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和你想象的并不一样,所有的自以为是,都是世上最大的错误。
- 在生活中,我们会有很多的烦恼和担忧,对于一些事情,我们总担心着出现坏的影响。
- 因为当某一些事情没有合乎自己心意的时候,也特别的担忧和痛苦,让这一些本该简单的人生却变得复杂而又顾虑繁多。
这一切其实都是因为自己内心的执念所导致的,心里有多少错误的执念,人生就会活得有多么痛苦。
想要改善这一错误心态的根源,就是要明白一件事情:你以为的未必是正确的。
《道德经》中说:祸兮,福之所依;福兮,祸之所伏。
这个世界福祸是相互转变和变化的,任何事物都存在着两面性,存在着不同的影响。
谁知道其中的变化有没有穷尽,其中的变化有没有对错呢?
有的时候你所看到的未必是事实真正存在的,所以只拿自己片面的认知去评价事情以及所有的对错,并因此担心而焦虑,这就是一种错误的心态。
《塞翁失马》这一个寓言故事,就是对于这一道理最好的印证。
塞翁丢失一匹马,别人替他惋惜的时候,他觉得不一定是坏事,后来引来一群马。
别人恭喜他的时候,他说不一定是好事,后来他的儿子学骑马摔断了腿。
别人又来替他惋惜,他又说不一定是坏事,过了一段时间,他的儿子免遭战乱。
用不一样的眼光看待你所面临的世界,看到世界另外一个好的层面影响。
如果你看不透这一层影响,那就不要以自己的主观为主导,一切顺应自然,不管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顺应外在自然变化和规律,尊重客观事实。
在古代,有一个人叫李邦彦,他是丞相。
李邦彦的父亲曾是一个制作银器的工匠,有人就拿他的父亲职业去笑话他,李邦彦这个时候觉得特别难过很羞愧。
他就回家把这件事告诉了他的母亲,他母亲就说:“宰相家里出了一个制作银器的工匠,这才是羞愧的事情,但是我们家是制作银器的工匠,却出了一个宰相,这是一件可喜可贺的好事,有什么可羞愧的呢?”
对于李邦彦来说,他所烦恼的事情其实对于人生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影响,但是自己却沉溺于烦恼之中。而他的母亲却能从另一个层面来开导他,让他看到好的影响。
这样的智慧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用不一样的角度看待这个世界,你也会收获不一样的人生。”。
人生的愚昧,正是因为自己只是在自己所处的位置去看问题,看到的一定是表面。抛开当下的愚昧,用另外不一样的眼光以及角度看待世界,你会发现不一样的色彩和人生。
著名的一代大文豪苏轼,一生因为仕途不顺,几经被贬,但是他气度豪放,以佛法与道家智慧来自我度化。
尽管生活困苦,在黄州种了5年的地,生活贫困,屡遭挫折,但是人生仍然自能寻找一份安乐,始终保持一颗温柔细腻的诗人心性。
这样一种随缘淡然,看透人间虚妄的精神,也是我们强调的用不一样的视角看待这个世界的智慧。
古人云:山河大地已属微尘,而况尘中之尘。血肉身躯且归泡影,而况影外之影。非上上智,无了了心。
这句话意思就是说:相对于宇宙空间来说,山河大地不过是一粒尘埃,何况人类只是微尘中的微尘。而相对于宇宙时间来说,血肉之躯到头不过一场泡影,而何况身外的名利权势,所以一个人没有至高智慧,不可能拥有彻悟的心,也不可能明白这些道理。
看透这一层虚妄,让一切顺应自然,这是人生的境界与智慧。
文|国学书舍
品读国学智慧,以古人文化修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