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上加塔建筑结构为全国罕见,鸥汀八景之一,广东省汕头腾辉塔

2020-01-30   视觉秀旅游

腾辉塔,俗称鸥汀塔,又于乾隆年间曾称之为蓬州塔。位于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区鸥汀古寨,建于1737年(清乾隆二年),"腾辉宝塔"是昔时鸥汀八景之一,也是鸥汀首屈一指的古建筑物,被收入同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宝塔鉴赏》一书。1988年被列为汕头市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广东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


腾辉塔由澄海县鸥汀乡人,翰林院检讨辛昌五等筹建。此塔属贝灰砂混合夯筑的风水塔,是乾隆年间潮州贝灰砂夯筑的古塔之一。这种夯土塔的出现,是受到那一时期建材使用的风尚影响的。塔的平面为六角形,共七层,高20.3米,底层外围17米,塔内空心。第二层以上为叠涩出檐,每层六面均开壶形小门。这座七层楼阁式小古塔的塔刹,竟是一个形貌与塔身相似的五层楼阁式小宝塔。结构严谨,气势恢弘,是全国罕见的塔上加塔的建筑结构。为了解决下层承受力问题,腾辉塔的建筑师匠心独运,塔的下三层几乎全部夯实,只留下梯道,而且第一层的墙厚一米。上边四层才夯为空心塔,铺架层板,留出门洞,以便观览。这样塔的下三层实际上成了坚实的塔基,而只负载着四层墙体,夯土塔的牢固程度大大加强。这种合理的设计,表现建筑师的聪明才智。塔匾"腾辉塔",落款为"乾隆三年春月建,塔门对联也为辛昌五题:七层耸壮丽之观,云蒸霞蔚;五岭盛衣冠之气,凤翥鸾翩。


1918年2月13日(戌午正月初三)鸥汀地震,塔刹顶端被震得倾斜,塔身也被震了几处裂痕。腾辉塔做为风水塔,当时离海边不远,所以在古代有一种非常实用的功能,就是起到导航的作用。


此塔自建至今已有二百余载,虽然历经了风暴、地震的破坏,但状貌基本完好,给鸥汀增添秀丽景色。而且对于研究潮汕地区的历史、文化、古建筑艺术以及民俗文化活动均具有重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