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长恨歌》 | 多少情感,终究轮回于热烈之后的沉寂

2021-04-11   有染

原标题:聊·《长恨歌》 | 多少情感,终究轮回于热烈之后的沉寂

每个人都清楚的知道这个故事将要停在哪里,一出场那个令人出戏的背景音就像一个幽灵的触角,将一丝悲悯与惋惜渗透到了观众席,但那一刻真的到来的时候,还是会唏嘘不已。想来,是作为一个阶级跨越失败的典型案例来看待,还是聚焦为一位女性乱世中的情缘?抑或是又一个“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有着自己所无法掌控的选择与因果?似乎哪一个都太泛泛,太苍白,又都说不尽这个故事本身的韵味。所谓锦绣繁华的悲剧,悲确实在舞台上放大了几分;然而,没了街巷落叶的窸窣声与一茬不如一茬的悬铃木,没了奏平安令的鸽哨与油锅哔剥的热闹。这一份上海风情,确实也淡了几分。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经典作品《长恨歌》,已走过18个年头了,近期最新一轮演出正在进行,“晚秋”朱杰饰演“上海小姐”王琦瑶。

近三个小时的三幕戏,讨巧的地方就在于他的 节奏感。特定时代背景下的每一幕都有着专属特征,无论是战火中小人物的心理戏,解放后悄声玩一局私藏麻将的兴奋,还是三年饥荒时从早吃到晚的讽刺,改革开放初期“投机倒把”分子的钻营。在这些特征的铺垫下,每一幕出场的人物都有着时代感的附着,穿插在主角的人生章回里,或有恩有义,或萍水相逢,都有很强的代入感。同样,每一段对白也都在这些家长里短背景中的展开,唇枪舌剑中往往都有言外之意,你来我往中渗透出暧昧,却也都不点破,含蓄的让情愫在空气中发酵。长长的尾音拖出一声声吴侬软语的“呀”,“你倒是说说呀”,“你拿去呀”,或者更简单的一句“你坐呀”。 尾调的每一次转折便是几分未道明的情愫,百转千回,甚是有趣。

全剧最精彩的非麻将局莫属,四个人的动作尽显性格,几局交锋下来,王琦瑶的迎合,严师母的眼观六路,康明逊的试探,萨沙的直爽与孩子气便全然流露,书中因各种原因而心不在焉的麻将局,在舞台上彻底的活了过来,带足了气氛,也承载了重要的情节。

三幕之中每一幕都有“新”,但实则后两幕都在忆“旧”。严师母摸着麻将牌时那种如犯瘾般的怀念,穿插的喜剧人物“打针先生”来顶替上桌,一遍遍抚摸,一遍遍不舍,仿佛一个全然陌生的新地界儿里突然多了几个“老相识”,旧时种种瞬间全在眼前铺开来,那种欣喜自是不易言表。还有牌局正欢之时二人齐唱的歌曲,末了突然加入了第三个人的声音,追忆起一段相似的岁月,一些旧时的乐趣,一种熟稔的经验。这种“旧”有着往事不再的落寞,也是一种生存经验与话语权不再的无奈。

而这样的“旧”也蔓延到老克腊与王琦瑶的对话,一来一往足够快的语速下新旧上海交替呈现,你以为的那个精致古典的老上海,我眼中这个世俗喧嚣的新上海,两个人都在怀念,可一个是大半生浮光掠影经过后褪色不褪本的沉稳,另一个却是尚未被时间教导些沧桑出来,才敢说时间是宝的愣头青。再相似的喜好都会在时间的洗礼中看出端倪,这场恋旧更像一场讽刺,终究是水月镜花的虚无,种种青睐到头来沦为嫌恶,捞月捞起的不过是稀碎的光斑,确是一丝一毫都忆不下去了。

三幕戏中的每一幕,也都逃不过“情”

