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服用的药物,小到感冒药,大到抗癌药,大多数需要肾脏的代谢和排泄。一些具有肾毒性的药物服用不当,就有可能造成肾脏损害。
而对于有肾脏基础疾病的人来说,由于代谢与排泄不良,更容易“踩坑”。数据显示,大约有14%-26%的成年人,由于服用药物造成肾脏损伤。
哪些因素易引起药物性肾损害
(1)肾组织内药物浓度高,特别是细胞内浓度高。
(2)药物毒力强。
(3)同时或近期内应用过其他肾毒性药物。
(4)老年患者更易出现肾损害。
(5)跟患者的遗传素质、过敏体质有关。
伤肾药物名单:这6种中西药,可能会把肾脏“毒坏”
1、矿物类中药材
朱砂类中药里存在汞元素,大量服用易引发中毒,降低泌尿系统功能。
2、植物类中药材
部分植物类中药材如益母草、雷公藤,生物碱含量较高,经常服用会引发心功能衰退。
3、动物类中药材
海马具有温肾的作用,但是对于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而言,不可以盲目滥用,以避免造成肾功能衰退。
4、抗肿瘤化疗类药物
顺铂、链脲霉素、丝裂霉素以及甲氨蝶呤等抗肿瘤化疗类药物,在抑制或消灭肿瘤细胞的过程中,也容易影响肾脏健康。
5、抗生素类药物
抗生素类药物也存在肾毒性,表现在引起人体过敏反应,或者降低尿液中的溶解度,析出晶体并堵住尿路等。
6、非甾体抗炎药物
非甾体抗炎药物,比如:布洛芬和阿司匹林等常见药物,具有一定的肾毒性。
药物通过哪些方式引起肾损害
(1)免疫机制的激活如青霉素 等可作为半抗原进人机体,引起机体抗原抗体反应。
(2)药物直接毒害肾脏药物 可对细胞造成直接损伤,比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汞和镇痛剂等。药物毒性作用跟药物浓度及剂量直接相关。
(3)血流动力学改变多 种药物可致肾血管收缩与肾血流量下降,比如非甾体类抗炎药、环孢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以及造影剂等。
(4)过敏反应引起肾损害,比如:青霉素和利福平等引起急性过敏性间质性肾炎,以及抗体介导的免疫复合物肾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