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利波特19年后重映,我发现了魔法世界里的心理咨询工具 | 影音研习会

2020-09-04     冯欣源自然养育之家

原标题:哈利波特19年后重映,我发现了魔法世界里的心理咨询工具 | 影音研习会

作者 | Uni

来源 | 简单心理Uni(ID:jdxl-uni)

欣源有话说

这篇文章很有意思,作者真是个天才!

难怪《哈利波特》这么戳心哦。分享给大家

时隔19年,《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终于要在内地重映了。同时,《哈利·波特》系列电影(全八部)也以IMAX格式在第23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展映, 魔法世界大门再次向我们敞开

我们愿意再一次陪哈利、赫敏、罗恩坐上火车,坐上小船,前往被月光和神秘笼罩的霍格沃兹。

以哈利·波特命名的这一系列故事,主角哈利的勇敢、善良贯穿着故事的始终。心理咨询师在观影时一定会忍不住思考,哈利从小失去父母,被寄养在姨父姨妈家,却又受到了他们刻薄的虐待, 这样的成长环境会给他带来怎样的烙印

虽然哈利从来没能在霍格沃兹得到过心理咨询,但哈利所在的魔法世界却派生出了很多咨询工具。 故事中充满想象的人物和隐喻特别适合在咨询室与来访者讨论。那么咨询师是如何将哈利波特的魔法世界带入咨询室的呢?

博格特与PTSD中的意象转化

在《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囚徒》中,卢平教授教授了一节关于博格特的课程。博格特是一种变形的魔法生物,它会看透你的内心,变成你最害怕的东西。卢平教授在课上说道:

击退博格特的咒语是简单的,但需要意志力。你们知道,真正吓退博格特的是大笑。你们必须做的只是强迫它变成你认为可笑的形象。

战胜恐惧的方法,就是将你害怕的东西变成荒谬的笑话

心理咨询师 将这个想法应用到了对创伤后噩梦的治疗当中,用认知行为的方式,让来访者学会通过意象重构/噩梦重构(imagery/nightmare reing)的技巧,完成意象转化。

意象重构是一种治疗手段,常用来处理对现在有负面影响的记忆。它通过重构过去,想象过去向你更想要的方向发展,达到治疗效果。其理论基础在于,当被重构的故事越有能力唤起我们的情绪时,新的记忆就更容易被唤起,从而替代创伤性记忆。

卢平教授应对博格特的方式与意象重构理论异曲同工: 当新的意象越是有趣的时候,我们的来访者就会越会从中受

在团体治疗中引入《哈利·波特》

在西方,哈利波特系列书籍几乎是人人皆知的,这样的人文环境尤其适合将哈利·波特的故事带入团体治疗当中(尤其是儿童团体治疗)。

在团体治疗中,咨询师要通过讨论故事中的角色,引导来访者将自己带入故事当中。这种将问题具体化在故事角色的方式不仅可以应对来访者的阻抗,同时也提供了处理他们内心矛盾的机会。

国外咨询师经常会引导来访者讨论以下主题:

  • 通过讨论 博格特以及意象转化 ,帮助小朋友应对内心的恐惧
  • 通过讨论 摄魂怪 (一种可怕的生物,经过的地方,都会被吸去快乐,让你想起最可怕的事) 的特性 来探讨其与抑郁以及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相似之处
  • 通过讨论 守护神咒 (最强大的防御咒之一,用于抵御摄魂怪。巫师需要集中精力,想着心中最快乐的事)鼓励小朋友分享积极的思维和记忆
  • 通过讨论“ 冥想盆 ”来处理过往回忆(邓布利多用冥想盆来保存、探索过去的记忆)
  • 用 厄里斯魔镜 (展示观看者内心深处的欲望的魔镜) 的隐喻,帮助小朋友命名他们的梦想,抱负和目标
  • 用 摄神取念 (一种 读心咒语) 来鼓励小朋友倾听其他组员的感受

邓布利多与哈利·波特的“重新回忆”

