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OK妈&六月
来源 | 妈咪OK(ID:mami-ok)妈咪OK,港大教育学博士创办、美国幼儿教育协会成员指导。关注0-6岁宝宝大脑科学、智商情商。
欣源有话说
我很喜欢这篇,感恩OK妈分享哦
放假在家,可以看看纪录片哦,莫名感觉这用新潮的方式和技术,介绍我国古文化纪录片,挺应节日的景儿
祝大家双节快乐!合家欢!比心心
小时候我并不太喜欢和爸妈去博物馆,阴暗房间里,橱窗的陈列架上摆放着灰蒙蒙的历史文物,虽然我爸妈会和我说一些文物的名称,但始终不明白如何去欣赏这些和自己生活有些遥远又没有联系的物品。
直到慢慢长大了,我自己有了对历史朝代文化的认知后,才发现原来带着历史背景去“解锁”这些文物就容易多了,也渐渐明白,文物的美不只在于物件本身的精湛 工艺。其实每一件文物是当时那个时代的线索与见证,我们可以透过他们窥见当时的社会文化......
所以我一直认为, 如果要带孩子逛博物馆、欣赏文物,正确的打开方式一定是 解读文物背后的社会文化、人物命运等等,通过有血有肉的故事把这些 文物身上的藏匿的历史给说出来,那么孩子也会觉得有趣并且能吸收很多!
正好央视出了一套名为 《如果国宝会说话》的纪录片,就是用这样的方式为我们解读了 从全国一百多家博物馆中的380多万件文物里面挑选出的 一件又一件的国宝文物。
比如它给唐代仕女激活了生命,让她们在锦绣飘飘的画面中,一边挥袖而舞,一边讲述着她们的喜乐和哀愁;
又比如这种凑在一起“吃瓜”的群众,扯着八卦闲聊,他们的聊资很劲爆;
没错,画风很俏皮、搞怪,但通过这些接地气的呈现方式,一下子就成了我们看得懂、听得懂的“文物说明”。
不仅,纪录片画风本身清奇,连宣传海报也让人意想不到的可爱:
虽然画面是如此洒脱不羁,但内容并不是哗众取宠的,它的专业度是通过层层专家鉴定的。
一集就短小的5分钟,也很适合我们用碎片化时间来看,瞬间提升自己的才华 。带娃去博物馆时,都会让他觉得爸妈好博学!
目前,纪录片已经拍了3季了,在豆瓣和哔哩哔哩上给这三季都是清一色的高分。
评论里更是唰唰唰的好评:
内容特别多,非常推荐大家有空可以刷一刷,比刷抖音的沙雕视频可要有价值得太多。借这篇和大家分享几个其中的内容。
01
唐朝并非以胖为美
唐代女性以胖为美?
不, 唐朝并不是完全以胖为美。
事实上是,初唐不胖、晚唐臃肿、即使盛唐也不都是以胖为美。
每个女孩都可能有胖闺蜜,也可能有瘦闺蜜。
但为什么我们都会以为唐代以胖为美呢?因为,唐代包容。
唐代女性以不投他人所好、想胖就胖的自由和自信为美。
这样的文化,才是真正让我们羡慕的。
所以说大唐的盛世, 盛世的不仅是经济的繁荣,更是包容开放的精神。
而唐代女性的自由,可远不止体态上的自由。
唐代仕女雕塑的发髻造型、发饰、裙服等,没有一个是相同的。
比如10岁时,可以选择双垂髻的活泼可爱造型,托出圆圆的脸盘:
再大些,可以选择堕马髻,梳出被人宠爱的样子:
还可以选择双螺髻,青春靓丽:
还有充满仙气的双环望仙髻:
除了发型,妆容也有很大的自由度。爱美的仕女可以敷铅粉、抹胭脂、画黛眉,染额黄、点面靥、戴发饰,把自己打扮成有国际范的宫廷装。
造型上也没有限制,仕女如果愿意,也可以穿上男装把自己打扮成潇洒的酷小子。
最难得的是,仕女还有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的自由。
有的投入家庭生活,走入相夫教子的生活:
