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新野:豫西南的三国历史名城,现今还保留诸多三国遗迹

2019-11-20   且行且听风

熟悉三国历史的人应该都会知道新野这座小城,这座豫西南的小县城,曾经是三国刘备集团的发源地,又因为“火烧新野”而广为人知,虽然经历了历史岁月变迁,这里依旧保留了诸多三国遗迹。

新野行政区图

新野古城

汉桑城

顾名思义,为汉代桑树所筑之城。位于县城汉城路原汉桑城小学内,现位于汉桑城公园内。相传为刘备集团驻守新野期间,关羽的赤兔马咬坏一户人家的桑树,关羽便亲自手植此桑树,后人筑城纪念,便为汉桑城。老桑树已经死亡,现存桑树为发出幼枝,仍枝叶茂盛。该城也是吉尼斯世界记录最小的城。

汉桑城

汉桑城重建碑文

汉议事台

位于县城南城门附近,相传为刘备驻守新野期间与诸葛亮议事的亭台,相传为诸葛亮按照八卦风水所建,据说诸葛亮在此处观天象,望气脉,帮助刘备完成统一大业,日夜运筹,确定对策。亭脊的八角水龙,是诸葛亮为防御火灾设计的,所以传说当年火烧新野时,新野满城起火,上下通红,全城房屋尽成灰烬,唯独此处一无所损。现存建筑为后人重建,但经常关闭,可以遥看。

汉议事台

关宿桑

位于新野县沙堰镇,相传火烧新野时,诸葛亮制订了先烧后淹曹兵的周密计划后,派关羽在沙堰埋伏。激战前夜,关羽和袍睡在这棵桑树下。

关宿桑

挂剑树

位于新野县公安局院内。刘备屯兵新野时。常在树下练剑,休息时常将剑挂于树枝上,故得名:挂剑树。挂剑树为一株参天古树,为 皂角树,长着槐树叶,结满皂角荚 却无皂刺,很奇特。史料载:汉“挂剑槐”衰亡于元末明初,而今的“挂剑槐”乃汉槐同根蘖生。

拦马桥

位于新野县城北门外,是一座小石桥,桥侧大青石上有马蹄印,并有后人标注的字样:拦马桥。据说刘备放弃新野南撤时,关羽率军撤离途径小石桥,被百姓拦道挽留,现场一片悲泣之声,关羽坐骑亦怆然踏步,从而留下马蹄印儿。

拦马桥

关公放水淹曹处

位于新野县城北沙堰镇西白河古道。传说火烧新野时,关羽埋伏在沙堰一带,并在白河蓄水,等待火烧新野后,放水淹曹,大获胜利。

回马荐诸葛处

位于新野县城北沙堰镇北。据说徐庶北去曹操后,刘备相送甚远,到达沙堰一带,眼望徐庶远去,下令砍伐树木,不让遮挡远望徐庶的视线。后徐庶返回,在此处举荐诸葛亮。

太子阁

位于县城老街。蜀汉政权的第二任皇帝刘禅的诞生于新野,据说出生时,祥光满屋,在其出生地,建有太子阁,现在已经毁灭无存。

虽然这些文物遗迹都毁灭殆尽,但是有关新野的三国故事在当地仍是家喻户晓,大家都能随便来几段三国故事,可见,新野的三国历史名城,名不虚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