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白茶家族原创撰写,未经允许,不许转载!
文 | 白妹子
01
一天三餐茶,早已成为了小白的习惯。
每天下午的时候,喝茶的时间总是会偏长一些,所以总是会选一款格外耐泡的茶。
一个人,一泡茶,一喝就是一下午。
“一泡茶喝一下午?你家不是种茶的吗,这么抠?”
才不是小白舍不得给自己换一泡好茶,只是耐泡的茶,原本就可以一喝一下午。
喝一款好白茶,就像是在爬一个小山坡,刚开始的时候,能够很明显的感受到,汤水中的滋味是一点点往上爬的。
之后会有一个内质析出的高峰期,就像是小山坡的顶端,是相对平缓的一块地方。
有这么一个内质稳定析出的时期,也是好白茶的表现呢。
继续冲泡,茶汤的滋味会稍稍下落,这时候可以坐杯一会儿,通过人为的调节,让内质更多的析出。
有上有下,这才是一款茶正常的,完整的滋味轨迹。
可有些茶友在冲泡的时候,却不太待见内质高峰期后,滋味有些变弱的汤水,不等坐杯,便把茶叶丢弃,着实有些可惜啦。
那茶叶,明明还可以喝个好几冲呢。
小白家里做茶,才能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好白茶的来之不易。
02
不是所有的白茶,都可以被称作是好白茶。
好白茶需要具备好产区,以及好的工艺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白茶毕竟是一种农作物,内质的多寡,在生长的时候,已经定下了基础。
常年被云雾环绕的太姥山,是白茶最好的产区,太姥山的茶青,可谓是拥有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有了好的茶青,还需要用好的工艺来制作呢。
白茶的工艺,在六大茶类中比较简单,主要由萎凋和烘干两道工序组成。
正是因为白茶工艺简单,在制作的时候,就更加不能出错了。
错了一步,失去半壁江山,错了两步,便满盘皆输。
萎凋茶青,可是个细致活。秋天萎凋白茶的时候,老白就在太阳底下时时刻刻盯着白茶的萎凋情况,一个秋茶季下来,皮肤晒得发黑发红。
而有些人,只是将白茶当做草药一般,晒晒干就好。
做茶态度的截然不同,会直接反映到茶叶的品质上,对茶叶的品质造成影响。
小白从小就看着老白和爷爷做茶,知晓好茶制作不易,喝起来才更是珍惜。
03
害怕冲泡不当
茶虽好,但想要喝到好茶,还是要费点心思。
好茶的内质丰厚,故而在冲泡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出水快!
丰厚的内质,一冲一冲,均匀的析出在汤水里,能够让每一冲的茶汤都有滋有味。均匀的释放内质,还能够充分展示出汤水的耐泡度。
好茶叶,最怕闷泡。
闷泡时间一长,茶叶当中的内质析出过多,而汤水过少。
就像是一锅好喝的鸡汤,若是熬得太干,滋味便太过浓郁了。
出水太慢的白茶,也是一样的道理。
内质析出过多,汤水过于浓郁,汤水里呈现苦涩滋味的物质析出过多,茶汤的滋味就被苦涩感掩盖住啦。
因为冲泡的问题,白白糟蹋了好茶叶,好可惜呢!
04
害怕储存不当
不知茶友们是否听说过,巧克力味道的白毫银针?
巧克力味与白茶的自然气味,完全是风牛马不相及的一种味道嘛。
巧克力味的出现,说明白茶已经被存坏了。
白毫银针唉!多好的茶啊。
除了白毫银针的巧克力之外,一些白茶在存坏之后,还会出现类似于酸水果的发酵气味。
发酵,是因为白茶当中含有了过多的水分。
被发酵的白茶,内质被消耗了大半。
别说继续转化为老白茶啦,就连直接冲泡,汤水中的内质也并不充足。
甚至有些茶叶,在冲泡的时候,汤水中已经出现了水味,这就是在发酵的过程中,损耗太多内质啦。
茶友们想要存出品质好的白毫银针,一定要记得储存得当。
在含水量达标的情况下,用“三层包装法”(铝袋、塑料袋、瓦楞纸箱)将茶叶包装好,放置于干燥、通风、常温、无异味、避光的环境里面,妥善保存。
05
好茶叶,还是相对娇贵的呢。
不论是在制作、冲泡、还是储存的时候,都需要小心对待。
若是疏忽大意,就很有可能会出现差错,将茶泡苦泡涩,泡的不好喝啦~
欢迎关注【白茶家族】,了解更多白茶知识!
版权声明:本文归白茶家族(baichajiazu)原创撰写,任何媒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欢迎茶友们转发至朋友圈。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kJBIX24BMH2_cNUgmrY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