在《哈利·波特与火焰杯》中,伏地魔重生,并试图杀死哈利。哈利目击了他的同学塞德里克·迪戈里被谋杀,也因此受到了创伤。心理学家用哈利·波特的故事给来访者解释, 讨论创伤事件是对处理治愈创伤后的情绪和症状有益处的。在《哈利·波特与火焰杯中》,有两幕描述了邓布利多鼓励哈利打开创伤经历的场景。

哈利点了点头。他感觉麻木,仿佛置身于梦境之中,眼前的一切似乎都不真实,但他并不在乎。他甚至为此感到高兴。这样,他就用不着去想他触摸三强杯后发生的一切了。他不想仔细研究那些记忆,尽管那些记忆不断在他脑海里闪现,像照片一样栩栩如生。疯眼汉穆迪被关在大箱子里。虫尾巴瘫倒在地,捂着他的断臂。伏地魔从冒着蒸气的坩埚里冉冉升起。塞德里克......停止了呼吸......塞德里克,请哈利把自己送到父母身边......

哈利似乎正在经历‘解离’ (麻木和不现实感)。同时,他也在经历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核心症状:对带有倾入性的创伤记忆的回避。

邓布利多停住了话头。他在哈利对面的办公桌后面坐了下来。他望着哈利,但哈利躲避着他的目光。邓布利多要向他发问了。他要强迫哈利回忆那所有的一切了。

“我想知道,哈利,你在迷宫里触摸门钥匙后发生了什么?”邓布利多说。

“我们可以明天早上再谈,行不行,邓布利多?”小天狼星声音沙哑地说。他把一只手放在哈利的肩膀上。“让他睡一觉吧。让他好好休息休息吧。”

哈利心头涌起对小天狼星的感激之情,但邓布利多仿佛没有听见小天狼星的话。他朝哈利探过身子。哈利很不情愿地抬起头,注视着那双蓝色的眼睛。

现在哈利在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中,被熟悉的人和物环绕,邓布利多尝试鼓励哈利说说发生了什么。小天狼星不想让哈利再体验一遍发生过的灾难—— 亲人往往会鼓励逃避行为

哈利·波特式自助

Janina Scarlett是《超级英雄治疗》的作者,在她的《哈利波特疗法:来自禁书区的一本未授权的自助书》一书中,用幽默的写作手法向读者传达了:

我们之中很多人都在无意中压抑情绪,就像德思礼一家(哈利的姨夫姨母家)想要压抑哈利的魔法一样。然而我们却了,让人生充满魔力的东西,就是我们的情绪

心理学家通过混合哈利·波特里面的术语来解释接纳与承诺疗法(新一代认知行为疗法,主张拥抱痛苦,接受“幸福不是人生的常态”这一现实,然后再建立和实现自己的价值观),将治疗技巧变得像魔法一样生动有趣——情绪,是我们的巫术潜能,是需要被理解、探索的东西。以下是几个例子:

  • “正念”变成了 加护咒 (保护护盾)
  • 逃避变成了 粉色摄魂怪
  • 认知分离 (一种帮你拉开你和认知之间的距离,让你的认知不再占领、控制你的行为的技巧)变成了 魔咒
  • 价值观可以在 厄里斯魔镜 中找到 ,然后可以通过 活点地图 (小说中的魔法地图 ) 找到

多比效应——自我惩罚现象

《哈利波特》系列故事中除了众多巫师外,最 让哈迷们印象深刻的还有那个长着长耳朵、尖鼻子和圆鼓鼓大眼睛的家养小精灵多比。

多比渴望自由,非常注重和自己和哈利之间的友谊,在开始帮了不少倒忙,最后为了救哈利和他的朋友,悲壮牺牲,成为众多读者心中的意难平。

“哦,不,先生,他们不知道……多比因为来见您,要对自己进行最严厉的惩罚。多比将把自己的耳朵关在烤箱门里。”

——家养小精灵多比

2009年,一项研究明确了 人类存在自我惩罚现象,这一现象被称为“多比效应”。心理学家早就知道,当我们意识到做错事情的时候,内疚情绪会鼓励亲社会行为(pro-social behavior)。但是,当我们不能弥补过错的时候,就有可能会像Dobby一样惩罚自己。

