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朋友大壮跟我吐槽说,升职以后工作太累了,每天吃饭都是速食快餐,业绩压力大到整晚难以入眠,第二天情绪状态也不好,感觉自己真的快要“奔溃”了。
大壮是一名90后,年纪轻轻就坐上了公司高管的位置,我们都很羡慕他,但当他含着哭腔跟我们说“太累”时,我们才感觉到,真的是一份荣耀一份苦。
昨天我还看到一份招聘网站上的调查数据显示,有近7成的白领表示自己会崩溃。
而且年龄越来越偏低,甚至有超过20%的95后会经常出现情绪崩溃。
而情绪问题,带给人身体上的负面伤害是极大的,长期处于负面情绪的人,会产生身体沉重、脱发、血压升高、月经不调甚至肺结节等的亚健康疾病。
前不久看到一个新闻,清华大学计算机硕士张斌,工作到凌晨一点,被人发现时猝死在马桶上,还在发着最后一封工作邮件。
职场负面情绪问题,看似平平常常,每天都在发生,严重时却可能导致一个人、甚至一个家庭的毁灭。
职场上常常有哪些情绪压力的来源?
1、工作超负荷
很多公司都有加班文化,认为加班就是努力,就是敬业,而不加班的人,往往会被最快淘汰。
甚至有些公司是不定期的、无征兆的加班,常常当你准备睡觉时,给你一个电话让你回到公司加班。这种不给人生活空间的加班,最容易让人产生负面情绪。
在原来的公司,我有个程序员的同事李鹏(化名),因为加班和女友爽约,导致了两人的分手。在分手当天,下班后,他没有坐电梯,而是坐在楼梯里奔溃大哭。
很多次,他和女友约好一起吃饭看电影,可是领导一个电话需要加班,就让女友白等他半天;还有几次约会,他接到领导电话,就需要急忙赶工作,而把女友晾在一边。分后那晚他哭着问我:兄弟,工作难道真的比一切都重要吗?
2、职场人际冲突
很多职场人际冲突,会让一个人变得脆弱而敏感,甚至压得一个人喘不过气来。
在工作中,如果你业绩突出,必然会遭到很多同事的嫉妒和闲言碎语,处处争锋相对,而如果一个人业绩不好,必然会遭受领导的不满与苛责,遇到脾气不好的领导,还会经常挨骂,这就让很多人因此而产生很多的负面情绪。
有一次,听到领导在办公室骂一个员工:“太低级了!太傻了!这么简单的事情都干不好?!”最后甚至领导还用土话骂那位员工。我们在办公室外听到都心惊胆战,更不用说挨骂的人了。
果不其然,过了一会哭着出来,边哭边赶工作,硬是加班到晚上2点完成了那份工作。很多时候,职场人的崩溃一文不值,没过多久,他还被开除了。
3、工作缺乏成就感
职场上,很多人工作就像行尸走肉,毫无成就感,自己明明不想工作,却又不得不放下兴趣,选择一份枯燥、单一的工作。
关键是这样的工作还是996,你始终离不开它,这就让在无形之中仍然给人巨大的心理压力,难免让人产生负面的情绪。
朋友因为要还房贷,选择了一份薪资不错但比较枯燥的行政工作,每天重复的工作就是帮领导打印、复印文字报告,有时还会遭到同事的小看,说这工作太没价值。那一刻,你发现,成年人真的不讲真相的,讲的都是利益。
毫无成就感的工作,加上同事的蔑视,对一个人的情绪真的是毁灭性打击。
4、工作中的意外
很多时候,工作上的意外也会让人的情绪爆发。比如:文章写到一半时,突然停电了,原来的文稿丢失了;和客户提前约好时间,却因为堵车失约,着急站在路边大哭;马上到月底,KPI 没完成,却没无休止的会议拖延时间;中午点了外卖,马上上班才送到······
很多小事,藏着职场人的尊严,有时一不小心,就会压垮一个人的情绪。
二、职场上产生奔溃情绪的根源,其实就是这一点
那就是习得性无助效应!当一个人经历了失败和挫折后,面对问题时产生的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和行为,就称为习得性无助。
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在研究动物时了“习得性无助”。他用狗作了一项经典实验,起初把狗关在笼子里,只要蜂音器一响,就给以难受的电击,狗关在笼子里逃避不了电击,多次实验后,蜂音器一响,在给电击前,先把笼门打开,此时狗不但不逃而是不等电击出现就先倒在地开始呻吟和颤抖,本来可以主动地逃避却绝望地等待痛苦的来临,这就是习得性无助。
对于职场人来说,因为会产生习得性无助,主要有这四个心理状态:
1、低成就动机
成就动机指个体希望从事有意义的活动并在活动中获得满意结果的内在心理动力。
当职场人产生习得性无助的心理时,他们往往不能给自己确立恰当的目标,在工作时候往往也漫不经心,放弃自我,每当面临一份比较艰难,超出自己舒适区的工作时,他们对于失败的恐惧远远大于成功的希望,因而失去了对成功的渴望。
2、低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指个体对于自己的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性等方面的特征的自我知觉和自我评价。
职场人产生习得性无助时,对自我的评价会大大降低,他们往往自卑多疑,认为自己并不受欢迎,并且与同伴的关系也会日渐疏远。
3、消极定势
消极定势,就是对自己的消极形象形成了刻板的思维模式和认知态度。
他们从来都会以固定型思维看待一个人,而不会用发展型思维看待自己。犯错后,他们会认为自己是个失败者,无论怎么努力也无济于事。
