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冬季养生区别大,搞清楚这些才算得上健康养生

2019-12-30     八百方健康说

无论在南方还是北方,冬季都是匿藏精气、科学进补的好时节。但毕竟南北有别,所以南北养生尽量不用一刀切的方式。


南方和北方如何进行冬季养生?

南方祛湿要养脾

南方气候潮湿多雨,冬雨绵绵也不在少数。中医学认为“湿气通于脾”,在正常情况下,脾能够散布人体的水分与液体,发挥滋润、濡养的作用,以维持人体水液代谢的平衡。

如果湿气过重,超出了脾能够负担的限度,就会使水液在体内停滞,反过来影响脾的功能,出现腹胀、食欲不振等情况。故《黄帝内经》说:“诸湿肿满,皆属于脾。”因此,在湿气过重的南方生活,祛湿要以养脾为主。


起居方面

尽量避免长时间呆在潮湿的环境中;趁着好天气把棉被晾晒一番,减少湿气进入体内。


饮食方面

可以多吃一些健脾利湿的食物,例如薏米、山药、莲子等。配合冬季进补,还可以吃一些姜、鸡肉、鱼等清补食物。


祛湿健脾美食:

赤小豆薏仁茶

材料:薏米仁、赤小豆、马齿苋、淡竹叶、槐米、绿茶、芡实


做法:成品,袋泡茶,冲泡即饮,非常方便。薏米仁、赤小豆皆为祛湿佳品,加上马齿苋、淡竹叶等清热排毒之中药材。祛湿效果更佳。


薏米冬瓜汤

材料:薏米50克,冬瓜150克。


准备:薏米提前用清水浸泡2~3小时。冬瓜去皮,切厚片备用。


做法:先把薏米放入锅中,加适量水,大火烧开后停火,焖30~50分钟,然后开小火,煮熟至开花。然后放入冬瓜,转大火烧开转中火煮2分钟即可。如果你感觉味道太淡,可以加点盐、葱花等调一下味道。


子姜焖鸭

材料:番鸭(半只),子姜一大块(三两),青红椒丝少许,蒜头去皮拍扁,姜丝,五香粉,白胡椒粉,料酒,盐,生抽各小许


准备:鸭洗净切块串水放入腌料腌15分钟备用.子姜切粗丝.


做法

1.首先把油烧热,放入蒜和鸭块大火炒约5分钟至鸭出油,放入子姜继续翻炒一会;

2.加少许白糖和盐,还可以加一点点陈醋,加入水至没过鸭肉,盖上盖中火焖至汁基本收干;

3.装盘前,最后一次放入料酒少许,放入青红椒丝略翻即装碟,即成一道美味的广东口味的子姜焖鸭


北方除燥要养肺

北方的冬天,雾霾天气较多,也特别干燥。中医学认为,肺主气,司呼吸,直接与自然界大气相通;同时,肺为娇脏,喜湿不喜燥。干燥的空气从口鼻进入,最易损伤肺的津液,甚至脉络,容易导致咳嗽、咽喉不适等问题。

另外,肺外主皮毛,内与大肠相表里,故肺津耗伤,常见皮肤干涩、大便不畅等症。因此,在干燥的北方生活,养好肺至关重要。


起居方面

北方早晨来得晚,尽量早睡晚起。注重补水,给肺部增添津液。


饮食方面

北方天气寒冷,进补宜大温大热,如牛肉、羊等。除了大补之品外,多吃滋阴润肺的食物,例如雪梨、蜂蜜、银耳、百合等,都具有明显的润肺功效。


滋补美食推荐:

红烧羊肉

原料:羊腿肉500克,土豆1个,胡萝卜1根,葱、姜、蒜、干辣椒、桂皮、花椒粉、八角、香叶、料酒、老抽、盐、味精、油适量。


做法

1.葱切段,姜切片,大蒜拍扁,土豆、胡萝卜切小块,羊肉切大块,倒入冷水锅中大火煮沸,捞出;

2.锅中倒入油烧热,放葱段、姜片、大蒜、干辣椒、花椒粉炒香,倒入羊肉块,加入料酒、老抽,翻炒片刻,倒入开水,放桂皮、八角、香叶,中火烧15分钟;

3.倒入土豆块、胡萝卜块,继续烧20分钟,加盐、味精调味即可出锅。


百合梨汤

原料:梨一个,百合20g,麦冬10g,胖大海5枚

做法:将一个梨洗净切块,加入百合、麦冬、胖大海同煮,待梨八成熟时加冰糖,吃梨饮汤。


中医认为,穴位按摩,是一种很好的防病养生方法,下面说说最适合冬季按摩的穴位。


适合冬季按摩的穴位


肾为先天之本,生命之根。中医认为,人体的能量和热量来源于肾。冬天气温较低,肾又喜温,肾虚之人容易呈现内分泌功能紊乱,免疫功能低下,怕冷容易感冒,并可影响其他脏腑的生理机能。


因而,要想安然逾冬,养肾就显得格外重要。要想肾精充盛,肾气健旺,穴位按摩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南方寒湿较重,北方则寒气为主,保健也要区别对待。


南方冬季应按摩的穴位


阴陵泉、关元、肾腧

南方人以温阳化湿为养生的原则,应按摩以下几个穴位:阴陵泉、关元、肾腧。通过按摩这些穴位,可温阳化湿。


另外,还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刺激以上几个穴位:关元要用艾灸的方法,每天晚上5分钟,然后喝一杯温开水,然后在两侧肾腧上拨罐5分钟,起罐之后按揉2分钟,拨罐可不必天天使用,每周2-3次就行,其余时间只按揉就行,小腿两侧阴陵泉还是用按揉的方法,每次3分钟即可。


北方冬季应按摩的穴位


关元、肾腧、太溪

北方的冬季还经常杂着一些燥气,所以既要温阳,还要注意防燥,适当地滋阴,要坚持以下几个穴位:关元、肾腧、太溪。每天按摩以上几个穴位,可除燥温阳,更能滋阴。


另外,还可按摩加艾灸的方法。如每天晚上临睡前先泡脚,然后按揉脚踝内太溪,每穴5分钟,然后艾灸关元5分钟,再艾灸腰部肾腧5分钟


提醒:凡事贵在坚持。穴位按摩养生,同样如此,只有长期坚持,才能达到很好的防病养生功效。

请点击文章右上方的红色“关注”按钮关注我!

八百方健康说每天为您推送各种专业健康的知识,让你了解更多的健康资讯,走出用药误区!旨在成为您身边的健康管家。

如果您需要帮助,请点击下方的了解更多联系我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qjDnXG8BMH2_cNUgpLe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