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养生需注意哪些事项?重要的是心里有火别憋着,有爱就要表达

2020-06-05   羊爸爸育儿

原标题:夏季养生需注意哪些事项?重要的是心里有火别憋着,有爱就要表达

文 | 懒猫

夏天,我们要怎么生活?

《黄帝内经》早早地告诉我们了。“夏三月,此为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勿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

“无厌于日”高温下,树叶、小草和我们都长得更快了

古人讲:“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春天,天气由寒变暖,人体感天地而生,体内环境也随之阴消阳长,阳气始旺。

到了夏季,外界环境温度达到鼎盛,人体内阳气也随之到达高峰。

具体表现上,我们会觉得热,身体出汗,皮肤表面一直到肢体末梢都变得温暖,阳气通达到身体的每一个角落。这是自然规律,也是大自然在对我们做艾灸,顺应自然,我们在夏天获得足够的阳气,能为身体的阳气做储备,也正好顺应气血的流动,把身体里陈的寒湿痰湿垃圾排出去。

树上的树叶和花儿在盛夏生长到了最旺盛的时候。 我们人体的气血和能量也都更多的用来滋养身体的四肢,皮毛,上焦。这种生命力是夏天才会有的,是那个我们有些抗拒的“高温”带给我们的礼物。

庄稼人都知道,在接近收麦的日子,如果没有几天连续的高温让麦子彻底成熟,那一年的收成就不会太好。我们也会看到很多小朋友,经过一个暑假的户外活动,把自己晒得黑黝黝的时候,个子也窜了几窜。这个就是夏天的养长。所以,我们不要讨厌夏天的日头,不要太过逃避盛夏的高温,因为正是那个热,让我们长得更好,更成熟。

如果为了躲开夏天的热情,每天窝在房子里空调冷饮西瓜,那真真就是辜负了大自然的一番美意了。

我们本应该尽情地出着汗,却吹着17度的冷风,舒服却伤了阳气。反季节的蔬菜瓜果不好吃,反季节的生活,也同样伤身体。所以,关于空调,适度就好。能调节温度,让我们不至于太难过即可,千万别贪凉哈。

按照正常的规律,夏天我们不但不能贪凉,反而需要晒一晒太阳。艾草感太阳之气而生,称之为“地之阳”,它已经能帮我们解决很多问题了。而太阳却是大自然的馈赠,我们叫做“天之阳”。如果说艾草是纯阳之物,能祛湿除寒,那么太阳就是一切虚寒湿症的克星。 一年之中,当属夏季的太阳,是阳气最足,祛湿祛寒,反补阳气最佳的时候了。

对于身体真正有顽固陈寒需要拔除的,其实三伏天,下午两点左右的太阳是最好的。但是对于大多数保健的我们来说,能稍稍晒一晒,效果也足够了。

具体方法:可以取早上7-9点,和下午4-6点的太阳,每次半小时。注意观察身体的感受,微微出汗就可以停止,不要出大汗。

部位:以晒背为主。背部为人体阳经循环处,晒背,能最快的帮助身体疏通阳脉,补益阳气。

“夜卧早起”中午一定歇一会儿

最近好多朋友问: 为什么最近我醒得越来越早了?冬天能睡到八九点,夏天六七点就睡不着了,梦也变多了?还有人说:为什么最近晚上睡不着,白天总打瞌睡?

夏天的特点是:昼长夜短。白天长,黑夜短,这也反应了天地间阳气的变化:阴消阳长。人体也是一样。

当我们睡觉的时候,动作思维都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气血从体表收回身体内部,这个是阴;白天我们工作,生活,运动,社交,身体和脑子一刻都没停下来,气血能量都聚集在上焦和体表,这个是阳。

身体的阴阳会随着大自然的阴阳变化而有变化。明显的反应就是,夏天早上太阳升起的早了,我们的阳气也会更早的被唤醒,晚上太阳落山晚,我们的阳气就更晚的沉降。所以夜晚的睡眠时间就短了。

睡得晚,起得早,再加上夏季通常会出汗比较多,阳气升发得过了,阴就容易不足,身体就会虚。就好像一个不停在工作运转的机器,时间太长得不到休息,自身的部件就报废得更快。

所以大部分人在夏日午后,吃过饭就开始有困意了。这时候如果强打精神撑过去,整个下午的状态可能都不大好。

午睡,就是夏日养生保健中,很重要的一环。

夏季在五脏中对应着心,中午十一点到下午一点之间,正好是心经当令,午睡能让气血回归,滋养我们的心神。现代医学研究说,适当午睡可以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就是这个道理。

而中午这个时间段,也正好是一天当中阴气初生的时候,这时候的休息正好能让我们虚浮在外的阳气收一收,是最养阴,最补的,效果可比吃什么滋补的东西都要好。

如果是不方便午睡的呢,至少要在这个时间段,给自己十五分钟,静下来闭目养神。停下手边的所有事物,深深地呼气吸气,放松全身,这也是一个气血回收的过程,对于恢复我们的精气神也很有帮助。

注意,午睡的时间不能过长。如果午睡太久太沉,反而让阳气回收的太过,而不能升发。所以很多午睡多了的人,一下午都是昏昏沉沉,清醒不过来的,这样也不是正确的养生方式。

“使志无怒”有火别憋着,有爱就要表达

使志勿怒,是特别抽象的一个概念,常言道:“愤伤人,怒伤己”,愤是爆发,怒是压抑,通俗理解,就是别一天天的压抑自己,憋着火。夏天本来就属火,为心经当令的季节,憋着火不发,导致的结果就是容易生乳腺疾病(在心胸附近)和疮疡(心火过旺的病)。

如何做到“使志无怒”呢?《黄帝内经》里其实已经提到了:“若所爱在外”。

将自己的情绪,从内在自我转移到外界上去,去体会外界世界的美好,不管是爱的人,或是爱的事,都尽情的去表达,不要压抑。可以拥抱自然,学习画画,赏花,看书…去做一些偏向于文静的,自己感兴趣的事,放大自己的眼界,当外面的世界大了,自我狭隘感就小了,自然的,自我纠结的情绪也会变得不那么重要。

当自我愤怒消失了,宁静淡泊的心性也就自然养成了。这便是夏季最好的情绪状态,不怒不躁,心静自然凉,空调也省了。

最后,对于夏季心火特别旺,烦躁易怒,晚上失眠、多梦,口舌生疮的朋友,这里推荐一个小小的食疗方。

莲子养心粥

用莲子3克,百合1克,红枣3颗(切开),龙眼肉6颗,大米适量煮粥,大火煮开后炖一小时就差不多了。

方解:大枣补血养心健脾,切开效果最好。莲子放几颗不取芯的,可清心火,安神。龙眼肉补心脾,有养血安神的功效。百合入心肺,有清心安神的功效。以上煮粥,对于夏季养心,会有很好的辅助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