面对同事的意见他们往往也很难接受,并且这种思维方式一致在重复不变地对待工作。
4、低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指个体在执行某一行为之前,对自己能够在什么水平上完成该行为所具有的信念、判断或自我感受。
面对一件工作时,他们想的更多的是失败的体验和感受,因而会没有自信心,不加努力便会放弃,由于怀疑自己的能力,他们经常体验到强烈的焦虑不安,却又仿佛遭受外界的“束缚”,身心会遭受巨大的损害。
在具体表现上,职场人会因为习得性无助效应,展现出四个阶段的行为:
1、努力进行反应却要体验各种失败与挫折
比如你明明不想迟早,却感觉有这样或那样的意外,让你与“准时”失之交臂;你明明想在工作汇报上好好展示自己的业绩,一到场上却发现吞吞吐吐说不出话;
为了某个目标,职场人做出了很多努力,却最后在“不可控的状态”下体验到了各种的失败和挫折。
2、产生不可控的失败认知
第一个阶段完成后,职场人会发现自己的反应和结果没有关系,无论自己如何努力,都会失败,产生“自己无法控制行为结果和外部事件”的认知。
比如产生这样的感觉:明明早出发, 你看还是自己迟到了;明明准备好了汇报,还是那么糟;自己无论多么努力,都无法控制结果。
3、将“将来结果也不可控”的期待扩大
到了第三个阶段,职场人会认为自己反应无效,发展无望,即便努力也无法产生自己理想的成果,既然没有用,那么自己就不如放弃努力。
最后将心理负面期待扩大,那么,我上班的意义在哪里?我何必那么努力?不如每天睡觉好了?这就是很多职场人崩溃的心理根源。
4、表现出动机 、认知和情绪上的损害
因为有了无助感,职场人在接下来的工作上,会从动机、认知和情绪上受到损害。他们会预感到不可控,预感到接下来的无助,而感到崩溃。
比如有些人“路怒症”,因为堵车而情绪崩溃,在车里大哭。难道是因为一次堵车导致的吗?其实是因为自己的多方面的失控感导致的,他认为自己再也无法改变现状,无论自己多努力,也会迎来一次次“不可控的结果”。
职场人如何改变习得性无助,改变心智模式呢?
虽然很多职场人都有释放压力的方法,但是很多人由于不能从心理根源改变,因而只是治标不治本,无法让自己真正改变心智模式。
1、构建成长型心智模式
《终身成长》一书中的副标题是:重新定义成功的思维模式。拥有成长型心智模式的人,坚信一个人的在终身成长的,他们相信一个人可以通过投入热情,教育,努力和坚持来发展自己品质才能,每个人都能通过实践和体验得到改变和成长。
一般来说,构建成长型心智模式有4步:
- 理解:首先要理解两种心智模式的不同,固定型心智模式认为失败和犯错后无法弥补,所以会拼命避免和躲藏;而拥有成长型心智模式的人,会认为一个人成长必须经历挫折和错误,关键是能从错误和失败中汲取教训。
- 反思:抽取一段独处的时间,思考自己在什么情况下会拥有固定型心智模式,然后去反思这个模式是如何影响你的,比如遇到给领导汇报演讲,固定型心智模式会说:“别去了,万一错了以后就完蛋了!”
- 说服:用成长型心智模式来说服固定型的心智模式,告诉它其实错误没有那么可怕。
- 行动:基于成长型心智模式的引导,采取对你的工作更有帮助的积极行动,探索拥抱变化,从而让自己摆脱崩溃,迎来成长。
当你拥有了成长型的心智模式,你会发现所有的事都不一样了。一切都是那么明亮、快阔。所以,无论何时,我们都要做一个成长型心智的人,而不是固定型心智的人。
2、寻找压力来源,正视压力的存在
在职场中,无法避免会受到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而此时如果你极力躲避,压力并不会因此而减少或者降低,反而会因为拖延导致压力越来越大。
这时候,我们只需要正式压力的存在,并且把压力当做对自己的一份考验和锻炼,积极思考解决方案,就能帮助自己越来越厉害。
3、时常冥想,缓解压力
在平时,要养成冥想的习惯,冥想可以让你接受压力,并且能够帮你放松舒缓压力。
下面是两款简易冥想的具体操作方式:
呼吸意识冥想法,通过体会和调整呼吸节奏来集中心念,养成顺畅自然的呼吸节奏。工作休息的时间,留出6分钟,闭眼用心观察自己的呼吸,在观察时全然放松,感受身体的重量,把注意力集中在紧张的肌肉或关节处,使其放松。
意象冥想法,想象一些美好的、让我们身心愉悦的事物,比如想象自己置身于一片大草原中。这时,即便身处忙碌压抑的办公室环境中,也能为自己的精神注入一股新鲜的能量。
职场负面情绪,就是一把双刃剑。调节的好,可以为职场增加动力,提升自己;而如果深受困扰,不妨找到原因,从心智模式开始改变,构建自己的职场竞争力,让你的职场路走的更稳健!
用今日头条app上方的搜索框输入:职场崩溃的瞬间,就可以找到很多关于职场情绪的文章,帮你找到解决情绪问题的实用方法。
—— END ——
责任编辑 | 清风
- 欢迎关注【霸王课】头条号,一起加速成长,成为一名优秀的职场精英~
-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不妨点赞、转发、收藏一下哦。
改变习惯,刷新认知,规避风险,快速逆袭。
欢迎关注我的专栏,一起升职加薪、成长为出类拔萃职场精英。点击下方链接即可了解更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