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艾维电影发布了“新鲜出炉 | 全球电影市场情报”一文,以供行业人士了解全球电影市场的概况。这其中,有两张图表数据引起小编注意,具体来看。
01、“诡异”的单产说明了什么
第一张是北美近十年的票房数据表。
单看这张表,除了票房维持在一个稳定区间外,可能看不出更多信息。我们再结合北美近五年的银幕数汇总表。
通过以上两张表,小编统计出北美市场近五年的单银幕产出状况, 见下表。
从中可以看出,从两国影院在当地生存状态上来讲,北美影院的年均单银幕票房产出甚至比中国低很多。2019年我国平均单银幕产出为92.09万元(含服务费)。
“诡异”的现象来了:北美影院市场始终十分稳定,不到30万美元的年均单产并没有影响到他们的生存,市场也没有出现较大面积的关门倒闭潮;而国内则不同,比北美还高的单产水平却已经影响到其生存状况了,国内影院均处于“提单产则色变”的状态。
这意味着什么呢?大概是成本低而收入高。成本方面,小编查询了北美AMC、Cineplex两条院线的租金成本。发现这两条院线2018年的租金成本分别是584.4百万美元、139.2百万美元,而这一年两院线的票房收入为2441.5百万美元和724.2百万美元,租金成本分别占到票房的23.94%和19.22%,和中国相比,最主要的成本也低不到哪儿去(均是与其国内情况相比,所以不考虑汇率因素)。
那么只能从收入方面考虑了。从分账上看,北美有固定比例分账、买断以及阶梯式分账三种。其中阶梯式分账是最常用的方式。一般而言,如果一部电影票房高的话,电影公司所分得的比例往往高于院线。但是对于一些票房成绩不佳的影片来说,电影公司大约只能拿走45%的收入。总体来说,北美电影公司分得的比例大概是40-55%。也就是说在分账比例上,北美院线也不占什么优势。
那便只有一个解释了——非票收入。“其他”收入的补充足够北美影院活下去。
我们根据北美四大院线的官网以及年报,整理出了一份2018年的数据(都只算北美境内):
单位:亿美元
北美在统计非票收入时算的是与总收入之间的比值,而不是与票房。从上表中可以看出,非票做得最好的院线,其收入都已经超过票房了。
那么非票的毛利润是多少呢?不管具体数值是多少,有一点是肯定的:比电影放映的毛利要高得多。这一点在各大上市公司公布的年报中均有体现。
这也给影院人士提了醒:电影是主营业务,票房收入大头,但非票收入才是主要盈利来源。可以说接下去要靠票房盈利,大多数影院是做不到的。来看一下2010-2019年十年的数据。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2015年是一个分水岭。从2015年开始,国内单银幕产出经历了“五连降”,相比2015年,去年的单银幕产出下降了33.75%,相比十年前更是下降了70.51%(以前可没有服务费啊)。
单银幕产出可以不断下降,但成本是不会降的。租金、人力、放映设备折旧、更新与维护……所有成本都只会涨。所以,在接下来,非票收入将起到越来越不可忽视的作用。从影院营收趋势出发,未来非票收入长期成为盈利的主要来源也是大势所趋。
当然话也说回来,一切非票收入都得以电影为基础,电影作为影院主营业务的地位不可改变。在做好主营业务的基础上,实现收入的多元化。
02、“捉急”的观影人次与中国市场的潜力
另外一张表格是北美近10年的观影人次和人均观影次数表。从表上看,10年来,北美的观影人次一直维持在12.4亿-13.6亿人次的区间,总体来看处于略微下降状态。人均观影次数从十年前的4.1次降到2019年的3.5次。
看完这张表,直观的感受是:作为最成熟的电影市场,北美已经持续10年处于“毫无涟漪”的状态。对比十年来都在增长的票价,似乎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在北美这样一个成熟的市场,票价上的增长维持了票房的稳定。
这是成熟市场的典型代表吗?如果是,那么我国观影人次已经连续两年处于增长停滞状态,近五年来票房增速明显放缓,票价也开始有上涨的趋势,是否意味着我们也正在向北美市场的情况靠近?北美每1.3万人拥有一块银幕,中国目前是每2万人拥有一块银幕,从银幕分布的情况上看,是否已经没有多少空间了?
显然,中国市场有自己的特殊性。东部和中西部发展不平衡,正是这种不平衡决定了中西部地区以及低线城市是中国电影的巨大潜力所在。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东部沿海城市建设的相应饱和,相关产业开始逐渐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中西部人口的回流将是一种趋势。同时,三四线城市普遍可见的消费热潮、以及近年来楼市的热销、流动人口规模减少似乎都在印证着三四线城市人口的回流趋势。今年是脱贫攻坚战的最后一年,随着中西部生活水平的大幅提升,人们对文化娱乐的需求将会大大增加。
因此,改善中西部地区的观影条件,布局更多的影院,也是有效益的。一定数量的银幕增长正是适应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
此外,美人均观影次数为3.5次,中国目前为1.25次,从观影人次上讲,还有较大空间。市场是可以激发的,观影人次的进一步挖掘是未来票房的增长点所在。
总之,中国电影市场的潜力是巨大的。但近几年票房增长的乏力,客观上也提出了需要转型升级,进一步整合影院资源。优化调整是电影发展必须经历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