有的跟着哥哥们骑马打猎,做一个 仗剑天涯的女侠:
这样多元的人生选择,足以说明大唐时期社会的包容度。
02
三星堆青铜人像
背后隐藏的是人性的光辉
青铜人头像,是三星堆出土的文物,博物馆在四川,我10多年前去过那儿,当时走马观花。看过这个片子,再带娃去就可以头头是道咯~
这些人头像鲜明的特征,标示着他们区别于普通人。
但是无一例外的是,它们表情凝重,有突出的眼睛和薄薄的嘴唇,耳垂全都有孔。
57尊大小不一的青铜头像,像个谜,有普通的人头像,还有戴金面罩的人头像。
它们刻画的样貌究竟来自何方,又为何与我们人类如此不同? 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史前古蜀人的古老谜团。
但是它们依然屹立在博物馆,成为我们现在观赏、研究的文物之一,并不是因为这些我们猜不透的外观长相,而是背后隐藏着的文明一直让我们敬佩。
三星堆文明晚期,是中原王朝正属于殷商的时代,商朝人大量制造青铜兵器、食器、酒器, 用活人祭祀神明,是个充斥着血腥的时代。
然而在三星堆的祭祀坑中,始终没有发现用于祭祀的人和牲口,更不见一件兵器。如果这些青铜人头像是用作陪葬的话,那也仅仅是 某些生命的替代品。
这些背后我们看到的是那个时代的古蜀人, 拥有着超越时代的人性光辉,这也许是他们的强大的原因,或许也是他们消亡的种子。
02
千年前的狗粮 隐秘而浪漫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这是汉朝民歌中的一词,大多数汉朝人和这首词一样,是不习惯含蓄的,他们把对美好的向往,情感的渴望都大胆的说出来,甚至化作吉祥语,写在显眼的地方。
但这个出土于西汉江都王的陪葬墓,他妃子墓中的 带钩(汉朝用来系腰带的一个装饰品),却不同寻常。
它的外貌算不上突出,钩首是一个简化的龙头,有着鼓鼓的眼睛,挺立的双耳,钩身上是汉代常见的典型的云纹,
就这么普普通通的外表,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我们却发现了藏在里面的秘密。
我们将其拆开两半,带钩两个半扇的内壁,分别以阴阳文刻着 长毋相忘的四字吉祥语,这样意味深长的四个字安全地隐在钩身之间,看来,这誓言并不想昭告天下,这是只属于它主人的情真意切。
深宫里的爱情誓言,被这带钩普通的外表,完全隐藏。
不求万人之上的国王独宠一人,只求两人之间的私语唱戏腰间。他们把约定刻在这带钩隐秘的地方,埋在墓中,生生世世珍藏。
长毋相忘是一种寄托:“此生此世可能只是梦一场,但求我们永远不要忘记对方。”
04
古代的rapper 搞笑是生活的态度
眼睛笑得如弯月,两个苹果肌鼓出来,就像熟透的冬枣,左手持鼓、右手握棒,头往前伸,后背拉成一张弓,右腿高高抬起, 这瞬间的发力,似乎攒足了信心逗翻场上所有的观众。
这是击鼓说唱陶俑,它所刻画的是千年前一个无名无姓的说唱艺人,娱乐大众、让老百姓开心就是他的职责。
那时类似像他一样的说唱艺人并不少见。他们一个个 神情动作都极尽表现出搞怪:
但是实际上,他们似乎并不像看起来那样,开心得那么纯粹,这些人多半有与生俱来的疾病。
有的患严重脊椎疾病,脑袋只能缩在脖子里:
有的是嘴型天生的畸形:
而这些变成他们自嘲的素材,成为逗笑他人最安全、最有效的幽默方式,所以他们故意呈现身体的缺陷,卖力表演。
“生命以痛吻我,我要报之以歌”这是他们的人生哲学,也是那个时代的市井民族精神。
05
奢华的唐朝丝绸
古代的丝织品到底有多精美?
