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个少年犯的自白:从学校到监狱,背后隐秘太扎心

2022-10-10     尹建莉父母学堂

原标题:6个少年犯的自白:从学校到监狱,背后隐秘太扎心

为什么现在的孩子越来越极端了?

霸凌、强奸、杀人……新闻报道中,有关青少年犯罪的事件越来越多,甚至有的孩子犯罪时还不满10岁!

是谁把他们推向了深渊?

网络上有一则纪录短片,讲述了6名少年犯的故事。

在这段充满血泪和悔恨的视频中,一些答案也昭然若揭。

是什么毁掉了孩子?

马俊(化名),沉迷赌博,因输钱后持枪杀人入狱。

唐亮(化名),因与人发生争执后,用斧头砍人入狱。

刘家凯(化名),初中辍学打工,因与车间主任发生争执,致其瘫痪入狱。

陈永浩(化名),沉迷网络游戏,因在学校用仿真枪杀死同学入狱。

曹夕(化名),辍学在理发店打工,因被老板责骂,用水果刀捅死老板入狱。

张强(化名),因早恋问题打瞎其他男同学左眼入狱。

马俊(化名),沉迷赌博,因输钱后持枪杀人入狱。

唐亮(化名),因与人发生争执后,用斧头砍人入狱。

刘家凯(化名),初中辍学打工,因与车间主任发生争执,致其瘫痪入狱。

陈永浩(化名),沉迷网络游戏,因在学校用仿真枪杀死同学入狱。

曹夕(化名),辍学在理发店打工,因被老板责骂,用水果刀捅死老板入狱。

张强(化名),因早恋问题打瞎其他男同学左眼入狱。

他们因为不同原因,不同犯罪行为,亲手斩断了大好前途,将自己从“少年”变成了“少年犯”。

有人为之叹息,有人为之不耻。

可当挖掘了他们背后真实的成长故事后,竟发现一些经历是如此相似——他们都出自同样的家庭:缺少关爱,父母恶语相待。

刘家凯的手上布满了干农活留下的老茧,他出生在贫苦的农村家庭,妈妈患有脑梗塞,治病欠下了一大笔债。

家庭的重担落在刘家凯肩上,他是咬着牙扛下的。

摆弄着手上的茧子,他说,“我一晚上能割三亩地的麦子。”

从这些看来,他不应该是个“坏孩子”。

可刘家凯接着又说,“我爸喜欢喝酒,喝完酒就撒酒疯,说我没用,说我是个废物。”

在日复一日的吼骂中,刘家凯的心中积压了无数的委屈和愤恨,后来他选择逃离家庭,辍学去工厂打工。

本以为赚点钱可以贴补些家用,也能让自己过得好一些,没想到在工厂里再次遭到了责骂。

“车间主任也骂我是废物、说我没用,然后我就忍不了了。”

冲动是魔鬼,可惜他没能扼住那头魔鬼……

上中学的陈永浩被很多同学羡慕,他爸爸是这所中学的校长,两个哥哥都是学霸。

可只有陈永浩自己知道,这些都是他所痛恨的。

爸爸是校长,对他的管教格外严格,陈永浩在爸爸的批评和与两个哥哥的比较中长大,叛逆成了他生活的常态。

“我老汉(爸爸)最常说的话就是,只要是人,都比你强。每次学校升旗仪式,他还要当着所有同学的面骂我。”比较和责骂,成了陈永浩心中拔不掉的刺。

爸爸教子心切的话语,在陈永浩的心上戳了一个又一个血洞。

最终,在和同学的争执中,在同学说出“我们就是比你强”的嘲讽后,那些血洞变成血盆大口,将他吞噬其中。

这部纪录片的名字叫《语言暴力的伤害》,一个个人性本善的孩子,在长期遭受语言暴力中渐渐迷失自己,这如何让人不心痛呢?

更让人心痛的是,这样的“暴力”广泛存在且愈演愈烈。

语言是一把锋利的刀

美国社会学家莫里·斯特劳斯的一项研究表明:亲子相处有问题的家庭中,90%的父母都吼骂过孩子。

现实生活中,我也见过不少家庭,沟通基本都是吼骂。

而长期遭受吼骂的孩子,往往会走向两个结局:自我封闭或自我伤害。

脑科学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

在长期遭受吼骂的环境中,孩子大脑中的杏仁核会被不断刺激。

杏仁核,主要是负责处理愤怒和恐惧这两种情绪的。

如果杏仁核反复被刺激,孩子就随时生活在恐惧或愤怒中,而长期被这种情绪左右,孩子遇事往往容易走向极端。

电视剧《老爸当家》中的杜杜,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青春期的杜杜在家里换鞋时,不小心碰到了怀孕的后妈,爸爸看到后二话不说把她一顿骂。

委屈的杜杜,跟爸爸大吵一架后离家出走。

出门后,她遇到一个男生,被对方三言两语一顿忽悠就跟着人家去了酒吧。

喝得醉醺醺时,想到爸爸为了怀孕的后妈骂她,便自暴自弃地说,“不就是生孩子吗?有什么了不起的,大不了我也给他怀一个!”

16岁的女孩,竟然以赌气怀孕的方式来抗议爸爸的吼骂。

这种伤害父母,又伤及自己的方式,实在让人后怕!

杜杜是自我伤害,《三傻大闹宝莱坞》中的拉加则是自我封闭。

一次,校长问学生拉加:“你如此用功,学习成绩却一直都很差,原因到底是什么?”

拉加答:“恐惧”。

拉加从小就是个好学生,父母殷切地期望着他出人头地结束家里的贫穷。

和所肩负期望的孩子一样,压力和吼骂时常伴随拉加,这也使他逐渐将自己封闭在恐惧中,成绩越来越差。

很多父母可能会觉得:

吼孩子不是很正常吗?

