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智障”、叛逆少年培养成天王巨星,周杰伦的妈妈,我服

2019-09-22     鹿妈亲子

上周,周杰伦的新歌《说好不哭》屠屏了。新歌11点首发,辅导娃写作业的中年歌迷们熬夜在线等。上线后,大批粉丝涌入,QQ音乐一度瘫痪。按三元一首的数字唱片算,上线不到12小时,专辑销售额突破1500万元。第二天周杰伦霸占了微博、朋友圈半壁热搜。

这是继一个半月前夕阳红粉打榜后,歌王的号召力再次得到验证。虽然胖了一圈,结婚了、生了娃,可周天王还是周天王。

这是今天的周杰伦。时光倒回30年前,那时候,周杰伦是一个令人头疼的孩子:沉默叛逆,语数外三门加起来才能过100分,被老师怀疑智力有问题;考不上大学,高中毕业后只能去餐厅当服务员。

把这么一个“烂泥巴”扶上世界之巅的人,杰伦写在了歌里,粉丝们都认识,就是他的妈妈——叶惠美。

拥有一个好妈妈,如有神助。

1979年1月18日,周杰伦出生在台北市一个普通的家庭。妈妈是小学美术老师,爸爸是物理老师。妈妈非常疼爱杰伦,一句“感谢老天把他赐给我”,充分体现出她对这个宝贝儿子的爱。“胖嘟嘟笑起来带着小酒窝,可爱的模样真的很讨人喜欢。”

一双慧眼,发现孩子的钢琴天分

从小杰伦听到音乐就会兴奋地随着节奏摇晃,不只爱看孙越、陶大伟的表演,也常戴着墨镜模仿高凌风唱歌,坐在电视机前也会跟着广告唱唱跳跳。三岁对录音有兴趣,就常常拿着录音机录自己的声音,或唱歌,或编故事,自编、自导、自演又自唱一番。

周杰伦4岁读幼儿园时,叶惠美把他送到幼儿音乐班学钢琴。平时活泼好动的小杰伦一站到钢琴面前,竟是出奇的安静,听老师弹奏一遍自己就能复弹出来,老师告诉叶惠美,这孩子很有天分!

叶惠美小心翼翼的守护着儿子的音乐天赋,她主张拿出家里不多的积蓄给儿子买一架钢琴,请最好的老师为他辅导,但是杰伦的爸爸认为没必要。最后叶惠美还是背着丈夫买了钢琴。三年级时,叶惠美发现儿子偶然听到世界名曲《天鹅湖》,被大提琴忧伤凄美的曲调深深着迷,又擅自为杰伦购买了大提琴。这使得原本就有裂痕的夫妻关系更加紧张,家里充满着争吵,少有温馨。

杰伦上初二时,父母终于离婚,成名后的周杰伦写了一首歌《爸,我回来了》。离婚后,叶惠美一个人抚养杰伦长大。

一根藤条,把音乐底子打厚

周杰伦虽然有钢琴天赋,但是孩子毕竟是孩子,天性爱玩。如果没有父母的恰当引导,很多孩子三分热度过后就放弃了。杰伦小时候每天要练2个小时琴,可看到别的小朋友在窗外玩,也很想出去。妈妈就拿着一根棍子,站在他后面,一直盯着他练琴。只要一分心,偷瞄窗外,棍子就打在手背上了,小杰伦手上经常布满淤青。

这让杰伦一度很反抗,不想再练琴了。不过等他冷静下来,却又忍不住想摸琴。自己认真思考几天后,确信自己离不开钢琴,从此就算妈妈、老师再严格,他也没有放弃的念头。周杰伦在一档综艺节目中回忆:“如果说自己的音乐底子打得深厚,还得感谢那根棍子呢。”

三不妈妈:与孩子一起度过黑暗时光

上中学时,杰伦音乐有天赋,文化课却烂成渣,没考上高中。叶惠美为儿子的前途操碎了心,才十几岁,难道去当混混吗?幸好,当时恰逢淡江中学第一届音乐班招生,周杰伦考上了。

