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许多家庭里面,婆媳之间的矛盾,往往爆发在养育孩子的时候,因为婆婆有自己的一套“成熟”的养育理论,而儿媳同样也有着自己的养育观念,两代人之间的冲突,最容易从“习俗”开始。
新晋宝妈倩倩最近就遇到这样的事情,孩子满百日,按照婆家的习俗必须要给孩子进行“百日开荤”的仪式。
这是一种民间对于孩子祝福的仪式,除了通过这种仪式来提醒和纪念孩子成长到可以吃“人间烟火”的时刻,还寓意着对孩子的祝福。
可是一看仪式的内容,倩倩立马就害怕了--这是要孩子亲吻活鱼,而且必须是嘴对嘴。
冷静过后倩倩就不干了,这算什么事?孩子的抵抗力那么差,而这鱼是活鱼,看着就怪恶心,更何况还可能有寄生虫!
于是乎,坚决不让孩子进行仪式的倩倩和坚决必须让孩子进行仪式的婆婆之间就吵了起来,无论倩倩说什么,但婆婆一句“你老公也是这样带大的!”...
双方你一言我一语,最后倩倩还是忍让了婆婆,进行完仪式之后,就立刻带着孩子去看医生。
百日开荤让孩子亲吻鱼嘴这种仪式,在民间寓意着孩子以后可以如“鲤鱼跃龙门”般的大放异彩,还有诸如亲鸡冠,寓意孩子以后当大官,吃鸡心寓意孩子以后记性好聪明伶俐的...
可不论百日开荤的仪式是怎么样的,其核心目标都是让孩子收获幸福健康人生,若是因为仪式而破坏了家庭的和睦,如倩倩般,以后心里对婆婆心怀不满,那么孩子得不到和睦的稳定的成长环境,仪式就失去了本身应有的意义。
那么,面对这样的情况,爸妈们应该如何应对,能即兼顾孩子的健康,又能尊重老人坚持的习俗呢?我想,首先要了解以下几个知识点:
一、孩子百日时,肠胃发育状况
民间所说的“百日”,大体上是指孩子出生后一百天的时候,此时宝宝的消化系统开始逐渐成熟,因而一般在4到6个月之后,开始逐渐添加辅食,但也不能一下子就吃不容易消化的食物。
即使六个月孩子肠胃发育成熟了,也要逐渐开始添加辅食,不然添加辅食过快,更容易导致孩子肠胃消化不良。
在孩子发育六个月的时候,肠胃系统基本发育完善,但这个时候要添加辅食,应该按照辅食的添加要求来进行,比如在初期添加辅食要遵循由稀到稠,由单一到多样,由少到多的原则来安排。
可见,真正适合“开荤”的时期,其实是孩子半周岁的时候。
二、如何保证仪式的健康性?
如倩倩所遇到的问题,相信大多数家长都会有所担忧,孩子可能不会分辨这亲活鱼的恶心程度,但是寄生虫可不会管你大人小孩。
在这种情况下,最好的方式,是和老人协商,用熟鱼或者是假鱼(例如鱼模样的年糕)来代替活鱼进行仪式。
而如果老人坚持要保持仪式的完整性,必须用活鱼,那么对鱼的观察就非常重要。
如果鱼表有寄生虫,往往一样就能看出来,包含但不仅限于以下几点:
- 鱼鳞竖起;
- 鱼鳞片脱落;
- 身上红点红斑
- 肢体腐烂
- 肚子异常大(繁殖期无效)
如果用来进行仪式的鱼有以上的体表特征,那么坚决不能给孩子进行亲活鱼仪式了。
另一个方面,则是对当地的水质的了解,如果当地水质是比较差劲,例如含金属量超标的,那么同样也不能让孩子亲吻鱼嘴。
三、遇到顽固分子,要早做预防
不得不说,有一小部分老人是十分自我十分顽固的,不论你做何退让都不会妥协,那么其实面对这样的老人,问题也不会在孩子百日时才会出现争执。
最好的方式,是在孩子返院检查的时候,带上老人,一起咨询医生对百日开荤等习俗的看法,用正规的权威的专业的,来说服老人。
淅爸寄语:习俗是一种文化传承,而科学也不是教条主义,盲从是不可取的,在此类问题上,最忌讳的就是双方都坚持“我以为”,辩证的看待问题,保持家庭和睦和保持孩子健康,并非不可调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