做错事不吼他怎么长记性?

全天下哪个孩子没被父母吼过?

吼孩子不是很正常吗?

做错事不吼他怎么长记性?

全天下哪个孩子没被父母吼过?

殊不知,父母的吼叫其实就是在向孩子的内心施压,当孩子内心的焦虑找不到出口时,他们就只能不断向内自我攻击,最后压抑成伤!

爱孩子才能让孩子变好

“你不听话,我就不爱你了!”你有没有对孩子说过这句话?

其实,这是将“听话”和“爱”本末倒置了。

很多父母不惜破坏亲子关系,去反复盯住孩子的那些“问题”、“毛病”,试图一遍遍用吼叫的方式让孩子听话。

误以为:只有孩子听话了、有进步了、变得优秀了,才能好好尊重他、爱他、接纳他。

全错了!

有研究数据表明:

亲子关系增长10%,小学生的学校归属感相应提高8.42%,良性的品德行为提高7.14%,学习成绩提高4.01%,认知能力提高3.36%。

亲子关系增长10%,小学生的学校归属感相应提高8.42%,良性的品德行为提高7.14%,学习成绩提高4.01%,认知能力提高3.36%。

尹建莉老师说过,“我们把纯洁的善意投注给孩子,最后孩子回报你的就是简单、朴素、善意。”

所以,不要等孩子听话才爱他,因为你越爱他,他才会越听话!

之前学堂的一次直播中,一位妈妈和儿子的故事撼动了很多人的心灵。她是这样说的——

从孩子进入青春期开始,我们母子之间开始频繁地发生冲突。一个是叛逆的孩子,一个是不让步的老母亲,让琐碎的日常也处处危机四伏。

第一次激烈的冲突,发生在他初三那年。

因为一点小事,他和我顶了嘴,随后夺门而出。我当时满心愤怒地追出去,一把把他掼到了地上。

“我不活了!”他当时声嘶力竭地站在窗边哭喊。

怒火攻心的我也丝毫没有示弱,反怼他:“别拿死威胁我,你敢跳吗?”

当时他立刻往窗台上爬,我心里是害怕的,也慌了,好在最后他爸一把抱住了他,才没有酿成悲剧。

我暗暗发誓以后不能再发生这样的事,但没想到这只是我们关系恶化的开始。

在那之后的不久,又是一场硬仗开始了。

打翻的茶几,倒地的花架……我现在还记得当时客厅里一片狼藉的样子,那是儿子对我最猛烈的抗争。

他吼叫着,一边拽着我的衣领一边喊:“你他妈就是一坨屎。”

那一刻,我崩溃了!

在那天的日记里,我写下了这样一段话:

“失败,我失败了,我想从楼上纵身跃下。”

“我恨他,恨他给我的挫败感,恨他让我痛不欲生。”

我做错了什么,为什么我们之间会变成这样?

后来,一个朋友给我推荐了学堂,在学堂老师的帮助下,我才明白原来自己错得离谱!

当时老师提出的建议,我到现在都还牢牢记在心里。

从那之后,我参加了学堂的戒吼活动,下定决心改掉吼骂孩子的问题。

6月,他去学画画,坚持三天便放弃;

9月,他确诊中度抑郁倾向,办理了休学;

12月,他提出去健身,本以为依然会半途而废,没想到却成果斐然;

次年4月,他主动要求补课。

直到第二年9月,那个暴躁、叛逆的孩子不见了,我的宝贝回来了!

在重新回到学校那天,我收到了这辈子最珍贵的礼物——

儿子对我说,妈妈,因为有你,我相信了世界!

一场母子的和解,一个妈妈的自我救赎,戒吼成功后,我重新收获了儿子的爱!

世上没有完美的孩子,也没有完美的父母。

所以,作为父母请记得接纳孩子的不完美,也要时常反思自己做得是否妥当。

承认自己也会有做得不当的时候,改变自己,才是正向的发展和成长。

为了帮助更多的父母从知道到做到,尹建莉父母学堂策划了【28天戒吼活动】

尹老师开设28天戒吼活动的初衷

它高效、轻松地改变了我们,让我们深深地意识到了问题。

成为母亲本应是一种幸福,不能让失控的情绪影响了我们的亲子关系,一味隐忍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我们要学会疏解情绪,做情绪的主人!

28天不对孩子吼叫,并完成签到(不需要转发朋友圈),即可获得奖学金,金额=实际报名费,活动相当于免费!

28天里,要改变三四十年形成的脾性,肯定不容易。所以学堂研发了助力戒吼的相关实操课程,还会有经验丰富的辅导员在线答疑和互动,用深入浅出的话语,手把手教给大家正确的戒吼方法。

截至目前,尹建莉父母学堂“戒吼活动”已经成功举办了196期,目前已有100000+父母验证为戒吼利器,活动结束后,收集的用户反馈活动有效率高达97.5%。

活动中有高级辅导员为家长们答疑解惑,通过解读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从根本上解决家长们在育儿中的困惑与难题。

活动要求

28天不对孩子吼叫,并完成签到

即可获得奖学金

金额=实际报名费

活动相当于免费

(开营3天内,可无理由退款)

8节音频课程,用浅显易懂的语言把戒吼方法讲给你听;

辅导员在线答疑,追根溯源解答个性化问题;

28天时间从理论到实践,帮您成长自己、成就孩子。

在戒吼营

心态变得更加积极

也收获更愉悦的家庭氛围

在戒吼

她们都获得了奖学金

报名费原路返回

爱的产生和表达,自带情绪

管理情绪,做它的主人!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详情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f9acf987fa41bbd39ea8357effd0460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