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旺盲盒正式上线,它的跨界之路似乎从未停歇

2019-12-08     品牌话题

双十一预售期间,旺旺售卖了一款具有抽奖性质的福袋,简单来说,就是购买了福袋的消费者,可以进行抽奖,奖品有旺旺购物袋、盲盒以及重磅大礼旺旺家具。

不过,由于双十一订单巨大,导致商品出现混乱。很多人收到货之后表示除了正价商品以外,什么赠品都没有,品牌君去浏览该福袋的评价,也是一水的差评。为了安抚大家,旺旺在之后给购买了预售款的人一个盲盒作为补偿。如今,这个盲盒终于正式上线了。

旺旺盲盒正式上线

12月3日,仿真零食盲盒“好想捏”系列被摆上了旺旺网上商城,正式开卖。与它一同上架的,还有更大型号的“软软捏”系列的明盒。

“软软捏”系列包含了大馒头、大挑豆、浪大仙、大雪饼、大仙贝和大辣人六种仿真玩具;“好想捏”则是更小一点的产品如泡芙、小馒头、牛奶糖、碎碎冰、QQ糖等。

其实,仿真型零食玩具并不少见。在品牌君小学时代,学校门口的文具店就开始卖一些很像蛋糕面包的钥匙链了,仔细闻闻上面甚至还有甜甜的香味。消费者之所以会对旺旺的这些周边感兴趣,是因为附加了“旺旺明星产品”的光环。

当代年轻人总是把“我太难了”挂在嘴上,内心的焦虑急需有一个地方发泄,旺旺的周边产品就把卖点放在了“解压”上面,将“泡芙”“小馒头”拴在钥匙串里,走到哪里都能捏,可以随处解压。再加上抽盲盒也成了年轻人最热衷的事情之一,一向善于迎合年轻消费者口味的旺旺公司自然不能放过这股潮流。

承包你衣食住行的旺旺

在推出盲盒玩具以前,旺旺已经多次跨界,推出和品牌相关的周边产品了。

去年10月,旺旺与原创服装品牌“塔卡沙”联名推出系列卫衣、毛衣和零钱包。由于官方及营销号的大力宣传,让这些联名服装在7秒内就宣布售罄,旺旺官方旗舰店的客流量比平时翻了10倍多。

另外,旺旺连续两年愚人节的创意周边,也让消费者们眼前一亮。去年,旺旺推出了旺仔牛奶味道的洗面奶、牙膏和面膜,让品牌君到现在都记忆深刻;今年,它们又踩准消费者喜欢吸手指上残留味道的习惯,卖起了仙贝粉、雪饼糖霜、旺仔牛奶炼乳等调料。

你要说,旺旺是真的想靠这些跨界来实现盈利吗?

品牌君倒认为,旺旺推出周边产品,是为了加深消费者对它们主业的印象,保持品牌的新鲜度。旺旺通过跨界不同的领域,给消费者制造新鲜感和猎奇感,不断地刷存在感,将“旺旺”打造成品牌的金字IP。

跨界多但成功少

跨界早就成了老品牌重获新生的捷径了,只要是我们熟悉的品牌,跨界推出一些联名商品,就会给品牌带来很大的话题性。你要说这就是成功吗?品牌君并不这么认为。

在上文中品牌君就说了,跨界的目的,是为了让品牌保持新鲜感,为主业锦上添花。但也有很大一部分品牌只是单纯刷一下脸就走的,最具代表性的品牌,就是大白兔了。

香水、奶茶、服装,大白兔这些跨界产品够火吧?品牌君身边都有朋友说,大白兔崛起了。结果,在2019年63分钟就破千亿的天猫双十一中,大白兔官方旗舰店粉丝数不足6万,全部产品按销量排序,第一位产品的数据显示4815人付款。可以这么说,大白兔的跨界,就是在消耗自己的IP价值,为别人做“嫁衣”。

想要给消费者带来新鲜感,真的不是简单跨界贴个名字就能带来效果的。消费者可能会为了一时情怀买单,但却不会为那些没有征服自己味蕾的产品买单。

品牌老化,有一部分原因是品牌文化与时代脱轨;但更大一部分是因为产品不再吸引消费者。跨界能改变的只有品牌的文化,先打磨产品再跨界才应该是正确的顺序,无论是大白兔还是旺旺,都应该正视这个问题。

跨界的零食越来越多,消费者的“童年回忆”也被消耗得所剩无几。如果品牌还是只顾着跨界,不钻研新产品,那被时代淘汰,也只是时间问题了。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oW2V9G4BMH2_cNUgYta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