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父母不仅要每天照顾孩子的吃喝拉撒,同时还要负责孩子的教育。不管孩子年龄多大,走到了哪一步,在父母的眼里永远都是一个长不大的孩子。
随着人年龄的增长,独立的意识也在逐渐生成,
这时如果家长还用以前的观念和方式来教育孩子,就会经常闹出一些笑话,以下几大幻觉也会很多家长都会有的。
第一,家长们认为游戏都是可以暂停的。很多孩子在假期都会选择玩游戏来放松一下,但家长们有个习惯,那就是不管孩子在干什么,只要不是学习,就要求他们随叫随到。早知道现在很多游戏都是网络即使对战的,根本没有暂停键这一说,如果家长要求孩子立马暂停游戏去做其他事,孩子肯定不愿意,特别是吃饭时,孩子如果游戏没打完心里肯定会不痛快,这样就会影响正常的消化吸收,对身体产生影响。
第二,那就是家长们在发现钱少了,第一反应就会认定是孩子偷的。孩子在小时候零花钱一般不会有多少,如果在超市里看到一些自己喜欢的东西家长又不同意买,没有收入的孩子们就会选择另一种方法,那就是“偷”,不过他们是偷拿爸妈的钱。如果孩子小时候拿了爸爸妈妈的钱,那么这件事在他的父母心里将会留下“污点”,以至于在孩子长大之后,家长发现自己丢钱了,第一反应还会是自己孩子给偷拿了。这时有“前科”的孩子可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第三,就是大人如果发现一件事自己没有理,就会开始说孩子犟。在很多的父母眼里,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如果孩子不理解的话就会跟他们理论。可如果争着争着大人发现自己不占理了,就会选择“甩锅给孩子”。
第四,就是孩子和异性朋友关系好就是在谈恋爱。其实出现这种想法的父母在上学时应该没少谈过恋爱,或者是在上学期间根本没有谈过恋爱,否则肯定不会产生这种极其片面的想法。
第五,那便是关于孩子成绩的,如今电子游戏风靡全国,当时还有不少媒体评论其为“电子毒品”,这就导致一些年龄比较大的人会认为游戏是导致孩子成绩下降的罪魁祸首。但在以前那个没有电子游戏的年代,每个人都会取得好成绩吗?所以关于孩子玩游戏,家长们还是需要谨慎的思考以及把握。
在生活中,家长应该如何正确与孩子相处?
放下姿态。
虽然在辈分上,家长是长辈,可如果家长们一直以不平等的身份来教育孩子,起到的效果会是非常有限的。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该放下姿态,虽然不能说和孩子称兄道弟,起码不能让孩子感觉自己和父母之间距离很远。这样才能让孩子悉心听取自己的教导,帮助他们更好的成长。
换位思考。
在孩子犯错之后,教育是肯定的,但也要注意教育的方式,其中学会换位思考应该是每个优秀家长需要学习的“必修课程”。教育孩子时首先要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这样才能采取正确的教导方式,帮助孩子认识并改正错误。
多沟通交流。
现在不仅家长们工作压力大,孩子的学习任务也很重,这直接导致家人之间少了很多沟通的时间。作为家长应该主动进行调节,多抽出点时间和孩子相处,聊聊日常生活,解答孩子成长中的困惑,这会对整个家庭的和谐产生重要作用。
总之,家长和孩子之间难免会发生分歧与争吵,双方最好能先冷静下来,考虑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这样很多亲子间的问题也能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