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肚子里有咕噜噜的响声,大便有酸臭味,可能是胃肠道有水饮

2019-11-25   羊爸爸育儿

很多妈妈会发现,在宝宝拉肚子腹泻的时候,会伴随着肚子咕噜咕噜的声音。这种声音就是肠鸣音。通常肠道蠕动的时候声音是很小的,不注意根本听不到它。但当胃肠道中有过多的气体或多余的水分时,就会有比较响亮的肠鸣,肠鸣顾名思义,就是肠道的鸣叫。

从中医上来看,这种拉肚子时的肠鸣,是肠道水饮的声音。

来看今天这个拉肚子的案例

主诉:两岁拉肚子,肚子声音嘈杂,夜里响个不停

“大便:昨晚黄色水样便,今早糊状偏黄带绿的大便,量多,有泡沫和不消化物,凑近闻有酸臭味,大便黏。”

大便以黄绿色为主,有不消化物,和不明显的酸臭味,是寒。拉肚子通常都是水湿代谢的问题,所以这个大便提示有湿,有寒。

“体感:没感觉到怕冷或怕热,在家里爱脱鞋脱袜子,光脚。”

这里没说季节和室内温度,如果室温不错,也算是正常,如果室温低,要光脚,那要考虑是不是有热。

“小便:一直有味,颜色偏黄,喝水多时颜色不黄,但还是有味。”

正常小便是淡黄色,不仔细问没有明显的味道,这里一直有味,偏黄,是有热的表现。

“食欲:病后食欲差,基本以大米粥和小面汤为主,配一些蔬菜。今早吃的韭菜包子里有一丁点鸡蛋。”

胃口不太好是消化能力不足,也就是虚寒,这里佐证了上面的寒。

“睡眠:夜里一点半听到孩子肚子声音嘈杂,咕噜噜的响。比较烦躁,手心比手背热,脚温热,可能因为肚子响的原因,自己突然坐起来,挠了几下胳膊,放了几个屁又躺下睡了。下半夜又一直有响声。”

肚子响是肠道里的气体和水饮被推动的声音。手心热,烦躁,津液不足了,这里有热。坐起来,放几个屁躺下了,这是有气滞,肚子不舒服就会睡不好。

“出汗:一直爱出汗,昨晚睡着后有汗,半夜坐起来时头上有汗,后背是潮的,早上起床额头头发是湿的。”

是热证。

“喝水:这段时间喝水少。”

肚子里本来就有水饮代谢不了,这时候消化水液已经很困难了,本能的不想再多喝,这个是寒。

“体温温差:白天温度正常。”

“其他症状:昨天流清鼻涕,打喷嚏。还有胃气上逆,打嗝儿样的上来一口气,没闻到味道。肚子一直有响声。”

流清鼻涕和打喷嚏,都是表寒。胃气上逆,因为中焦被堵住了,所以气只能往上走。

“舌象:舌体胖大,舌质淡红,薄白苔,水滑。下眼睑有点紫红。”

整个舌体胖大,水滑,说明身体里有水液代谢的问题。舌苔白,铺满,这里进一步的佐证了受寒。下眼睑紫红,考虑胃肠有阻滞不通,可以是积食也可以是水湿。

这个孩子有热,但是舌象看起来热证不明显。说明这个热,还是因为水湿在体内宣散不出来产生的。处理这种热,关键是要将寒湿给化开。

“病程:昨天喂了三次小柴胡,藿香正气。藿香正气喂得没有撒的多,一次只能喂半瓶,再喂会吐。”

整体看下来,主要是寒湿堵住了胃肠道

从舌苔、大便、食欲、喝水和流鼻涕打喷嚏的表证说明,整体是一个寒证。这个孩子本身水液代谢不是很好,所以一旦受寒,湿也会比平时更明显。

但同时,从爱出汗,小便黄,能看出来是有热的,热象不明显。这个热是因为堵产生的,主要是湿堵在中焦

既然是堵,那处理思路就是疏通。排寒湿,解除表寒,寒湿解决了,气血津液运行通畅之后,热也就消了。

在对症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小柴胡+参苓白术散。用了三天之后,孩子的大便成形了。但是受寒表证处理力度不够,后来换成葱豉汤就好了。

后记:其实一开始有用藿香正气液是可以的,为什么没有起效,可以考虑两方面的因素:1.时间比较短,药物还没有完全起效,可以继续使用看看;2.药物喂的量不够。

如果喜欢这篇文章,记得点赞~转发给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哦!关注羊爸爸,教你实用的育儿知识,陪你健康养娃,用中医的方式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