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国力求突破,观众为何不买账,仍更青睐老三国?

2019-11-15   且行且听风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国内开始对《四大名著》进行了拍摄,这就是经典的央视版的“四大名著”电视剧。由于技术、经费等限制,这四部电视剧拍摄时间相隔较大,例如83版《西游记》、87版《红楼梦》、93版《三国演义》和98版《水浒传》。可以说每部电视剧一上映,就是万人空巷,而且经久不衰,成为一代又一代人的经典。

央视版三国演义

央视版《三国演义》拍摄难度较大,剧中人物众多,战争场面浩大,且三国人物形象在人们心中已经根深蒂固,比如曹操的奸诈、关羽的忠义、诸葛亮的智慧等等,导致剧中人物刻画难度很大,而且当时人们对《三国演义》的电视期待很高,因此,央视版《三国演义》可以说困难重重,尤其是当时技术不发达,剧组经费有限等因素的限制,更是加剧了这种困难。

央视版三国演义演员

虽然困难很多,但是整体来说央视版《三国演义》还是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为了完美展现那段岁月,据说拍摄官渡之战,动用了解放军一个师,而拍摄“火烧赤壁”时,剧组不仅动用真火,甚至调动了九台摄像机、72艘船只和一架直升机,三千多名群众演员参与拍摄,分别从水、陆、空三个方向同时拍摄。这场大火烧掉50多车木柴,20多吨汽油、柴油。

赤壁之战的三大谋主

央视版《三国演义》剧组汇集了当时国内顶尖的制作、导演团队,所有演员都要提前进组,从服装、语言、坐姿等各方面学习,因此,我们看央视版《三国演义》,觉得所有演员都是从那个时代走出来的,虽然历经多年,但是演员刻画的经典人物形象依然深入人心。可以说,在当时的经济技术条件下,老三国剧组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桃园三结义

但是老三国也存在一定的缺陷,比如武戏场面粗糙,人物剧情完全照搬《三国演义》小说,一些重要演员频频更换,后三国剧情过于简单等等。这也给新三国的拍摄提供了相当大的空间。

新三国的剧情和人物设定采用《三国志》和演义小说结合,希望还原真实的人物形象,且在刘备、鲁肃等人物刻画上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功;新三国剧组的武戏设计,场面真实精彩,比较符合历史和人物期待,演员也没有频繁更换,这些都一定程度的弥补了老三国的缺憾。

新三国

但是貌似观众,尤其是三国迷对新三国并不买账,原因可能有如下:

1、剧情整体设计不合理,例如黄巾起义直接略去;

2、关键人物缺失,例如曹操的爱将典韦;

3、台词过于雷人,例如张飞的“一万个透明窟窿”等等;

4、服装不符实际,例如披头散发的谁谁;

5、部分人物塑造的失败,例如张飞;

6、感情戏份太多,比如小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