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季更新的这些天,不知道大家是否习惯了当前版本的对局节奏。
在前两天的文章中,我阐述了我这两天用辅助单排上王者的一个思路,并分析了辅助在当前版本中拥有比以往所有版本都更高的对局主动性,使得辅助玩家再也不至于像个浮萍一般,在这个神仙妖怪横行的赛季初随波逐流。
但无论是哪个分位的玩家,其对局思路都可以围绕着版本的对局节奏来进行一个笼统的概括;就像一个企业的不同部门各有分工各司其职,但最终围绕的都是企业高层制定的方针。
不同位置各司其职,但最终目的一致
因此,这一篇文章我就来说说我个人感觉中,S17赛季的对局节奏。
关于这点我这两天也了解了不少玩家的观点,更多的都在说节奏加快了。
但这个说法我认为并不算贴切。
毕竟对比之前三五个赛季,S17的场均对局时长反而是拉长了。(现在每一局15分钟~20分钟)
因此,我认为“节奏放缓,但更紧密”这么一个说法,会相对贴切一些。
从中立资源的设立增多,2分钟第一条暴君,5分钟先知主宰,6分钟第二条暴君,再到10分钟黑暗暴君+主宰连拍,最后是20分钟的风暴龙王。
随着对局时间刷新的中立资源
这样的资源刷新方式,其实就意味着官方在调控整体的游戏时长,改成了现在的单局时长10~20分钟。
官方设立这些繁多的中立资源,其实就相当于给玩家刻画了一个基本的游戏攻略路线,引导敌我双方玩家按部就班的展开争夺。
因此,对于意识不完善的玩家来说,这是一个福音,只要留意小地图刷新的中立资源,尽可能的一个个占有,那这局自然十拿九稳。
而这个过程其实就是一个滚雪球的过程,也是将优势转换为胜势的关键思路。
同时,由于中立资源的不同,其本身蕴含的战略价值也各不相同。
比如10分钟前的暴君,是为了提升团队经济与等级;而5分钟刷新的先知主宰,虽然只出动一波主宰先锋,但在前期也是有效辅助兵线运营的手段。
因此,在我看来,现如今的游戏中,10分钟前就是敌我玩家揉搓雪球的一个过程。
当对局时间达到10分钟后,刷新的黑暗暴君与主宰,就是一个左右战局的关键因素。
因此,10分钟后的大小龙,则是一个将雪球推向敌方的信号。
对比旧版本中,某些前期阵容于10分钟之前结束比赛,就是通过拿下两条暴君(2分钟和6分钟)滚起雪球,外加一条主宰(8分钟)推出雪球;当前版本则是将“滚雪球”这个动作拉长,“推雪球”延后。
这个规则也是版本的新设定,为了避免劣势方由于前期失利而过早结束游戏,导致某些后期阵容来不及全力发挥。
同样思路的设定还有2塔摧毁后“针对小兵的范围减速”,也是为了使“攻坚战”的节奏出现断层,给防守方一个喘息的空间。
二塔摧毁的减速机制效果明显
但抛开官方干预“攻坚战”的时间以外,这类改动还意味着逼迫敌我双方玩家积极争夺中立资源的味道。
假如选择打野的英雄是像露娜雅典娜这般需求蓝BUFF的英雄,刷野路线通常是“由蓝到红,由上到下”,一旦小龙坑位于地图上方需要长途跋涉,往往就会放弃第一条暴君,转而强攻下路防御塔,从而换取经济等级的均势。
这个方法就意味着给了玩家多种选择来建立前期节奏,而暴君的重要性也就淡薄了几分。
防御塔护盾在4分钟前所吸收的伤害过于明显,自然也就使得玩家放弃了这个选项。
那前期建立优势所剩下的唯一选择就只剩下2分钟的暴君刷新,自然也就意味着双方于小龙坑爆发的遭遇战不可幸免。
同时,此次改动中还下调了野怪的最大血量,也是考虑部分打野英雄前期刷野效率较低的情况,导致对局2分钟不能及时赶到龙坑。
我这两天也看了不少玩家的观点。
有一部分玩家认为:版本更新后的风暴龙王,给了劣势方一个盼头,只要拖到20分钟抢到这个中立资源,借由它强有力的团队BUFF加成,逆风翻盘就不成问题。
风暴龙王的BUFF着实强力,但依旧不能成为劣势方的盼头
可这个想法其实根本站不住脚。
劣势方要想凭借自己有限的经济资源,有限的活动空间来守到20分钟,又谈何容易?
同时,就我这几天几十把的游戏体验中,仅仅两把撑到20分钟刷出风暴龙王,且敌我双方也不曾真正击杀龙王,就结束了比赛。
因此,风暴龙王更多的只是给了玩家一个理由,于对局20分钟在大龙坑爆发团战。
至于拿不拿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双方在没有地理优势的情况下,展开一个“公平公正”的交火。
那抛开“风暴龙王”这个话题回归正文,为什么说“优势方更优势,劣势方更劣势?”
其实这就与新版本中的“攻略线路”有关。
官方将之前版本中“前期多路线中期单路线“调整成了现如今“前期单路线中期多路线”。
我们先不讨论其中调整是否合理。
就剖析这个调整造成的影响,我们也能看出现如今前期节奏的重要性——“只有拿到了前期的资源,才有了中期的选择”。
而劣势方失去前期的资源,在中期将会因为经济劣势而形成战力差,从而失去选择权。
所以,S17赛季的游戏体验,就是一顺百顺,一颓皆颓。
只有前期不崩,才有谈及后期战力的话语权。
对局0~2分钟,中辅野伺机于发育路施加压力,逼迫敌方某单位短暂的失去作战能力,从而获取人数优势。
对局2分钟,小龙刷新,顺利拿下。
18号早上打的王者晋级赛
对局2~4分钟,入侵敌方野区,或者各自发育经济。
对局4分钟,边路外塔的攻坚战吹响号角。(通常是发育路先击破)
对局5分钟,先知主宰刷新,借由边路防御塔的拔除,让兵线前移牵制敌方英雄,从而顺利RUSH。
对局6分钟+,第二条小龙刷新,借由主宰先锋推进兵线,让三路英雄得以脱身集中小龙坑。
对局6~10分钟,提前规划大小龙的选择,反向拔除边路二塔,触发减速机制。(比如要拿黑暗暴君,就强推对抗路的二塔,让兵线前移;拿主宰则反之)
对局10分钟,借由边路兵线推移,拿下主宰或黑暗暴君,开始筹备高地攻坚。
用鱼骨图来表示S17赛季的对局节奏
以上,就是一个理想的对局线路图。
就我个人给予评价,我感觉S17赛季真的自由度低了太多太多。
在我这11年的MOBA游戏经历中,第一次感觉到自己的游戏思路被固化成一个模式,着实令我很不是滋味。
因为想赢,所以必须要走这条官方钦定的线路。
只要这条线路走的稍有差错,可能就要含恨败北。
我不知道该如何评价这个版本。
但我知道,如果游戏的对局思路被反复限制,终将会限制玩家对于新鲜玩法的开发。
当然,权衡利弊是策划考虑的事情;玩家能做的不多,就是总结经验,顺应版本,才能更有效率的上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