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梦“种”进城市

2019-09-19   博爱杂志

1

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体现在很多方面,而我感触最深的却是种地、收割等农事。

我的家乡在华北平原一个小村庄,从小我就跟随父母在田野中春播秋收,做一些施肥、除草、装袋、背捆等简单的活儿,有时很累,有时很热,但总有丰收的喜悦。

过去,每到麦收季节,是要“抢”的,抢着收麦子,否则可能遇到狂风暴雨,或者因为太过干燥导致麦粒从麦穗上自动脱落,或者遭遇天灾人祸。对于一个农家来说,这都是不小的损失。

1984年,我上初中二年级。那年麦收,我也是一个主劳力。那时割麦子都用镰刀,周六日,父亲带着我,每天天不亮就出门,天蒙蒙亮时就开始挥舞镰刀,快晌午时才收工回家吃饭。

吃完午休,睡一觉醒来后,我们再次出发,一直割到天黑才回家。这样连续割了三天终于割完,然后把一捆捆麦子运到打麦场上,到那时我的右手掌磨出来五个泡,疼得钻心。

割麦子累人,打麦子更累人。那年用打麦机打麦子,我们关系不错的三家组成一个自助组,每家出两个人轮流打麦子。因为还有别人家等着用打麦机,所以我们得连夜奋战。我负责用大叉把打麦机吐出来的麦秸挑到远处的麦秸垛,但是第二天夜里我就支撑不住了。父亲走过来说,你回家休息吧。我虽然不忍心,但实在是坚持不住了,就答应了父亲。

中专毕业后参加工作,我留在了城里,就不再种地了。但是,现在,我又开始在城里种地,因为我买了一套新楼房,楼前有一个三十多平方米的院子,我把它开垦成一块菜地,我要圆我的田园梦。

2

今年开春,冻土融化后,我把地翻了一遍,分开畦。妻子买来小葱、香芹、小白菜、韭菜、黄瓜、西红柿等种子,我则买来四棵葡萄、一棵红提、两棵石榴、一棵花椒和两棵无花果。把它们种在自认为合适的位置,然后三天一浇水,每天一探望,总觉得这树和菜长得太慢,总希望明天就能吃上自己种的绿色果蔬。

但是,亲爱的土地并没有满足我的愿望。树长得很慢,菜长得很乱,懂行的人说一是肥少,二是太密,总之是不会打理。

妻子辛辛苦苦种下的菜不是没长起来,就是被虫子吃了个乱七八糟,只有小白菜和小油菜曾被端上餐桌,其余的都被野草淹没了。

一种叫做银杏菜的野菜疯了一样生长,我隔一天拔一次,包饺子、凉拌吃,味道很鲜美。我还送了几袋给同事,同事很高兴,说难得吃到纯天然蔬菜。

每次打理小院里的树和菜,都会有认识的或者不认识的邻居在旁边陪着闲聊,多数都会说:一楼真好,还有院子,想种什么菜就能种,我们只能在几个花盆里折腾。于是我想起了自己在花盆里种土豆、辣椒、芒果树的情景。

与朋友、同事说起家里的新房子,他们总会惊呼一声:“哇,还有院子。”然后开始询问院子的大小,都种了什么,有的还会提建议,种棵香椿吧,春天吃香椿芽;有的则会说,种一畦韭菜,自己种的味道肯定正;也有离得较近的人到小院里拔野菜。

自从有了自己的土地,我算是当上了“地主”,也忽然明白,原来在内心深处,我们每个从乡村走出来的人都有一个田园梦,有能力、有机会的会想办法圆梦,没有机会的就在阳台上、窗台上圆梦。

每人都有一个田园梦,这是一件好事情,说明我们没有忘记土地,没有忘记自己的根。

小时候,我跟随父母种地,是为了生计,辛苦自不必说;现在,我自己种地,纯粹是为了享受,享受那份生活的惬意,享受辛勤劳动的快乐,享受祖国繁荣带给我们每个人的红利。

来源:《博爱》

编辑:李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