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以后,当布莱希特流放在苏黎世的路上,听说近百年后他的剧团为他演唱了一首《人类努力不足之歌》,他那因追求真理而被祖国驱逐的心情,应该会有些许宽慰吧。
布莱希特的鬼魂,是什么呢?布莱希特留给我们的戏剧遗产是什么呢?这个由布莱希特一手创立的柏林剧团,交出了一份闪耀的答卷。
历史名人的“灵魂标本”
一百多个布偶cos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历史名人,有部分角色甚至保留了头骨的原始形状。光是看到他们的样子在舞台上显现,就仿佛看见了一条波光粼粼的伟大的历史长河在眼前缓缓流淌。
为所有伟大的灵魂所震慑,为人类所能达到的精神成就的最高峰所折服,为个体人类的渺小而感到遗憾和无力。
然而这么多的伟人不为展示他们的辉煌,而是借助一个个人偶,来到这个他们为之付出一生才华和生命的人世间,继续用他们的鬼魂来指点迷途中人类的方向。
这种立意是如此温暖而深刻,让人感慰和哀伤。
布莱希特让观众在光明中做梦
布莱希特重诉他的戏剧理想,让不在场与世界中的在场相对应,让每一个观众都能抽着烟看演出,形成对世界独立的思考和批判力。
所以,V-effect间离效果不可以忘掉,催化感情的抑扬顿挫要不得,催眠的空间不能留,要为每一种情感找到醒目的外部动作,为每一个演员找到社会性批判的立足点,为每一位观众奉上选择和批判的自由,让观众在光明中做梦。
布莱希特为全世界写戏剧
虽然木偶是各种名人,马克思、列宁、爱因斯坦、撒切尔夫人、弗洛伊德、帕瓦罗蒂甚至是上帝,都只是在拿着黄铜喇叭为布莱希特喊出他的理想宣言。
弗洛伊德说:一座恐怖屋就是一个女人的身体,门和窗是女人身上的进出口,地下室通道是阴道。一个男人慢慢走下地下通道,是权力窥视的视角。
这是布莱希特为女性权力和生存状态所作的宣言。他的《四川好人》,妓女沈黛做好人时被飞行员男友背叛被邻居欺辱烟草店生意崩盘,扮作坏人表哥隋大时却财运亨通左右逢源。为什么扮作男性,女性在社会中能免于遭殃,当好人不得道当坏人却能升天?还有《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里靠随军买卖养活孩子的大胆妈妈,无论在战争中如何斡旋,她的孩子们终究难免湮没于战争。女性在这个世界上的生存现状为何尤其艰难。
布莱希特为底层人民呐喊。交不起房租的租客,在法院敲门的那一刻跳下了高楼。他反对成为房东眼里那个模糊性、大众性、毫无个性的X,他要成为一个人,一个有特定个性的人。这是每一个个体的呐喊,每一个生命都应该成为一个具象的人。而这种对抗在戏剧中应表现为贫农阶级对资产阶级秩序的对抗,这才是戏剧辩证法的宗旨,否则戏剧展现个体悲剧,对阻止下一起悲剧毫无用处。
如果戏剧无法改变世界,那么戏剧将不再有存在的意义。
还有对劳工阶级的关怀,对既不在最高也不在最低,既不是左派也不是右派甚至中间派的关怀。他们逆向奔走在向上的电梯上,running to stand still,这不糟糕,糟糕的是有时候往上的电梯已满,你得静候,很多人的一生都等不到开门的那一刻,这就是大多数人的现状。
所以,布莱希特说:共产主义它是简单的,但做起来却不易。因为我们把灵魂都已经抵押给了公司商号。
魔法般的“V-效果”
除了异常复杂、深沉和不易消化的主题,布莱希特倡导的“间离方法”(V-effect)也在整部剧中非常和谐地融入。演员直接走下舞台与观众互动,同情前三排的观众三秒,因为各种鬼魂和骷髅头在他们的面前飘来飘去;邀请观众上台一起操控布偶;甚至让观众随机选择一个木偶,演唱对应的歌。
YOUNG剧场的大伙们也毫不客气地点了老子,于是老子给大家唱了首《人类努力不足之歌》:“因为人类不够聪明无法识别所有的谎言和欺骗”。古意盎然的曲风着实把观众惊喜到,有“击筑饮美酒”的豁达。
这种间离没有任何不舒服的地方,反而非常契合当下情境的描述和叙述的节奏。
总之,每次互动观众都很嗨,因为太新奇太有趣了,观众从未如此被邀请至剧中参与这样一场深度共创。这种共同创作的过程,使剧作和现场的能量场极强。观众激动得拍着大腿不加修饰地赞美说:太他妈有趣了。
甩飞了的鼓槌
还有舞美和音乐,真正的高水准。舞台分前后场,由黑色水晶帘分隔,后场竟复刻了《三毛钱歌剧》的原版舞台构造,隐喻着三毛钱歌剧是布莱希特的鬼魂这一意旨。而用帘子隔开,表明鬼魂既在场又不在场。同时,暗指舞台上的鬼魂们,游离于在场与不在场之间,现实与幻觉之间的界限如此暧昧,这也是整部剧作给出的布莱希特的戏剧遗产在当下如何继承的答案。还有音乐,歌词很多来源于布莱希特的剧本、诗歌或理论著作。
乐池就在舞台左手边,一个人的乐队,鼓点模拟心跳节奏、与布偶六手摇滚的时候一度把鼓槌甩飞出去,感觉燃起了每一个观众的rocker魂。鼓点和钢琴同时配合士兵布偶的步伐节奏、组织剧情的情绪节奏,并带着观众的心跳一起律动,一切都在满足、欢喜与泪水中摇曳。
剧目结尾“人这一生不够好,但到天堂中,你会得到你想要的好东西,我也会得到我的。”倒不是向宗教寻得安宁,而是暗涌着在不完美世界维护内心秩序并安放灵魂的的一种无奈选择。
In heaven
Everything is fine
You got your good things
And I’ve got mine
-剧终-
阿尼塔
去剧场做梦
落笔于2023年11月11日
YOUNG剧场观看后
配图为剧照
摄影 王犁
来自主办方
有染·与美好发生关系
舞 台|艺 文|悦 音|映 像
more:
聊·《剧院魅影续作:真爱永恒》|生命如朝露,但爱永存不渝
评·《庭前》|花开尘埃间
聊·《静静的顿河》|8小时,让上海观众坐住了
评·《好人赫德》|"平庸之恶"拨动琴弦
评·《无径之径》|文化的双人舞与精神的独舞
三年之后“重返”,金士杰再聊《最后14堂星期二的课》
评·鼓楼西·《边城》|那个又纯又欲的边城,我们向往它的诗意
评·《四张机》|在黑暗中寻找光亮
评·艾夫曼芭蕾舞剧《叶甫盖尼·奥涅金》|奥涅金在 1991
谈话剧《请问最近的无障碍厕所在哪里?》|独角戏还是传记
更多阅读 可点击
张艾嘉 | 林怀民
佟欣雨 | 丁一滕 | 杨易
史依弘 | 蒋瑞征 | 黄俊达
沈伟 | 杜邦 | 冯英 | 段妮
桑吉加 |黎星 | 张晋浩
大剧场版《枕头人》 | 《倾城之恋》 |《沉默的真相》
《永不消逝的电波》
乌镇戏剧节
亚洲大厦| 进念二十面体
- 灵 魂 编 辑 部 -
执行编辑:Cheers
校稿:Miss Helen & Lucifer & Vane
责任编辑:Paula & Cheers
主编:许安琪 &阿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