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地人真的不知道广西到底有多爱撩螺!

2020-04-22   吃遍南宁


俗话说:“清明螺,肥似鹅”。

清明节前后,正是广西人撩螺的好时候。


广西的夜,若没了撩螺,便失了灵魂。每当夜色降临,约上三五好友,往大排档上一坐,必少不了几瓶啤酒,几碟螺。


肥美的螺肉,是广西最寻常的食物,也是本地人最引以为傲的撩人美味。


兰花指微微翘起,一嘬、一刺、一挑,螺肉滑入口中,螺汁鲜美,螺肉鲜甜,撩得如痴如醉,很快一盘螺就被扫荡而空。

广西人对撩螺的喜爱已经是深入灵魂,但螺肉的细嫩,恐怕是外地人无法理解的。

虽然每个地方撩的螺不一样,广西人对于撩螺的热爱不容小觑!


旧时北大桥下南宁港的码头工人,卸下沉重的货物,总会到附近找个小摊嗦嗦螺卸去一天的疲惫。似乎只要胃满足了,一切温暖和幸福就会包围住全身。

时光荏苒,无数的记忆伴随着岁月消逝,但在南宁北大桥底有一家名叫“螺婆”的小摊,32年里连位置都未曾换过。


不会刻意张扬,就这样安静地在路边守护着属于南宁撩螺界的一枚传说。


住在附近的食客和我说起,他第一次和小伙伴们来这棵大榕树下撩螺的时候还在上住小学,那时候螺虽然只要几毛钱,但一高兴吃嗨了还是会捂捂荷包,怕回家被爸爸妈妈打。

过去在螺婆这里是用小别针折成的铁签来吃螺的,然后吃完插在生姜里也就当是消毒,生姜也因此而变得千疮百孔。

现如今为了干净,小别针也就变成了一次性的竹质牙签,装螺用的瓷碗也变成了不锈钢。虽然和回忆里吃法有了些差别,但也还能适应,毕竟在南宁其他地方也都是用牙签和不锈钢。

传说凤新海螺店是这条街最老的一家海螺店了。掌勺的是梁阿姨和她的弟弟。梁阿姨的女儿说,她也不知道具体开了多久,反正她出生的时候就开了。

{凤新海螺店的老板娘梁阿姨}

三十多年前就在民生电影院旁开了二十多年,十年前才搬到共和路上,当时这条街上一家螺店都没有,菜市是这几年刚建的以前路口还是加油站,这一条都是修摩托车电动车卖雨衣和驾驶帽的。


没想到,弹指一挥,十年过去了,这里慢慢变成了海螺一条街。

每天晚上六点,共和路街尾空白的地儿会瞬间摆满小桌子小板凳,等待即将到来撩螺食客们。


外地人大多数知道最靠近路口的那一家。但是很多南宁老土著都爱来凤新海螺店。梁阿姨说,现在坐在这的这位熟客,被他妻子带来吃,结婚七年吃了七年,妻子没空的时候他也会自己一个人来。


如果你不知道什么好吃,可以直接让梁叔推荐。点单率最高的,没雷区。沙包螺都是到店必点,螺肉香甜脆口,很清新。


香茅,椰片,姜丝,和螺一起炒,越南风味显著,边吃螺边撩椰片吃,脆脆香香。


南宁乃至广西对于螺的喜爱,深入骨髓,因为居住沿海的缘故,在广西总是能吃到清甜可口的螺肉。


螺,这是一种广泛遍布江湖河沟、塘渠稻田,垂手可得,即使捕捞也是成本最低的食材之一。



螺蛳营养丰富,具有清热、利水、明目的功效;它是大自然给予人们最好的馈赠和最廉价的蛋白质来源。


人生如此美妙,一盘炒螺狮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