏事,除了还不会翻身的小宝宝之外,已经能顺利翻身的大宝宝,趴着睡似乎更舒服一些呢!这样的结论,主要是基于以下几点:

胎儿在母亲体内呈蜷曲姿势,所以离开母体之后,有些宝宝仍然更喜欢趴着的屈曲姿势睡觉;

有些宝宝无法在仰卧或者侧卧的姿势下进入深度睡眠,而在俯卧姿势下就可以;

蜷曲趴着睡觉的宝宝能够使全身包括腹部,甚至脚趾都感觉温暖,睡得更舒服。

图片来源于网络

虽然宝宝趴着睡觉可能更舒服,但这并不意味着家长需要把每个宝宝都翻过去趴着睡,也不是说任何时候趴着睡都不需要干预。让孩子获得一个既舒适又安全的睡眠,以下几点注意事项千万不可忽略:

一岁以内的宝宝最好采取仰卧睡姿,尤其 6 个月以内的宝宝在他能自由翻身之前,一定要保持仰卧睡姿;

宝宝应该睡在一张空床上, 床上不要堆放任何物品及玩具,包括松软的被褥、枕头、填充玩具公仔等等。 这些物品可能会遮盖婴儿的头面部,使其呼吸困难,严重时甚至可能引起窒息;

宝宝睡觉时头部应始终露在外面,被子应塞在腋下,防止被子盖住头面部;

睡眠时的室温在 22~24℃ 为宜,避免宝宝过热;

不要让喝了酒或者服用某些药物的人去照顾睡眠中的宝宝。

第四种情况:出汗

婴儿在睡觉时往往会满头大汗,家长们往往很疑惑,为什么只有头出汗,而身体其他部位没这么多汗?其实这是一种生理现象,婴儿的代谢旺盛,体温调节机制尚不完善,而且相对于成人而言,婴儿的体表面积较小,每平方米体表面积的汗腺数量就比成人多,再加上小宝宝的头部所占身体的比例非常大,所以出汗部位集中在头部并不奇怪。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为了避免宝宝睡觉时大量出汗,家长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睡觉时不要给宝宝穿太多衣服,宝宝的衣服比家长多一层即可;

调节室温在 22~24℃ 之间,避免环境温度太高,而使宝宝出汗现象更严重;

如果宝宝小时候喜欢出汗,那么他长大以后也可能爱出汗,这并不影响健康。

Tips:宝宝出汗可能需要警惕的情况:

排除了环境因素后仍然出汗很多;

伴有精神、骨骼方面的表现;

伴有口唇发绀(发紫)、喂养困难、喘息等表现;

伴有体重增长不佳等情况;

伴有呼吸吃力+打鼾的表现。

如果满足这些情况,可能 需要警惕是某些疾病引起的,建议咨询儿科医生。

第五种情况:呼吸暂停

有些小宝宝睡觉时突然出现一阵呼吸急促,紧接着出现呼吸减慢甚至呼吸中断,这可能使家长感到非常恐惧。这种现象称为呼吸暂停,在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中比较常见。 这可能是婴儿发育的正常事件,也可能是非常严重的疾病状态。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健康的婴儿中,短暂的中枢性呼吸暂停可能是一个孤立的正常事件,在孩子叹气或移动后发生。这些正常事件的持续时间非常短,很少持续超过 20 秒。如果宝宝睡得很好,看起来没有不舒服,也没有出现喘气、嘴唇和手指甲发紫的情况,就不用太担心!

家长们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宝宝出现以下情况,则有可能是疾病问题,需要进一步的医学评估及处理。

呼吸暂停的时间超过 20 秒;

虽然呼吸暂停的时间没超过 20 秒,但是反复出现这种情况;

呼吸暂停伴随缺氧表现或者心率减慢;

需要进行复苏或者其他急救措施。

第六种情况:撞头

小宝宝在睡觉时也会撞头,尤其是当他困倦时可能会通过撞头来安抚自己入睡。据调查显示,大约有 20% 的婴儿会在睡觉时撞头,然而这种现象一般会在孩子 3 岁左右自行停止,家长不必过于担心!

图片来源于网络

第七种情况:打鼾

当听到小宝宝在睡觉时打鼾,家长们往往会非常惊讶,其实这在多数情况下是正常现象。当宝宝感冒或者鼻塞时,更容易打鼾。小宝宝还常常会因为胃食道返流而出现呕奶,这时鼻腔可能被奶液堵塞,而出现呼噜声。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为了防止宝宝的鼻腔堵塞,减轻睡觉打鼾,家长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睡前先用生理盐水滴鼻,然后用婴儿吸鼻器清理鼻腔分泌物;

如果鼻鼾声异常响亮,伴随极度烦躁、喘气、窒息等表现,是睡眠呼吸暂停的征兆,需要进行适当的医学评估。

第八种情况:拳打脚踢

婴儿睡觉时拳打脚踢是正常的,因为他们的神经系统发育尚未成熟,所以很难控制自己的神经反射。这种睡觉时乱动的行为会随着年龄增大而缓解,一般在 2~4 岁之间就会消失。然而, 如果发现宝宝在清醒时也出现手脚抽动或者全身痉挛,家长应该及时带孩子就医,评估是否为癫痫引起的身体抽搐。

图片来源于网络

听完我的介绍,各位家长有没有觉得心头稍微轻松了一些呢?我们知道,睡眠是一件非常个体化的事,每个宝宝都可能有自己的睡眠习惯和特征,有一些在家长看来很怪异,其实可能是正常的现象,当我们了解了这些知识以后,自然就不会过分担心了。

本文作者

知贝医疗 儿科 胡艳医生

科学审核 知贝医疗 儿科 冯媚媚医生

来源 | 知贝健康(ID:PearlcareClinic)用科学知识呵护您的家人!

声明 | 本文为转载文章,已获授权,如您希望转载,请联系原作者。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本人无意侵权,如您觉得有侵权行为,请速与我联络删除。

头像 | 唐小鸭,雁枫桦,擎石设计,版权为本公众号所有,翻版必究。

《跟冯欣源坚守自然养育》

《夏娃的困惑》

第一本:母乳理论+基本操作

第二本:母乳实践+解答疑问

第三本:母乳辟谣+特殊宝宝

第四本:哺乳妈妈生病和用药

第五本:母婴安睡

第六本:育儿谣言-行为误区篇(上)

第七本:育儿谣言-行为误区篇(下)

第八本:育儿谣言-滥喂食水篇

第九本:不一样的快乐音乐早教

已经上架开售哦!

非常感谢大家支持!

部分内容可在公众号查阅

关键词目录在后台左下方

系列丛书已经写好数百万字

主要内容:

母乳喂养及母婴睡眠

婴幼儿护理(屎尿屁嗝、婴儿怪现象、家庭护理操作)

育儿谣言(行为误区篇、滥喂食水篇、矿物质篇)

辅食营养(辅食添加误区、简单易上手案例)

早教(婴幼儿发育,反自闭症过度诊治)

轻松带二胎等诸多内容

涵盖: 养育,教育,心理,得道

敬请期待!

不仅如此

欣源仍会像勤劳的小蚂蚁

不断学习、实践

数年如一日为您制作

专业、精致、全面、实用的育儿内容

争取陪伴您和孩子到18岁哦~^_^

鸣谢

梦朦(momo)绘制的精美封面哦!

欣源实在太感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