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凡的普通人!海南小伙“一波三折”捐献造血干细胞

2019-10-09   博爱杂志

三角梅开花时热情如火,品质优良,被评为海南省省花。在海南也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热爱公益,关心他人,胸怀大爱,愿意为素不相识的人捐献造血干细胞,他们正是那亮丽绽放的“三角梅”。

2019年5月10日,阿航在海口市人民医院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成为海南省第100例捐献造血干细胞救人的英雄,成为了海南绽放的第100朵“三角梅”。

1

阿航生活在一个普通的家庭,爸爸妈妈在医院做安保工作,工资不高,但在阿航的生活中从不缺少爱和关心。阿航自小就与爷爷奶奶住在一起,奶奶专职照看阿航,爷爷也很疼爱他。他们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阿航身上,就这样,阿航在爱的阳光里一天一天长大。

爷爷奶奶一直教阿航要与人友好,要有爱心,要有责任感。阿航很懂事,从不让人操心,放学回家还经常说暖心话,一家人其乐融融。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阿航就上了大学。在大学里,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接触到了红十字会和很多的爱心志愿者。听说造血干细胞能救人,阿航不加思索就留了血样,加入了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的行列。

大学毕业后,阿航临聘于秀英区司法局,做调解员工作。调解工作看起来很简单,实际工作起来却很极具挑战性。矛盾双方互不信任、相互埋怨,升级时相互仇视,稍有不慎就可能引起较大的冲突。要化解他们的矛盾,让矛盾的双方握手言和,重建信任,阿航顿感所学东西很不够用,为把工作干好,阿航不断向身边人请教,经常查阅有关法律知识,不断思考研究形式的变化与发展,因阿航工作很投入,语言表达也不错,工作很快就上路了。

和很多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一样,阿航捐献也不是一开始就很放心捐献。经反复的心理调式后,阿航下定决心要捐献救人。

紧张的工作中,阿航接到了几个红十字会的电话,电话的那边说捐献造血干细胞,问救人愿不愿意。没有太多去想,他快回复了“愿意捐献”。

因为是几年前的事了,阿航依希记得有填过愿意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同意书,加入过造血干细胞志愿者队伍。但又听说配型的概率非常低,感觉非常小的机会轮不到自已。可当有一天,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告诉他:“患者那边病情很紧急,需要留高分血样与体检同步进行”时,阿航蒙了,可以说这时的他还没有做好充分捐献救人准备。

2

阿航从小到大身体都很棒,很少得病,基本上不打针,就是有点小病,吃点药很快就解决了问题,所以他怕打针。可捐献造血干细胞需注射动员剂,是避免不了要打针的。当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告诉他采集的程序后,他很快出现了想逃避的念头。

不过,阿航很快镇定下来,对自已进行心理调试:“不就是几个动员针嘛,不就是一些可能出现的身体不适嘛,只要稍作忍耐,稍作坚持就可以救人一条命。”他又想,自已在亲人心中位置是那么的重要,要是自已有一天也患上绝症,可没有人去救,他们一定会崩溃的……

可当捐献采集的计划出来后,阿航再一次犯了难。因为捐献救人的时间刚好与司法部领导来海南视察重合。按计划,他担任给领导汇报调解工作的演示任务。担任这么重要的任务,是局领导对他的充分信任,他害怕辜负领导对他的信任。同时,这也是一个极好展示的机会,工作上积极上进的他不想放弃。

很快,阿航又产生了推迟捐献的想法,可是很快又被否定了。红会的工作人员已经告诉他患者是非常紧急的一种情况,一定是不能等的。万一因为自已的自私推迟了捐献,患者熬不过去自已会背一辈子的思想包袱。

阿航的心理天平上工作、捐献左右摇摆,艰难的决策中,阿航反复心理调试:“展示的机会难得,但在人生的长路上,说不定以后还会再有。而生命是脆弱的,一旦失去了就不可以重来。”最终,阿航说服了自已,按计划捐献。

3

虽然阿航说服了自已,但他心里还是很忐忑不安。接下来还要对单位与家人进行“调解”,这比平时的调解要难得多。他害怕单位不支持,因为国家部委很难来海南一趟,这次司法部领导已明确计划要来,并且还明确要来区里调研,这对区司法局来说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局领导能同意自已的请求吗?捐献与不让捐献这对矛盾能够调和吗?

