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循内心的信仰,是摆脱愚昧的最好策略

2019-10-15     国学书舍

菜根谭:人生皆可以辜负,唯独信仰值得相守。

小时候,以为这个世界是非黑即白,非对即错的状态。

但是长大之后,看过世间的荒谬绝伦,面临着错综复杂的环境时,才明白有一些对错需要自己去评判,有一些正义也需要自己去捍卫。

道家强调的是大道的自然,儒家强调的是中庸的权衡,佛家强调的是随缘的顺应,而唯独红尘俗世,有时却在强调以名利为首的庸俗。

所以对于红尘来说,不是所有的观念都值得我们去遵守,也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值得我们去信奉。

身处红尘俗世之中,面临着名利的与正义的较量时,遵循天道,站在正义的这一边才是最正确的决定,不要被世俗的观念模糊了自己的本性。

信仰,是人生最好的力量

《菜根谭》中说:进德修道,要个木石的念头,若一有欣羡,便趋欲境;济世经邦,要段云水的趣味,若一有贪著,便坠危机。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

修身养性追求真理,要像木头一样有冷静坚定的意志,如果一旦有了羡慕俗世的念头,就会落入充满欲望的境地。救助苍生治理国家,要有行云流水的淡泊情怀,如果贪恋富贵虚荣,就会陷入危机的深渊。

古代有一个人叫梅颐,他曾经对陶侃这个人有恩。

后来梅颐担任豫章太守,因为一些事情被误解,丞相王导就派人逮捕他。

陶侃就说:“天子年轻,日常繁忙,公务都由大臣来定,丞相王导能够逮捕梅颐,我怎么不能放了你呢?”

于是就派人在江口把梅颐夺下并且释放,梅颐见到陶侃之后,屈伸行跪拜之礼,陶侃拦住他。

梅颐说:“我梅颐正直的双膝,难道还会为别人下跪吗?”

陶侃这个人性情耿直,从小的时候母亲对他管教甚严,这也让陶侃受到了非常好的教育。

为官廉洁奉公,为人知恩图报,而且当官名声一直不错。

因为梅颐早先于他有恩,梅颐因为犯了事之后,被丞相王导逮捕,并且想要治罪。

陶侃并没有畏惧权势,也没有畏惧丞相王导的位高权重,而是顺应正义,站出来力保梅颐并且把他释放,这也显示了陶侃重情讲义,敢作敢为的真性情。

反观现实生活中,有多少人因为俗世的名利而蒙蔽了双眼,因为俗世的愚昧观点而不敢站在正义的方向。

在现在这个时代,除了名利和权势的蛊惑和影响之外,我们总会被世间一些庸俗而又错误的观念所蒙蔽了内心,左右了自己的言行。

但是在某一些情况之下,坚持正义与天道,才是最合理的智慧。

所以,惟有天道值得奉行和坚守。

《三人成虎》这个故事,也是对于这一道理最好的诠释。

一个人说街上有老虎,其他人可能不信,但是如果两个人三个人都说街上有老虎,或许就会信以为真。

但其实,街上只是空无一人,何来的老虎?

很多人所认为的真理,未必是真理,或许只是以讹传讹的乌合之众之言辞而已。

在很多时候,懂得辨别是非,懂得坚持正义,坚持正道。

甚至当世俗的大多数观点,都在偏颇于一个愚昧的观点时,自己仍然能够坚持真理,信守正道,这才是人生正确的价值与信念。

本文由国学书舍原创,品读国学智慧,以古人文化修身。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nJ9S1m0BMH2_cNUgyyI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