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患者血压控制不好,肾衰竭说来就来,教你3招,稳住肾功能

2020-03-07   小复先生

高血压不但是慢性肾病发展期间频发的并发症之一,而且也是引起肾脏损害的“祸根”之一,就像高血压肾病就是长期持续血压升高导致的肾脏损害疾病。

肾病的滤过功能的失控,导致水钠电解质的紊乱,进而引起肾性高血压,久而久之就会转化为全身性高血压。假如肾病患者血压控制不好,血压高就像一个“定时炸弹”,时刻威胁着肾脏的健康,肾衰竭说来就来。

在我国高血压患者大约有3亿人,这其中并发慢性肾病的患者就有8000多万,8000多万是什么概念呢?这意味着大约有66%的肾病患者有高血压。因此,建议所有肾病患者,不管你现在的血压是否升高,都要重视监测血压变化。

慢性肾病患者高血压应该降低到什么水平呢?

从前传统概念是降低至140/90mmHg左右。但是,目前已证实这一降压程度很不够,不能完全预防高血压肾损害发生。传统的观点认为血压降得“过低”会减少心、脑及肾脏血流灌注,影响这些重要脏器功能。但是,近年这一观点已受到严重挑战,不少肾脏病学者已进行了各种临床试验对其重新审视。

某权威研究院进行了多中心、大样本、前瞻性的临床对照观察,比较了不同降压目标值对延缓肾脏病患者肾损害进展的影响。其研究结果认定:对于尿蛋白超过1g/d (尤其出现大量蛋白尿)的肾脏病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必须严格控制达92mmHg才能有效延缓肾损害进展,而且,在相同MAP水平上,降低收缩压(及脉压)比降低舒张压更重要。因此,建议尿蛋白超过1g/d的患者应将血压控制达125/75mmHg。

在试验中,尿蛋白少于1g/d的患者MAP被降到92mmHg与降到97mmHg预后无异,因此,建议此组患者应将MAP降至97mmHg (血压130/ 80mmHg)。

肾病患者降血压,教你3招稳住肾功能

第1招、坚持“两按时”

按时服药:一旦肾病患者发现血压升高,就应该及时服药。坚持服用抗高血压药物是稳定血压的关键。

按时测血压:每天测量血压也很重要。应该从指数中看出服药后的效果。建议高血压肾病三期后的肾友应每天按时测量血压三次,并做好记录,以便及时发现异常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措施。

第2招、坚持“三低”、“一规律”

三低:肾病患者出现血压升高,主要原因是肾功能受损后,导致体内水钠代谢紊乱。调整水钠代谢情况,应配合低盐、低糖以及低脂饮食。低盐饮食可以钠离子的摄入,帮助稳定血压,低糖和低脂饮食可以有效控制血糖、血脂的指标,以免加重血压。

一规律:规律的生活作息,对帮助稳定血压更有益处,利于减轻肾脏的代谢负担。

第3招、注意气温变化,预防感染

气温的变化对血压有非常大影响,血管也有“热胀冷缩”的原理。当天气变冷气温下降时,血管会收缩,血压也会随之上升。在夏天,情况正好相反。此外,在秋季和冬季,人体的免疫力也会降低,其抗病能力将会很差。如果不注意,很容易导致感冒或感染,进而诱发肾脏的免疫炎症反应,加速肾功能的破坏,不利于维持疾病的稳定,进而引起血压的升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