徘徊中,阿航终于鼓起勇气向单位领导汇报自已的想法。汇报前,他精心准备,在心理已写好了“调解”稿,并反复在心中背诵,甚至还做好了领导不同意捐献救人的多种策略。

阿航拖着沉重的步子往领导办公室迈去。进了办公室后,他才知道自已的想法都是多余的。单位领导听了他想救人的汇报非常高兴,非常支持,很快就把阿航的工作另作了安排。

相对于“调解”好与单位的矛盾,阿航觉得与家里人的“矛盾”更难“调解”。阿航是几代单传的独生子,在家里可是“心肝宝贝”,家里人容不得阿航受到半点伤害。他们肯定会担心捐献造血干细胞影响身体健康,影响工作,不会同意捐献。可作为调解员,他觉得如果父母不同意,正好是对自已“调解”工作的一次考验。阿航想外人的矛盾自已都能化解,家里人的矛盾也一定能化解。虽然可能会遇到波折,但他信心满满,觉得自已一定会“赢”。

如预想一样,家里人开始极力反对,甚至说“要不听劝就不认你这个儿子”。其实爸妈顾虑还不只是担心捐献会影响身体健康,还因为家里情况特殊,还另有顾虑。爷爷患脑血栓后中风,半身瘫痪在床已经将近十年;奶奶患严重的心脏病长达5年之久,时常住院治疗,生活不能自理;爸妈长期服侍已承受的太多,要是家里再添什么新的乱子,他们就觉得活不下去了。为照顾好爷爷奶奶,爸爸经常调值夜班,白天照顾老人,因过于劳累,一年前患上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半年前还被诊断出桥脑梗死住进了医院,因此还丢了工作。那段时间,一家五口靠妈妈一个人支撑起这个家。

为了做好自已与家里人的“调解”工作,阿航使出了全身的解数。一方面想尽一切办法让爸妈知晓捐献造血干细胞相关知识,取得他们的支持。一方面在家大献殷勤,讨好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让他们开心。阿航在网上搜索捐献造血干细胞相关的知识给家里人看,告诉家里人捐献造血干细胞是安全的,不会影响身体健康,现在医疗技术进步了,也不会发生意外,还动员在医院上班的妈妈去医院咨询相关专家,让他们打消各种顾虑。

阿航对家人讲:“自已付出的只是可以再生的造血干细胞,而对方得到的是生命,重获新生。”“谁都疼爱自已的孩子,如果此时自已不伸手救人,他们将失去自已的孩子。”这些话说到了爸妈的心里最软的地方,他们也很希望帮人救人。听说患者是一个十多岁的孩子,家人很快对患者的家庭产生了同情,产生了放不下的牵挂,都不希望一个完好的家庭发生变故,希望患者能好好的生活下去,希望他们一家人能找回原本属于他们的幸福。

阿航的艰苦“调解”最终有效,家人最终同意了阿航捐献救人。就这样,阿航得以成功捐献造干细胞,成为海南绽放的第100朵“三角梅”。

雨过天晴,空气非常清新,人们的心情非常舒畅。此时阿航眼中的三角梅更加艳丽绚烂,这分明是“爱的梅花”。透过那一团“热情”如火的三角梅,阿航的目光望向了远方,海的那一边,惜日的患者恢复了健康,一家人时而漫步于街头,时而漫步于村野,多么美丽的一幅图画!

来源:《博爱》

编辑:李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