但是同样的问题在高中一样存在,除了音乐成绩出类拔萃,其他科目却惨不忍睹。高中英文老师甚至认为杰伦有学习障碍:“他脸上表情很木讷,我以为他笨笨的。这小子无法专心上数学、科学课,就连英文作业也荒废。”那时的周杰伦性情孤僻、叛逆,令老师们很头疼。

考大学是没指望了,杰伦脸上难见笑容。叶惠美看在眼里,愁在心里。杰伦虽然有音乐天分,但在那个年代,学音乐是有钱人才敢想的事,对普通家庭出身的孩子来说,稳定靠谱的工作才是更明智的选择。叶惠美没有放弃,苦苦思索,无论如何要给孩子找条出路。她没有把这种担心传达给孩子,深信孩子智力没问题,性格孤僻是家庭不和睦造成的。为了防止自己应焦虑而情绪失控,叶惠美给自己定了一个“三不准原则”:不唠叨、不指责、不胁迫孩子。叶惠美决定挖掘杰伦身上仅剩的闪光点——钢琴,至少可以当一名钢琴教师,未来能养活自己。

爱能创造奇迹

没有考上大学的杰伦只好去餐厅端盘子,可即使这么简单的工作杰伦也做的不够好。不爱说话、对顾客不热情还经常上错菜。一个月下来工资扣掉将近一半。一个偶然的机会,休息时间周杰伦弹起了餐厅的钢琴,一曲《萧邦舞曲》征服了老板,他干脆让杰伦别端盘子了,就再现弹钢琴,餐厅的生意也因此越来越火爆。

细心的叶惠美,再次感受到了杰伦身体里那股音乐力量。她帮儿子报名了娱乐节目《超猛新人》的比赛。杰伦精心创作了一首《梦的翅膀》,但他对自己的唱功没信心,请了一位歌手演唱。但是那个歌手不理解他的曲风,配合杰伦的钢琴伴奏更显得怪异。台下嘘唏一片,第一次尝试彻底搞砸了。

轻言放弃就不是叶惠美了。他鼓励儿子只管努力,潜心创作,机会总有一天会降临。可现实留给周杰伦的机会真的不多了。叶惠美心急如焚,向来不善于交际的她,鼓起勇气找到了台湾著名主持人吴宗宪,他当时是阿尔发音乐公司的老板。叶惠美把《梦的翅膀》曲谱给吴宗宪看。吴对周杰伦的第一印象并不好,敷衍扫了一眼谱子。结果发现抄写很工整,而且曲风多变。眼毒的他把周杰伦招进了公司当助理。

母子二人非常珍惜这一次机会。叶妈妈叮嘱杰伦,平时多帮同事买盒饭打打杂。不久沉默寡言,但是勤快、踏实的杰伦得到了大家的接纳。但叶妈妈依然担心,杰伦冷漠、倔强的性格,难免无意间得罪同事。

于是经常在下班期间,带来可口的炸鸡、披萨给员工们分享。一来二去同事们都认识了叶惠美,知道周杰伦有一个好妈妈。

杰伦也很努力创作出了很多曲目,但他的歌太前卫了,在吴宗宪看来,歌词总是怪怪的,音乐圈其他人也欣赏不来。改了好几次,还是无法令人满意。有时吴宗宪看都不看直接丢进垃圾桶。眼看着自己的辛苦变成废纸,杰伦当场掉泪。

周杰伦想过要放弃。可是这样太对不起当初辛苦为他争取来机会,每天在守候公司门口妈妈了。他咬着牙硬撑下去,再搏一次。他住在了公司,以每天一首歌的速度创作。叶惠美每天都来看望儿子,带来换洗的衣服。看着日渐消瘦的儿子。她强忍住泪水。

杰伦的努力也打动了老板,吴宗宪每天八点来公司总能准时看到周杰伦放在桌上的作品。他终于隐约嗅到了作品里某种特质,答应周杰伦找歌手演唱他的曲子。后面的故事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了。吴宗宪把周杰伦写的歌推荐给刘德华和周慧妹,但都被拒绝了。只剩最后一次机会了,周杰伦自己唱,如果不行,直接走人。

