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前面已经指出,中国文明是一直存在文的,即一直存在符号表达系统。但是,随着时代的变化,文的形态也发生着变化。整个中国历史的文出现了四种形态:文、微言文、文言文、白话文。
其中文指的是狭义的、纯粹的文,与语言完全无关,是相对语言完全独立的符号表达系统,其目的是表达“意”、“义”、“道”,即“立象以尽意”、“文以载道”。“象”就是纯粹的“文”。“文以载道”在最早阶段并非是指文章,也是指文本身。
微言文、文言文、白话文则开始具备字的特征。字与文的区别就是字开始用于表达语言,可以用一个公式表达字与文和言的关系:字=文+言。字是文和言融合和结果,也是文和言的孩子,文和言是字的父母。
在公式“字=文+言”中,当言的含量为零时,这时字=文,有文而无字,这是甲骨文之前的事。当言开始大于零时,字=文+言,字开始出现,这是甲骨文之后的事。而且字的特征随着言的含量提升而增强。
当言的含量很低时,字的文的特征就很强,更接近文,甲骨文、金文,以及《五经》的经文都是如此,这三种共同构成微言文。微言文的文的特征还很强,尚不是成熟的字,尚不能独立地长篇表达语言信息。因此,微言文是从文到字演变过程的中间形态。
当言的含量足够大时,字的语言特征才足够强,此时,字才能够独立地长篇表达语言信息。这就是文言文,至此,字才成为成熟的字。文言文的出现时春秋之后才有的,是整个社会礼崩乐坏的产物,整个社会发生历史大变革的产物。
但是,文言文的真正成熟,在直至两汉时期才最终完成,其标志就是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一书的推出。
此后,文言文一直在中国历史中稳定存在,直至民国时期。民国文化、新文化实质上是从日本引入的“脱亚入欧”、“脱中入西”、“脱儒入西”文化,彻底否定中国文化,包括中国的文字,即文言文,而从日本引入白话文。当时,甚至有人主张彻底废除汉字,而改用西方的字母文字。
在这个背景下,白话文出现了。在白话文中,文的含量降至零,汉字完全成为语言的对应物,彻底沦为语言的表达工具,“文以载道”、“立象以尽意”的属性彻底消失。
在文、微言文、文言文、白话文这四种符号形态中,四种文形态中,文和白话文是两个极端,文与语言完全无关,其目的完全是用于表达意、义、道,其属性是完全“立象以尽意”、“文以载道”的,但却不能用于记录和表达语言,其信息记录能力有限。而白话文则完全与文无关,彻底语言化了,成为彻底的表达语言的工具。此时,信息记录能力非常大,但是,却失去了独立地表达意、义、道的能力,变得肤浅和多变,随着语言的变化而变化。
唯有处于文和白话文两者之间的微言文和文言文,才兼具文、言两种属性,兼具表达语言和表达意、义、道两种功能。只是微言文中,言的含量过少,文言文的含量比较适中。
因此,在文、微言文、文言文、白话文四种符号形态、文形态中,文言文是最好的,即照顾和实现了表达语言,又保留了“文以载道”的传统功能,让两者达到一个很好的平衡。
也正因为,文言文兼具文和言的特征,所以,文言文并没有完全语言化。具体表现是,文言文的拥有相对独立的语法规则,这套语法规则与语言的语法规则并不一致,保持着距离。在文言文的语法规则中,语句构成非常简练。同时,文言文的语法规则非常稳定,不会随着时代、地区的变化而变化,不会受语言的变化而变化。
因此,从两汉到晚清,从西北到东南,其文言文都是基本相同的,而感受不到时代和地区的变化。
如果将目光从中国文明移开,而放眼整个人类文明史,就可以发现一个突出现象。中国之外的所有文字,实际是都是白话文,而且从一开始就是。中国之外的所有文明,在字出现之前,均不存在文,即不存在与语言无关的符号表达系统。他们的字,从一开始,就是完全用于表达语言。
既然中国之外的文明,并存在文,就不存在从文到字的渐次的演变过程。他们的符号系统仅仅有一种形态:白话文,而不存在文、微言文、文言文。
也就是说,唯有中国有资格讨论哪种符号形态最优的问题,因为我们曾经存在四种形态,中国之外的文明压根没有资格讨论这个问题,因为他们尽有一种形态。
当下中国对文言文存在两种流行甚广的谬见。一种是将文言文等同于古文。认为文言文与白话文的区别和差异仅仅在于时代不同,这样以来,文言文就不仅中国有,外国也有,因为他们也有古代。相对于现代英文,莎士比亚的就是文言文。
另一种缪见是,将文言文等同于书面语,仅仅是在形式上比口语高雅一点而已。这样以来,外国也可以有文言文,因为他们也有书面与口语之分。殊不知,文言文与语言的区别绝非仅仅在于形式上的高雅和通俗,而是有着本质区别,文言文中包含着“文以载道”的文,而语言中没有,中国之外的所有文字中也没有。
西方文文字最早出现在古两河,相当于中国的五帝时期。从古两河的最初的象形文字,到古希腊的字母文字,似乎在文字形态上经历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是在表达目的上,古两河的象形文字与古希腊的字母文字,都是一样的,都是完全表达语言,都是白话文。
因此,我倡导复兴文言文,这也是文化复兴的必然之义。我们应该知道,汉字和汉语是本质不同的两个东西,也唯有在中国,文字与语言是两个相对独立的系统。其他任何国家、文明,文字和语言都是同一个系统,因此英文与英语等同。
学习中国文化,其基础在学习中文,而中文的基础则在文言文,而非白话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