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懒猫
最近好几个家长问:孩子嘴巴里多了一口痰,咕噜咕噜不上不下的。有的家长说,不止孩子,自己也有类似情况。
其实不止是孩子这样,就连我也中招了。我自己到底咋回事…那心里还是有点数的。
年前家里准备了很多过年吃的食物,鸡鸭鱼肉应有尽有,因为今年疫情影响,这么一大堆食物成为了我们很长时间的一日三餐。毫不夸张的说,由于我家亲戚比较多,准备的菜稍微多了那么一点点,导致我家从初一吃到了十五。更糟糕的是,这个特别的春节我们都出不了门,每天晚睡晚起外加母上大人三餐不落的爱心(养猪)喂养,成功让我的脾胃系统投降了。
大约是年初六开始吧,我嗓子里面就开始不太清爽,总是感觉有口痰卡住,咳也咳不出来,吞又吞不下去,难受极了。
我想,像我这样因为吃太好又不运动,所以嗓子里多了一口痰的人,估计近期不在少数吧。
当我们严重缺乏运动的时候,身体整体的循环也会变得拖沓,脾胃运化也变慢变弱了。而春节期间大多数人吃得太好,太油腻厚重,又增加了脾胃消化的难度。于是,多余的水液代谢不掉,停留在体内就成了水饮,痰湿。
其中一部分我们能直接感受到的,就是那口痰。中医上讲,“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脾胃代谢不掉的水饮痰湿往上走到肺里,化为了咳也咳不完,黏答答粘在嗓子上的痰液。
连大人都很容易形成痰湿,那些脾胃功能还不大完善的孩子,更是逃不过了。
确实出不了门,也没法户外运动啊,我们能做点什么改善?
中医说,“脾胃在通不在补”。保持脾胃顺畅流通的办法,一方面饮食尽量要好消化,不贪食过饱,另一方面,运动能帮助脾胃加快消化代谢的速度。
我们没法出去运动,但也不能只是宅在家吃喝睡,看手机+葛优躺。尤其现在是初春,正是阳气升发的季节。这里我比较推荐一些简单的弹跳运动,比如摸高,跳绳,或者简单的跳跃,家长可以试试八段锦,瑜伽,每天活动半小时,对于增强孩子的消化能力、增加免疫力以及春季长高都有很好的帮助。
除了运动,再给大家推荐一个简单实用的食疗方,是我最近用得多,效果也很好的——白萝卜陈皮水。
陈皮辛温化痰,白萝卜清热润肺,二者相配合,可以中和陈皮的燥性和白萝卜的凉性,使药性相对平和,适合孩子。
同时陈皮本身理气化痰功效绝佳,加上白萝卜的化痰之功,更加可以起到很好的化痰效果,对于因体内水饮痰湿过重引发的痰液效果非常不错。
另外,白萝卜本身具有消食降胃气的功效,陈皮也兼具解腻消食之用,对于因春节过食油腻的孩子,有很好的辅助消食效果。平日孩子积食痰多,用此方法也有很好的效果。
做法非常简单:
白萝卜半个(可根据人口调整),去皮,切片,无需太薄,正常煮汤的厚度即可。陈皮3克,大约是3-5片陈皮。二者洗净,放入清水,没过白萝卜。大火煮开,小火慢炖15分钟即可。特别难喂的孩子可以加入少量冰糖调味。孩子可喝汤吃白萝卜。
禁忌:白萝卜性凉,对于习惯性腹泻或者近期着凉拉肚子的孩子,不适合。
最后推荐一个帮助化痰的儿推穴位:丰隆穴。对于实在接受不了味道或者家里买不到陈皮的家长,大家可以试一下按揉丰隆穴。
丰隆穴是胃经的络穴,在小儿推拿中的一大作用便是化痰。
这个地方怎么找呢?定位:正坐屈膝位。先确定腘横纹与外踝尖连线中点水平线,从胫骨前缘沿该水平线向外2横指,在腓骨略前方肌肉丰满处,按压有沉重感,即为此穴。
担心找错的家长可以先在自己身上试,找到那个最酸胀的点,确定了大概方位再给孩子按摩,家长的手比较大,只要大概位置不错,是能按揉到孩子的丰隆穴的。
按揉丰隆穴后,一般会有两个反应:其一是将体内痰液排出,出现不断向外咳痰吐痰的反正;其二是将嗓子口的痰化掉,消化吸收,会“感觉痰消失了”。出现以上两种反应都是正常的,每个人体质不同,反应有异,无需担心。
最后,再唠叨一句,饮食的重要性。如果孩子已经痰饮很重了,大家一定要记得清淡饮食,口病口治,不然一边化痰一边生痰,吃啥都白搭。实在拒绝不了妈妈的爱,大家就勇敢的接过锅铲,做几天大厨吧。
如果喜欢这篇文章,别忘记点个赞哦!关注羊爸爸,教你实用的育儿知识,陪你健康养娃,用健康的方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