心理学家通过给被试者分配了不同的实验任务,操控他们感受到的内疚。他们控制了被试者是否能弥补错误,同时给被试自我惩罚的机会 (比如扣留奖赏等)。他们发现, 内疚的人会因为没能弥补自己的过错而自我惩罚。在应对那些会自我伤害的来访者时,心理咨询师可以尝试谈谈内疚在自伤行为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魔法世界里的心理疾病污名化

国外有位心理学家专门写了一篇 在魔法世界中的心理学的完整学术研究《DSM与巫师的世界中诊断》。

当学生压力过大的时候,偶尔会收到校医庞弗雷夫人的镇定剂,除此之外,霍格沃兹没有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巫师们有一些生理的疾病 (比如死斑谷病 )会有专业的治疗者治疗。但是, 对于心理疾病,除了“疯”这个词以外,在魔法界基本没有其他定义。巫师们知道,幻听、妄想和记忆间隙是反常的,所以在《哈利·波特与密室》中,哈利担心暴露自己可以听到密室中蛇的声音,会让别的巫师误以为他“疯了”。

那么魔法世界是如何应对“疯”的呢?大部分巫师会自行处理自己的状况,除非他们做了违背法律的事情(如马沃罗·冈特,伏地魔的外祖父。他暴力并且偏执,曾因袭击魔法部官员而被送进阿兹卡班)。如果患者相当危险,或没办法照顾自己,他们会被监禁在圣芒戈魔法伤病医院闭锁病房自我修复。闭锁病房里的居民有弗兰克和艾丽斯·隆巴顿(纳威的父母,被钻心咒虐待疯掉),吉德罗·洛哈特(被自己的遗忘咒Obliviate Charm打中而失忆),还有博罗德里克·博德(因尝试从神秘事物司中移除一个预言而变得精神混乱,认为自己是一只茶杯)。

看来,心理疾病污名化的现象,在魔法世界也并没有好到哪儿去。

参考资料:

https://www.psychologytools.com/articles/harry-potter-and-the-therapy-tools/

编译、校对:Cindy、余述

作者 | Uni

来源 | 简单心理Uni(ID:jdxl-uni), 学心理咨询,来简单心理Uni。全国超优秀的专业咨询师成长平台。

声明 | 本文为转载文章,已获授权,如您希望转载,请联系原作者。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本人无意侵权,如您觉得有侵权行为,请速与我联络删除。

头像 | 唐小鸭,雁枫桦,擎石设计,版权为本公众号所有,翻版必究。

《跟冯欣源坚守自然养育》

《夏娃的困惑》

第一本:母乳理论+基本操作

第二本:母乳实践+解答疑问

第三本:母乳辟谣+特殊宝宝

第四本:哺乳妈妈生病和用药

第五本:母婴安睡

第六本:育儿谣言-行为误区篇(上)

第七本:育儿谣言-行为误区篇(下)

第八本:育儿谣言-滥喂食水篇

第九本:婴幼儿怪现象-屎尿屁嗝胀气篇

第十本: 不一样的快乐音乐早教

纸质书、电子书

都已经上架开售哦!

非常感谢大家支持!

部分内容可在公众号查阅

关键词目录在后台左下方

系列丛书已经写好数百万字

主要内容:

母乳喂养及母婴睡眠

婴幼儿护理(屎尿屁嗝、婴儿怪现象、家庭护理操作)

育儿谣言(行为误区篇、滥喂食水篇、矿物质篇)

辅食营养(辅食添加误区、简单易上手案例)

早教(婴幼儿发育,反自闭症过度诊治)

轻松带二胎等诸多内容

涵盖: 养育,教育,心理,得道

敬请期待!

不仅如此

欣源仍会像勤劳的小蚂蚁

不断学习、实践

数年如一日为您制作

专业、精致、全面、实用的育儿内容

争取陪伴您和孩子到18岁哦~^_^

鸣谢

梦朦(momo)绘制的精美封面哦!

欣源实在太感动了

号外

抖音、快手、知乎、小红书、视频号

同时开通了哦!

搜索“冯欣源”可关注^_^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fQLoXXQBeElxlkkapzL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