最开始,那个穿着粉色旗袍从楼梯上走下的王琦瑶,还是一个完全的面子上的人,会去衡量一切光鲜亮丽所换取的成果,或者一切成果在别人眼里的意义。那时的她在意着别人的眼光,想要跳起来够得着的,想要听起来体面的多的,想要自己这样普通人家的女孩子所能得到的最好的。然而从第一段感情开始,她便转成了另一个角度,芯子里做人。无论是一种外界环境所迫的自我安慰,还是真正心甘情愿的依附,这种“芯子里”的论调,渐渐成为了她生活的主旋律,一生由着一份份感情牵绊着,周而复始,却始终轮回于热烈之后的沉寂。“不求甚解,浮皮潦草,表面上闹,底下还是寂寞”,是弄堂,更是王琦瑶感情的写照。从体面的角度来看,一路都是背道而驰的狼狈,但也不得不说,一直是一种遵循心声的胆魄。

笔者曾经在学生年代捧着那本封面褶皱的《长恨歌》原著,屡屡有些看不下去时总会翻到最后一页偷窥结局,一来二去,王琦瑶生前最后眼里的那盏摇曳不止的电灯,成为了对于这部作品最深刻的印象。 而话剧版舞台之中,无论如何换场,始终保留着一盏华丽的水晶吊灯,从爱丽丝公寓中精致的闪烁着,到弄堂的角落里黯然蒙尘,再到最后的骤然熄灭。似乎比想象中的要繁复奢华,似乎又更像是陪伴在她身边的隐喻,一个闺中小姐毕生仿若都在一间屋中,外人来来往往,她却无视时间般的停留与驻守。

灯光在三面墙壁上投射的水波纹,曾是一份少女心空落的等待,变为“桥归桥,路归路”的落寞,接着又起了几丝涟漪,却也终归寂静。

舞台上王琦瑶对老克腊的那一份请求转换成了卑微的乞怜,整个人的那一份高贵与骄傲被彻底碾碎,颇有种晚节不保的遗憾,若是为了增强一些戏剧性,倒显得人物本身矮了下去。

结局处少了那盏晃悠的电灯,多了一身命运嘲弄式的婚纱覆身,用一个浅显易懂的寓意呼应开场时的婚纱亮相,一生为情付出的人,终究是没能穿上真正属于自己的婚纱,而羁绊于几段情感中的人却也并未死于这些羁绊,终将是“这结局又不是那结局,什么都没个了断,又什么都了断了。”

-剧终-

白木木夕王木木

一个局外人的窥探

落笔与于2021年4月2日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观演后

配图来源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

摄影 陆宇烁

经授权使用

有染·与美好发生关系

舞 台|艺 文|悦 音|映 像

more:

众人谈·戏剧在特殊时期的策略 | 线上和现场,挑战或机会

评·陆帕《狂人日记》 | 一次心灵轮廓的描摹

访谈·李建军 | 每个人都令人同情,令人尊敬,卑微又很有光芒

众人谈·致2020年 | 我手机里最不舍得删的那张照片

聊·《断手斯城》 | 困在自己信念感里的人是偏执狂吗

评·专属版《宝岛一村》 | 北海的冰化了,春天来了

评·“陕西人艺”《白鹿原》 | 永远无法办到的“忠实原著”

年终盘点·13个热点 | 2020年,虽已翻篇,必将永记

更多阅读 可点击

张艾嘉 | 桑吉加

张晋浩 | 佟欣雨 | 丁一滕 | 杨易

史依弘 | 林怀民 | 蒋瑞征 | 黄俊达

《伪君子》 | 《安魂曲》中文版 | 《手提箱里的死狗》

《夜半鼓声》 | 《秃头歌女》 | 《奥赛罗》

大剧场版《枕头人》 | 当代剧场版《等待果陀》

- 灵 魂 编 辑 部 -

执行编辑:五月初五

校稿:Miss Helen & Lucifer & Vane

责任编辑:Paula & Cheers

主编:许安琪 &阿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