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有学上 先看父母的学历!孩子:我太难了

2019-10-28     楼市飞说

突发消息!杭州明年全面推行!父母的学历、技能、纳税都会影响孩子入学!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杭州上学条件没变,但排序方式变了。之前按取得居住证时间先后排序,而今后看的是积分,父母的学历、技能、纳税、诚信等可能都会影响孩子最终上哪所学校。

杭州:积分入学 高学历加分

最近,杭州市教育局最近公示了最新的征求意见稿——《杭州市区流动人口随迁子女积分入学实施办法》,征求意见期限为2019年10月18日至2019年10月28日。

明年,这项政策将在杭州市区十个城区推行,具体执行办法和滨江区基本一致。

杭州积分入学怎么玩?

2016年,滨江区率先试点流动人口随迁子女积分制入学,今年第四年。明年杭州将全部推行,基本参考滨江区的措施。

滨江区的积分入学细则依据的是《在杭州市居住证积分管理指标体系(试行)》,积分项目由基础分、附加分、扣减分三部分组成,涵盖年龄状况、学历水平、社会保险、奖项荣誉、社会服务等内容。


基础分包括年龄状况、文化程度、专业技术职称或技能水平、就业及参加社保情况、住所及居住年限情况五个方面。

附加分中包含的奖项荣誉、社会服务、投资纳税、科技创新四个方面。比如奖项荣誉一项,获得国家级综合性表彰奖励和荣誉称号可以加80分/次,最高可加240分;社会服务一项,参加志愿者服务最高可加10分。



减分主要是诚实守信方面,比如5年内有一般刑事犯罪记录扣80分/次;5年内有被列入国家、浙江省及杭州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的失信行为,扣20分/次。


积分公示后没有异议,滨江区教育局会根据申请子女入学流动人口的积分高低排序,结合流动人口居住情况及区域学校资源情况,根据积分排名安排入读公办学校或民办学校。

杭州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说,这项政策对户籍儿童没影响,主要是随迁子女的入学会发生一些变化。原来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入学,按取得居住证时间先后排序,今后按照积分高低排序,会更加合理。

入学看家长 到底招生是看谁?

招学生先考家长,这样的事例并不少见。读书先“拼爹娘”,说起来也是另一番滋味。

去年招生季刷爆杭州家长朋友圈的图曾经引起网友热议:入学儿童根据家庭情况进行加减分打分,父母学历高的孩子更受欢迎。虽然事后当事的小学出来辟谣,称绝无此事。但是大家对于家长学历的“潜规则”心知肚明。

还有一位广州家长在朋友圈晒出某私立学校的一块电子屏,上边写着,“本校只招收父母是本科以上学历之家长”消息一出,瞬间引爆网友集体吐槽:现在学校招生,是在招学生,还是招家长?

河南安阳某学校小学部贴出新生面试公告:2017年3月11日进行第一批一年级新生面试,家长需带户口本、父母双方学历证、孩子一寸照片一张、文具(如铅笔、橡皮),父母和孩子一起来学校面试。

今年成都锦官新城小学在招生面试说,同样需要孩子们携带父母的学历证书原件进行登记。

甚至还有因为父母双方学历不够落户资格,为了让孩子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妈妈花150元买假学历被送派出所的新闻。

对于这张的筛选标准,家长中间一直颇有微词:

1、万一孩子很优秀,家长很一般呢?

2、杭州的重点高中建设是不是也该跟进了?重高是不是该增加了?人口增加了那么多,都是育龄人口,重高还是那么几所。所以杭州不配培养本土高学历人才么?

3、那父母是农村里来的,没有啥文化,来了城里,又是个清洁工,那这学历,他家的孩子就不用来城里读书了?

4、谁都想生活在好地方,可是城市的发展速度和容纳能力是有限的。要人口增长速度与城市发展速度相匹配,只能进行优胜劣汰。ZF也挺难的。

5、早就想带孩子来上学!但是现实很残酷!

但一些家长表示理解:“都希望给娃娃一个好的环境,如果可以通过学历来筛选和过滤一些好的家庭,家长也愿意。”

南京目前的入学政策

2018年,南京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共计58.76万人,其中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9.79万人(比上年增加5321人),占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总数的16.7%。

全市接收小学生7.58万人,占接收总数的77.4%,其中有7.48万人在公办小学就读,公办小学接收比例达98.7%;初中生2.21万人,占接收总数的22.6%,所有学生全部进入公办初中就读,接收比例达100%。

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到我市公办小学、初中就读,其父母(或其法定监护人)应在我市居住地实际连续居住满一年(至当年5月31日止),父母(或其法定监护人)可向我市居住地所在区教育局提出就学申请,同时提供以下材料原件及复印件:

1、家庭户口簿和父母(或其法定监护人)身份证;

2、由公安部门出具的父母(或其法定监护人)在本市居住地实际连续居住满一年的居住证;

3、监护人相对稳定工作证明(与用工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及个人缴纳社会保险满一年凭证,或经工商行政部门颁发的满一年有效营业执照);

4、随迁子女符合国家生育政策规定的相关证明材料;

5、随迁子女未接受完九年义务教育的还需提供相关学籍材料。

各区教育局在受理随迁子女报名登记时,可根据工作需要,查阅随迁子女出生证、预防接种证等证件。若随迁子女在报名登记时提供与事实不符材料,一经查实,各区教育局有权拒收该生入学,该生三年内不得再次申请在宁入学。

各区教育局将在南京市户籍学生义务教育学位派定完成后,统筹安排随迁子女进入公办中小学就读。

随迁子女继续在我市参加小升初报名入学,原则上由就读小学所在地区教育局统筹安排。全市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公办学校入学登记时间和学位派定时间,以各区教育局公布为准。随迁子女到我市民办学校就读,按照民办学校招生办法和物价部门核定的收费标准报名入学和交费。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jg4CEm4BMH2_cNUgerC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