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院升级改造、大力引进新技术,观众还是不买帐。原因值得思考

2019-12-16     艾维电影

上周,艾维记者参加了国内某影院的观影推广活动,该影院提供了两个影厅的不同电影,一个是周日15:30的普通厅,另一个是周日19:30的CGS中国巨幕厅。虽然是两部口碑相近的影片,但参加活动的观众清一色选择了巨幕厅。于是,巨幕厅名额迅速被填满,那些后知后觉的观众最后只能选择普通厅。

记者思忖:为什么观众都选择了巨幕影厅?哪些影院设备的观影效果好,观众还是懂的嘛。

但没过多久,记者就被“打脸”了。以下是记者与部分参加活动的观众对话:

记者:“你们觉得在巨幕厅的观影效果怎么样?”

A观众:“挺好的,比一般的好。”

记者:“怎么个好法?”

B观众:“屏幕大了很多,看着比较爽。”

记者:“你们觉得银幕够亮吗?音效怎么样?”

B观众:“还好吧,都差不多……”

记者:“那你们刚才在影厅门口,有没有注意到墙上有一些标志。”

A观众:“没有……”

记者:“那你们知不知道“杜比全景声”、“DTS:X临境音”、激光放映是什么吗?”

A、B观众摇头道:“听说过,但具体就不知道了。”

艾维记者连续问了多位观众,得到的答案基本上大同小异。此外,根据艾维电影的一次微调查,数据显示,大部分观众仅对巨幕有直观的了解,八成左右的观众对其他影院技术缺乏基本的认知。



可见,大多数观众对影院技术和设备的认知都停留在“银幕大还是小”、“银幕亮度够不够”、“空气质量好不好”等非常浅的阶段。

但我们能责怪观众不识货吗?

长久以来,影院大多是集中精力宣传电影,很少会花心思来宣传自家的技术亮点及声光效果特色。观众自然无法对影院设备、技术优势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其实,在大一统的排片机制以及第三方购票平台(淘票票、猫眼等)日益成为观众购票主渠道的背景下,即使影院不宣传影片,观众也能在第一时间了解到影院会在什么时间上映什么电影。反而是对影院更新了什么设备,采用了什么新技术,放映效果有什么提升等方面观众大多是一无所知,这些新设备新技术技术能带来怎样的声光效果,观众更是没有直观的感受,都感觉“差不多”。这对那些花费巨资装配新设备新技术的影院来说,无疑是很憋屈的。



针对这种情况,艾维记者认为,影院只宣传影片却不花心思宣传影院技术亮点的策略是时候做出调整了。

记者之所以提出这样的观点,原因就在于:

突显影院放映优势的需要

当我们说起“影院最大的优势在于能为观众提供极致的视听体验”时,主要是相对于其他观影平台(流媒体、手机、电视)而言的。但我们知道,即便影院,设备不同,声光效果自然也是有差别的(比如普通还音系统和全景声的区别)。

但观众对这种差异似乎并不敏感,对于普通观众来说,如果影院没有特意提醒,他们一般也不会去留意,自然会感觉所有的影院都“差不多”。

说一个亲身经历。在观看《双子杀手》这部电影之前,一位朋友告诉记者120帧版的《双子杀手》很大的一个看点是高速运动的画面也足够清晰。为此,当记者在CINITY影厅观看120帧版的《双子杀手》时,特意留意了这些细节,发觉朋友确实所言不虚。此后,每当记者到影院观看电影时,总会不自觉关注高速运动画面的清晰度,最近观看的《勇敢者游戏2》,高速运动的画面看起来就显得模糊不清。而在观看120帧的《双子》之前,记者从来没有过这样的观影体验。

试想一下,如果没有人提醒记者120帧版本的《双子》高速运动的画面也很清晰,那么记者可能永远也不会产生高帧率带来的观影体验。

观众对影院技术优势缺乏基本的认知

前文已经提到,大多数观众对影院设备的认识很有限,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缺乏基本的深度。比如,对于银幕,观众一般只有大小、亮暗的概念,对于材质、技术、工艺带来的亮度、均匀度、清晰度以及摩尔纹等都没有相应的认知,因此,即使影院装配了更好的银幕,大多数观众对放映效果的提升感受也并不强烈。

缺乏基本的广度。我们知道,影院设备除了银幕、还有放映机、光源、还音系统、3D系统等,每一种设备有不同品牌,同一种设备也有不同型号,但观众似乎只对巨幕、3D电影有简单的认识,部分戴眼镜的观众甚至不知道有夹片式3D眼镜的存在。



当然,对于大多数观众来说,影院就是观看电影的场所,他们更在乎放映影片的内容,对放映影片的影院自然不太在意。但对影院来说,显然不一样,来不来你家影院是关系到影院收入的重要事情,自然要让观众了解影院的新技术,觉得你家影院的优势所在。因此,主动推荐、介绍这些新技术给观影效果带来了哪些改变或提升显得必要和重要。

但大部分影院没有这样主动的作为,这对那些投入了巨资改造升级的影院来说,无疑是非常可惜的。影院花费了巨资更新设备、引进新技术,最大的目的就是为了提升视听效果以吸引观众,但影院没有全面、主动地去宣传新技术给视听效果带来的一些变化,观众对这些新技术自然不会过多在意,观众不重视,观众也就不会把它做为一个选择影院的选项。这样,影院更新设备和采用新技术的作用就大打折扣了。

艾维记者以为,既然影院花费了大价钱去提升观影效果,那么就应该告诉观众自己的优势在哪里。这样,观众在观影过程中就有可能对影院新技术以及这些技术带来的视听效果的提升多做留意,等到他下次在别的影院观看电影时,自然会做一个对比,有对比,差距就出来了,当观众把影院的声光优势作为选择观影地点的一个选项时,拥有这些优势的影院将有机会吸引到更多的观众。

那么,影院在新技术的宣传上,到底该怎么做呢?

用通俗的漫画或语言介绍新技术的亮点。比如,3D电影经常被观众批评亮度不够高,色彩暗淡、细节模糊等,影院如果更新了放映机光源、采用了高光效3D设备,就该提醒观众“经过改造,银幕亮度已经明显提高了、画面色彩更鲜艳了、3D画质大大提升了”。

制作宣传小册子。比如,影院可以把自身拥有的,具有代表性的技术、设备以及这些技术能带来何种观影效果简要概括,将这些内容浓缩在一张小册子中,放在前台或自动取票机附近供观众阅览。

此外,影院还可在巨幕厅影片开映前播放巨幕的宣传短片进行普及介绍或召集对技术感兴趣的影迷参加交流活动并将活动内容成文宣传等方式进一步扩大影院新技术的影响力,让尽可能多的观众了解自己影院的观影优势。



《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项羽攻下咸阳后,有人劝他在关中称王,而他却放言:“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领着一众小弟回乡,自称“西楚霸王”。虽然这句话成了后人批评项羽胸无大志的铁证,但对于今天的影院来说却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影院真的需要项羽这种害怕“锦衣夜行”不被人知的精神。好的东西,就要拿出来秀一秀,让观众知道你穿的是“绫罗绸缎”,和其他人的“粗布麻衣”是有区别的。

毕竟,影院躺着赚钱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在竞争日趋激烈、影院同质化严重的当下,影院必须主动向观众推销自己,把自己的优势明明白白地告诉观众、普及新技术在观影体验方面带来了提升。这才是让你家影院的独特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的不二法门。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qZwWDm8BMH2_cNUgQEH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