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红十字特色高校”走出来的红十字追梦人

2019-10-16   博爱杂志

1 志愿者的导师

2019年7月11日,在温州开往义乌的G7468次高铁上,一名中年男子突发癫痫,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红十字志愿者李尚钊同学挺身而出,成功救人。

李尚钊救人的故事迅速传开,老师同学们纷纷夸他。谈到救人经历,李尚钊说:“一开始我不敢贸然行动,但想起救护员培训班上朱老师说过,‘只要敢于施救,就有可能成功’,自己作为一名红十字救护员,面对紧急情况应该而且必须勇于‘出手’。”

李尚钊口中的朱老师,叫朱雅琪,是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红十字志愿服务队的指导老师,经常带领志愿者开展活动,学生志愿服务时间累计5万小时,红十字注册志愿者400余名,300名学生军训教官获红十字救护培训 CPR+AED 合格证;她带领志愿者组织、承办长沙县红十字大型活动8场次,指导志愿者代表长沙县参加长沙市红十字知识竞赛喜获三等奖;2019年,带领学生过三关、斩六将,代表湖南省征战内蒙古角逐第五届全国红十字应急救护大赛。

志愿服务队有这么优秀的指导老师,所以才会有像李尚钊这么优秀的志愿者,才会有他在高铁上勇敢救人的故事发生。

2 认真的“拼女郎”

2017年3月,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成立校红十字会,朱雅琪担任学院首任红十字专干老师,从此与红十字结下了不解之缘。

“工程学子登上台,手拿竹板敲起来,边敲竹板边舞蹈,同声高唱献血好……”这朗朗上口的快板词是朱雅琪为宣传无偿献血特意创作的。为了更好地宣传无偿献血工作,朱雅琪组织成立“红十字文化艺术队”,广泛开展“三献”宣传。

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无偿献血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全院每年无偿献血人数从最初400余人增加到现在每年2000人,学院在校生平均每4人就有1人参加过无偿献血。

朱雅琪还是湖南省高校中首位将无偿献血与造血干细胞采样入库相结合的倡导者和组织者。为广泛宣传无偿献血与造血干细胞捐献,朱雅琪带着志愿者通宵达旦制作PPT,在全校开展为期一周的主题班会,并利用航拍等手段普及无偿献血和造血干细胞采样知识。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7年10月至今,全院有448名学生造血干细胞采样入库。2019年5月27日至6月24日,不到一个月时间,有3名学生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成为全国少有的“三连捐”。

为了创建红十字特色高校,朱雅琪经常加班到深夜。学生说:“每次看到办公室亮着灯,就知道琪姐又在加班了。”院党委书记说:“在湖南红十字特色高校创建期间,朱雅琪一个人做了三个人的工作。”更多的人说,朱雅琪就是一个认真的“拼女郎”。

3 博爱的奉献者

谈起朱雅琪,长沙县红十字志愿服务队天慧分队队长竖起大拇指夸赞:“朱老师牺牲休息时间给我们编排节目《晒晒红会志愿者》,一经演出反响特别好,已经成为我们的保留节目了。连演出服装也是朱老师精心挑选的,我们非常感激她。”

朱雅琪还为长沙县红十字会编排朗诵诗《救护师资颂》,自己也参与其中表演。就这样,朱雅琪发挥自身特长,运用艺术形式宣传红十字精神,引导更多的人加入,为红十字队伍“大肆扩编”。

2014年至今,朱雅琪带领志愿者帮扶脑瘫儿2000余名。从最初的生活帮扶到募集资金捐建书屋,再到每周两次的艺术特长培训班,帮扶活动越来越多样化,很多家庭和脑瘫儿从中受益。

小勇是一位患有先天性重度脑瘫的男孩,朱雅琪带领志愿者对小勇家进行帮扶,帮助小勇母亲做家务,给小勇辅导功课。小勇的母亲只要一提起朱老师,就会潸然泪下。

凭借突出的工作表现,朱雅琪收到出席中国红十字会第十一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的通知,大家纷纷表示祝贺。朱雅琪莞尔一笑说:“做一名红十字人,是我一生最大的幸运。红十字就是我的梦,奉献与助人让我的人生更有价值,更有意义。” (作者系湖南省长沙县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

来源:《博爱》

编辑:李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