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9月15日,也就是说9月刚刚过半,华晨汽车当月就被执行了15次,执行标的总额达2.46亿元。
华晨汽车旗下拥有华晨中国、金杯汽车、申华控股和新晨动力4家上市公司,有“中华(参数|图片)”“华颂”“金杯”三大自主品牌,及“华晨雷诺”“华晨宝马”两大合资品牌。
除了华晨宝马在源源不断的为华晨汽车“输血”,其他品牌已彻底失去“造血”功能,而且还持续亏损。
财报显示,2019年度华晨中国利润达到67.62亿,同比增长16.18%,数据似乎还不错。但是这67.62亿的利润之中,华晨宝马贡献了76.26亿元,也就是说,除掉华晨宝马贡献的利润,华晨其他业务亏损了8.64亿元。
根据2020年华晨第一季度业绩报告,截至2020年第一季末,华晨控股总资产为1754.37亿元,总负债1226.75亿元,净资产527.62亿元,资产负债率69.93%,负债水平高于汽车行业平均水平。
事实上,华晨汽车最近一直是官司缠身,之前从4月14日至5月28日,华晨控股也先后13次“上榜”被执行人名单,涉及金额超过7000万元。
除了上榜“被执行人”名单之外,华晨汽车还深陷多起法律诉讼,主要涉及服务合同、借款合同、买卖合同、加工合同以及运输合同等纠纷。
其实华晨走到今天这一步,虽然让人扼腕叹息,却都早有预料。现在只有买华晨宝马,在抠车标的时候,才能勉强提醒我们一下华晨的存在。
宝马的国产为华晨提供了非常可观的销量,同时带来了巨额利润,但是华晨的错误也是从这一刻开始。
依靠着宝马这棵大树固然是能分得荫凉,但宝马再好也终归是别人家的,仅仅依靠宝马淘汰下来的技术发展华晨自己的品牌,无异于将华晨往市场边缘上越推越远,以致于无法在激烈的车市竞争中生存下来。
没有技术投入,没有技术积淀,也没有支柱车型,现在的华晨,早已不是当年那个誓做国内第一品牌的车企,“拿来主义”已经耽误华晨太久了。
也许华晨崩落之时,有人会将其归咎在阎秉哲的身上,认为这位有着标准政界履历的前任政府官员,虽然熟悉华晨集团业务,却难掩自身的官僚主义,再加上对汽车生产制造经验的匮乏,事实上阎秉哲上任后的成绩单并不合格。
再说几句
无论华晨宝马能赚多少钱,华晨本身的衰微,才是最大的噩梦。而随着财务情况的不断恶化,华晨汽车离崩盘或已不远。
对于华晨汽车来说,躺着赚钱的日子也开始进入倒计时,悲观的人甚至觉得华晨恐怕会和力帆一样落得一个破产清算的结局。
由于股权变更的发生,华晨宝马在2022年后或将沦为宝马的“代工厂”,华晨还有活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