光看留存至今的织物本身,它们有的残破有的褪色,光靠想象我们很难去再现它们原本的模样。
但是通过现代动画科技,就能给我们再次展现出来。
在《立狮宝花纹锦》这集,就诠释了“如果古代的织物变成现代的一个产品,是如何制作出来的。 ”
首先,将织物中的图案进行分解、提炼,变成一个个电脑图案素材。通过变换色彩、变化角度、不同图案的重组搭配,让我们一点点看明白古代丝绸每一个细节纹样到底是什么样子。
织物上的图案是由外围花草环+中心动物纹样组成的:
到底怎样组合才是心中最满意的花样?把这些都输入电脑后,各种尝试搭配起来看看效果,变得不要太容易:
用同样的方法可以还原、创新各种各样的图案。
外围圆环配上配上狮子,再一个镜像,就是团窠联珠对狮纹锦:
外围花草环配上凤,就是紫地凤唐草丸文锦:
就这样,古典织物风采就像一幅幅现代的艺术设计在我们呈现出来。
但设计图归设计图,如果真正变成产品该要如何实现?
这集大开脑洞地用二进制的编织法还原唐代精湛的手工技艺:
只要在机器中事先输入好代码程序,一个精美的织物就能变成一个可以自动化量产的产品:
而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个原本褪色泛旧的织物,通过科技都还原了起来。让你不禁感叹,在古代是要有多巧的手,才能绣出如此精美的样子。
整个纪录片语速不会很快,如果孩子感兴趣,也可以一起看,给到我们和娃的一定是最浸润无声的艺术和文化启蒙。
在纪录片里,每一个文物不再是见证世事变迁的旁观者,而是一个个有血有肉、有自己性格的生命,每一粒风尘都是反映着千万年前生活的原样。
最可贵的就是,这些时而让你温暖,时而让你欢笑,时而让你精神共鸣的文物,它就在我们触手可及的地方。
叮咚,你有一条国宝的留言,请注意查收。
作者 |OK妈
来源 | 妈咪OK(ID:mami-ok)妈咪OK,港大教育学博士创办、美国幼儿教育协会成员指导。关注0-6岁宝宝大脑科学、智商情商。
声明 | 本文为转载文章,已获授权,如您希望转载,请联系原作者。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本人无意侵权,如您觉得有侵权行为,请速与我联络删除。
头像 | 唐小鸭,雁枫桦,擎石设计,版权为本公众号所有,翻版必究。
《跟冯欣源坚守自然养育》
《夏娃的困惑》
第一本:母乳理论+基本操作
第二本:母乳实践+解答疑问
第三本:母乳辟谣+特殊宝宝
第四本:哺乳妈妈生病和用药
第五本:母婴安睡
第六本:育儿谣言-行为误区篇(上)
第七本:育儿谣言-行为误区篇(下)
第八本:育儿谣言-滥喂食水篇
第九本: 不一样的快乐音乐早教
第十本:婴幼儿怪现象-屎尿屁嗝胀气篇
第十一本:史上最轻松愉悦高效的减肥法
纸质书、电子书
都已经上架开售哦!
非常感谢大家支持!
部分内容可在公众号查阅
关键词目录在后台左下方
系列丛书已经写好数百万字
主要内容:
母乳喂养及母婴睡眠
婴幼儿护理(屎尿屁嗝、婴儿怪现象、家庭护理操作)
育儿谣言(行为误区篇、滥喂食水篇、矿物质篇)
辅食营养(辅食添加误区、简单易上手案例)
早教(婴幼儿发育,反自闭症过度诊治)
轻松带二胎等诸多内容
涵盖: 养育,教育,心理,得道
敬请期待!
不仅如此
欣源仍会像勤劳的小蚂蚁
不断学习、实践
数年如一日为您制作
专业、精致、全面、实用的育儿内容
争取陪伴您和孩子到18岁哦~^_^
鸣谢
梦朦(momo)绘制的精美封面哦!
欣源实在太感动了
号外
抖音、快手、知乎、小红书、视频号
同时开通了哦!
搜索“冯欣源”可关注^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