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是一个伟大的职业,一个好老师,总能和孩子打成一片,把枯燥的课堂变得生动,把孩子们的学习气氛变得活跃,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玩。
但不得不说,老师太平易近人,也许也不是一件“好事”,会让孩子们变得没大没小的。
最近,就有一位老师因为太nice而遭到同学们的戏耍,但是当她知道孩子们在跟自己开玩笑之后,并没有生气,反而和孩子们打成一片,赢得大家的称赞。
这是一节语言课,众所周知,学语言是非常沉闷的,需要不断的记单词,这会让课堂变得枯燥。
老师用并不算标准的普通话问台下的同学们:“如果我去中国,让你们介绍中国的饮料给我喝,有什么中国的饮料给我喝?去中国应该喝的。”
台下沉寂了一会儿之后,一个声音响起了,然后换来哄堂大笑。
一位男同学说到:“我们有鹤顶红!”
老师显然有点懵,不知道鹤顶红是什么“饮料”。
接着又有同学说:“敌敌畏”
这下老师更加懵圈了,这到底是什么饮料?中国特产?
不得不说同学们实在太坏了,欺负老师不懂中国的毒药。
随后有同学善意提醒到,这是毒药。
这下可就让前面捣乱的同学尴尬了,要是换成严肃的老师,估计这下就要遭殃了。
可是这位老师一点都没有因为同学们的调皮而生气,仅仅做出气愤的模样,拉长手中的教鞭,“气冲冲”地装作打了同学一下。
不得不说,遇到这样的老师,实在是同学们的福气,没有老师的架子,让课堂变得有趣起来。
一个教学高效的老师,其课堂行为必然是富有激情、想象力,极具创造性的。
有创造性的教师不仅认真,而且有想象力,灵活生动。
这类教师讲课时具有发散性思维,知识广博,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且语言幽默,有感染力。
而沉闷的教师只把教学当作任务,照本宣科,没有创造性。
高效教师的秘诀在于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而沟通技能不仅涉及沟通的语言特点与表情,而且与一个人的人格特点有关。
在这个意义上,好教师很可能真的是轻易学不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