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宁说起鸭脚煲,她能排前三吧?
///
本文作者 / 凌寒
写于:2022年5月24日
写文体会:不管搬到哪里都会找去吃的店!
南宁鸭脚煲可谓是遍地开花,千人千味,每个人心里都有属于自己的最佳。
但梅姐鸭脚煲,真的永远都在朋友给我的推荐榜单上。不仅多年前被千里迢迢拉去吃,在它搬家之后还能看到隔壁同事花重金求老板闪送到公司,甚至听老板说还是外地(北方)的粉丝特地提前好几天预定,不惜发顺丰生鲜也要吃上这一口。
顺便偷偷给大家一个隐藏吃法,梅姐自己做的辣椒油,真的非常非常非常香,但是辣也是真的,同行不能吃辣的同事一口螺蛳粉下去,人就没了。 (可以单买,问梅姐就行)
从青秀区搬到大沙田之后,很多老客都留言问梅姐搬到哪了,这次新地址送上,顺便带大家云吃一波。
01
“什么鸭脚煲,一嘢开十年”
# 关于她,大家是这么说的 :
@欣欣子:
超ging,从麻村追到大沙田,朋友想吃都会带去梅姐吃。
@猪猪侠吃猪猪:
叫闪送送过外卖,外卖费都贵过鸭脚煲了,但真的好好吃
@巴啦啦小米线:一直不懂搬去哪,那次偶然知道后又变回常客了
在南宁说起鸭脚煲,“梅姐”是绕不过的女人。
之前在麻村开店的时候就被食客们口口相传,不大的店面常常都是拥挤排队的人潮。不仅有附近的街坊邻里常来帮衬生意,还有人特意从各个区专门开车来吃。
19年底左右,梅姐从麻村把店搬到了大沙田,环境变好了,店面也扩大了不少,上午十点左右营业,一直到凌晨关门。人多的时候,还常常支起几张小桌子摆在门口。
梅姐是崇左人,年轻的时候在柳州学了技术再回来南宁开店养家,前前后后已经煮了十年鸭脚煲,先不谈味道正宗与否,也算是不少南宁人的青春了。
作为最重要的螺蛳汤底,梅姐的汤功夫极深。
第一次先把新鲜大骨熬出头汤,第二遍再在骨汤里加入石螺和钉螺,和一些秘制香料一起煮,没有任何味精添加都足够鲜。每天9点就准备汤底,从开店到现在,坚持了十多年。
同样坚持了十多年的还有梅姐家鸭脚煲的价格。鸭脚、黄花菜、金针菇、鹌鹑蛋、油果、腐竹……丰富的配菜置于表面,小煲不到50块足够3/4个人吃饱。
“虽然这两年很难食材都涨价,但鸭脚煲暂时不会涨价的啦,毕竟好多人都吃惯了我们家的分量和味道。”
对于我们问起价格,梅姐的回答质朴无华。
“还有些去了外地的啊,在北方,提前了两天联系我让我煮好再分开冷冻,然后发顺丰生鲜过去,运费都要一百多了。”
在梅姐的话里能窥见,不仅是街坊邻里的日常,时光和家乡的味道也成为了不少游子的惦念。
02
“ 螺蛳鸭脚煲,吃完忘不掉 ”
•
[ 螺蛳鸭脚煲 ]
来梅姐的人,百分之九十都是冲着这锅鸭脚煲。
两次熬煮的汤底,一层层码上鸭脚和其他食材,点睛之笔是最后淋上梅姐特制的辣椒油,光看着口水就忍不住了。
首先被哄抢的肯定是鸭脚。在汤里泡了一晚上的鸭脚再上锅煮透,轻轻一撕开就整个脱骨,外皮糯到QQ弹弹,吸饱了汤汁,连吃三个都不过瘾。
除了鸭脚,里面的配菜也很丰富,软糯的芋头,卤过依旧弹牙的鹌鹑蛋、美味的豆泡,以及爽口的酸笋,最不能错过的就是里面的钉螺和石螺,一嗦汁水和螺肉一起滑进嘴里,又鲜又美。
[ 砂煲螺蛳粉 ]
砂煲螺蛳粉受欢迎的程度仅次于鸭脚煲。
砂锅的保温性好,能让食客吃到后面粉还是温热的,不会冷掉然后红油结起来,影响味道。
梅姐准备工作做得很细致,螺蛳粉的配料都提前按份分好,让整个粉都保持在刚刚好的口感,也不会在高峰期让食客等得太久。
粉的软硬度刚好,也很入味。酸笋腐竹和木耳也不会在汤里泡得太久失去原来的口感,不过辣油要少加,真的很辣!
[鸭脚/各式牛杂卤菜 ]
///
梅姐的鸭脚可以单加,而且非常受欢迎。提前一天做再在汤里泡一晚,最多的一次一天卖了四桶,鸭子见了都要赶紧跑。
还有泡在卤汤辣汤里的卤味鸡腿鸭腿和牛杂,食材虽然朴素,选择却不少。
来的巧的话赶上刚送炸好的鸭脚过来,还能解锁隐藏菜单。脆cece的鸭脚撒上辣椒粉,比大多数市面上卖的都香。
03
“ 十年的功夫,经典的味道”
很难说“梅姐鸭脚煲”到底正不正宗,或者说它已广泛地进化为一种鸭脚煲口味代表了。十年的功夫,没有太多花头,有的只是想做好一锅螺蛳鸭脚煲的心。
时间和火互相揣摩博弈,出来的味道才能让人吃时相交欢,饱后各分散,再在下一次想念这个味道时,默契的坐在同一张桌子上。
//
= 吃遍南宁 · 吹水时间 =
说说,你还觉得哪家的鸭jio煲好吃?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
梅姐螺蛳鸭脚煲
图片 ▏摄影师草莓
文字 ▏小吃货凌寒
主编 ▏大吃货欣欣
%uA9 吃遍南宁原创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