“阿伦,给你10天的时间,如果你能写出50首歌,而我可以从中挑出10首,那么我就帮你出唱片。”

周杰伦买了一箱方便面,就算把命拼上,他也要抓住这最后一次机会。周杰伦在10天内,保质保量,如约完成了50首歌曲的创作。吴宗宪从其中挑选出了10首,第一张专辑《杰伦》诞生。

这张专辑吴宗宪并没有报什么希望,只是死马当作活马医的无奈之举。没想到的是,专辑刮起了一股杰伦风。横扫台湾,很快被抢购一空,并一举夺得了最佳专辑、最佳制作人、最佳作曲三项大奖。后面的故事就不用我说了。每一张专辑都掀起一股狂潮,席卷华语乐坛。这个有点害羞,爱说“哎哟,不错”的年轻人定义了一个时代。

周杰伦终于成功了,最欣慰的当然就是他的叶惠美了。当年丈夫的讽刺,老师的摇头,生活的艰辛都随风而去。儿子终于找到自己的一片天。而周杰伦也深深地明白,妈妈才是最自己背后的女人。没有妈妈明灯般的指引,阳光般的温暖和盲几乎盲目的信任,他绝对撑不到今天。成名之后他将所有的收入都交给妈妈保管,尽管有了自自己的公寓,周末他一定会回家陪妈妈和外婆。

一向酷酷的周杰伦谈起妈妈时,一脸的温柔。他说,妈妈温柔婉约,有智慧,聪明又有气质,她是“最棒的情人”。

周杰伦说,“只要妈妈高兴,我愿意为她付出一切”:周杰伦出了一张以妈妈命名的专辑;妈妈喜欢费玉清。就和他一起合作一首《千里之外》;重要场合都带着妈妈;找的女朋友也要是妈妈喜欢的,结婚了要和妈妈一起住。

历尽千帆,周杰伦与妈妈有着厚重而深刻的母子情。现在周杰伦一有空带着穿得酷酷的妈妈,参加活动,各地去旅游。

感谢叶惠美把一个叛逆少年培养成喂饱我们青春的周董。试想假如你的孩子也像小周杰伦一样,性格怪异,成绩一团糟,你能忍得住不责骂、惩罚,摇头叹气吗?还是也能像周杰伦妈妈一样不将情绪施加给孩子,始终接纳和鼓励、温柔陪伴呢?小杰伦那样的孩子很多,但是叶惠美没有几个。

不得不承认,很多时候妈妈决定了一个孩子能走多远。

从周妈妈的身上我们能学到些什么呢?

1、无条件地接纳孩子

妈妈是孩子安全感的来源,不管孩子多丑、多笨,成绩多差,不管老师、外人如何不喜欢你的孩子,在母亲那里,他永远是最可爱的宝贝,怀抱永远为他敞开。

妈妈们尤其不要总是用负面的语气否定自己的孩子,拿孩子和别人家的比,那根本无法激励他,反而把他推向了自我否定。

2、温柔地逼一把孩子,但是请先找到孩子真正的兴趣

和很多妈妈一样,孩子不想练琴时,叶惠美也会用棍子打孩子的手。但是叶惠美是在细心观察,充分确认杰伦有天赋并喜欢弹钢琴的基础上逼他的。比如,杰伦其他科目都很差,一弹起钢琴眼中就有光,偷懒几天不弹,反倒不习惯。试想如果妈妈逼孩子画画,可能就没有今天的杰伦了。

3、用爱托举孩子

孩子遇到困难时,不要唠叨、指责和惩罚孩子,这样其实是和问题站在一起打败孩子。学习杰伦妈妈的三不准则,和孩子一起打败问题。用爱和陪伴默默地鼓励和支持孩子,做孩子永远的啦啦队。

真正要做到这三点其实很难,但是如果你能从现在就开始努力,一定会培养出一个所向披靡的孩子。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f_VoW20BJleJMoPMhjF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