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41导弹是中国目前最先进的战略核导弹系统,在今年的大阅兵上首次亮相,此外阅兵中还展出了东风5B和东风-31,那么目前最先进的东风-41和这两款洲际导弹到底有什么技术上的不同呢?
东风-5是中国1965年决定研制的洲际导弹,采用的是发射井发射,装的是液体燃料和二级火箭推进,在1984年国庆35周年阅兵仪式上东风-5首次亮相时,还是以弹头加上两级弹体一共3段展示的。
到了后来的东风-5B改进型时,就只分为了两段展示,即弹头已经和第二级弹体结合,第一级弹体则仍然独立。
1986年东风-5最终定型时,其射程达到了12000km,命中精度大约为500米,东风-5的亮相在当时震惊世界,但是它精度仍有提高的空间,而且比较大的缺点是只能携带单一核弹头。因此东风-5服役后,在其为基础很快改进了东风-5A和东风-5B。
东风-5A的最大特点是提高了射程和精度,外界估计因为采用更好的推进装置,其射程提高了至少1000到3000km。此外因为采用了更好的控制系统,精度也有大幅度提升。东风-5B也真正实现了多弹头,即集束弹头,外界猜测它一次携带的弹头数量大约为4到6颗左右。2006年左右东风-5B开始服役,如今70周年阅兵上仍然有东风-5B的身影,证明其技术仍然十分先进,也仍然承担着中国的战略核威慑任务。
今年阅兵仪式上还展出了东风-31AG,它其实是东风-31的改进型,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够不依托公路部署,直接在野外发射,这一点极大地提高了打击的突然性和自身的生存率。而其前辈东风-31和东风-31A一样,都只能够在公路上机动和部署。东风-31大约是在1995年开始正式装备的,2009年首次阅兵展示,与之前的东风-5相比,其精度得到了大幅度提高,据估计为100米到300米左右,而且它比东风-5多了1级一级动力,即3级推进,燃料也变成了固体。东风-31A则是在东风-31的基础上升级了突防能力,让导弹更加难以被拦截,东风-31A有诱饵装置,再入大气层时诱饵几乎和弹头难辨真假,完全能够迷惑拦截系统的雷达,让其分不清楚从而消耗其反应时间,增强打击能力。
而东风-41就是目前中国最先进的第三代洲际战略导弹了,它在工艺水平,燃料技术,多弹头技术,突防能力,射程上都极为先进。
东风-41据估计1999年之后才开始列装,其推进为3级固体燃料,发射方式更为综合,不但能够实现发射井发射,而且也可以进行公路机动发射。东风-41的特点之一是射程很远,大约为14000km以上,是不折不扣的全球覆盖。
东风-41的另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其采用的独立重返大气层载具技术了。众所周知,洲际弹道导弹的弹头需要再入大气层,而以往的多弹头洲际弹道导弹往往是把全部弹头装在一个战斗部里,虽然也是在战斗部再入大气层之前释放多个弹头,但是其打击的目标仍然只是一个,因为释放后弹头没有控制,只能依靠惯性下落,落地之后的范围也基本上不会超过一个城市的范围,其概念类似于子母弹。
而东风-41采用的全新技术,其渊源是于一箭多星,全称则为独立重返大气层载具技术。这项技术目前仅有少数国家能透彻掌握,它的本质根本不同于较为原始的集束炸弹式的多核弹头惯性落地,虽然东风-41仍然是在再入大气层之前释放多弹头,但是释放之后,因为每个弹头都有自己独立的姿态导航控制系统,因此可以打击完全不同的目标,不同的弹头再入大气层的位置不一样,在进入大气层之后,可以实现独立的变轨机动,可以临时调整攻击目标,打击一个城市及其周边地区,甚至打击多个不同位置的城市,是大国的绝对杀手锏。因此东风-41的先进性是不言而喻的,其更难拦截,打击能力更强,这才是东风-41的真正先进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