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衣节:凉风起,思念浓,依照传统“吃3样,做1事”表达孝念,老传统别丢!

2024-10-31     吃货峰子

导语:寒衣节:凉风起,思念浓,依照传统“吃3样,做1事”表达孝念,老传统别丢!

在我国,传统的节日有很多,但是祭祀的节日并不多,最著名的要数清明节和寒衣节,每年的农历十月初一就是民间传统节日寒衣节,《诗经•豳风•七月》记载:“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意思就是九月开始天气逐渐转冷,人们应该添置御寒的衣裳了,因此十月初一又俗称“授衣节”,民间这一天祭祖时,也不要忘了给祖先添衣,因此也叫“寒衣节”。

据史书记载,寒衣节最早可追溯至周朝。相传,每年农历十月初一,周天子会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以迎冬礼敬祖先。在那个时代,人们认为冬季即将来临,为了让祖先在另一个世界也能温暖度过寒冬,便有了祭祀送寒衣的习俗。

还有一种说法与孟姜女有关。传说孟姜女千里寻夫,到了长城脚下却得知丈夫已死,悲痛欲绝的她哭声震天,长城为之崩塌。她在找到丈夫的遗骸后,将自己带来的寒衣为其穿上。从此,人们为了纪念孟姜女的忠贞爱情和对亡夫的深切思念,便在每年十月初一这一天为逝去的亲人送寒衣。

寒衣节在我们烟台也称之为“过月一”,这一天会祭祀先祖,准备过冬,同时这一天也会有许多的习俗,老话说“民以食为天”,这么大的节日吃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寒衣节要食“寒食”,在口舌尝鲜的同时,怀想故乡和先人,所以寒衣节:凉风起,思念浓,依照传统“吃3样,做1事”表达孝念,老传统别丢!

其一:饺子,那一个个小巧玲珑的饺子,宛如弯弯的月牙,包裹着满满的祝福与思念。在寒冷的天气里,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品尝着热气腾腾的饺子,温暖的不仅仅是身体,更是心灵。据说,饺子形似耳朵,吃了饺子,冬天耳朵就不会被冻坏,这也是对先人的一种美好祈愿,寓意着平安喜乐,健康长寿。

其二:面条,细长的面条,象征着长寿和绵绵不断的思念。每一根面条都仿佛是我们与先人之间那割舍不断的情感纽带。当顺滑的面条在口中咀嚼,那是一种无法言喻的温馨与慰藉,同时还有着长长久久,平安顺遂之意。

其三,红豆粥。红豆的殷红,恰似我们对先人的赤诚之心。香甜的红豆粥,不仅滋养着我们的身体,更滋养着我们的灵魂,让我们在品尝美味的同时,铭记先人的恩情,表达了对已故先人的思念和孝敬,这是传统文化的体现。

而这“做 1 事”,便是送寒衣。据明代《帝京景物略》对寒衣节的描述:十月一日,纸肆裁纸五色,做男女衣,长尺有咫,曰寒衣“,因此也有了寒衣节送寒衣的说法。精心准备好寒衣,在特定的时刻,怀着虔诚的心,将寒衣焚烧,让温暖通过缕缕青烟传递给远方的先人。这不仅仅是一种形式,更是我们内心深处对他们的牵挂和关爱。

寒衣节:凉风起,思念浓,提一篮衣物,揣一心思念,裹一怀希望,把一盏明灯,照一路平安,借一缕青烟,表一世尊崇。寒衣节将至,依照传统“吃3样,做1事”表达孝念,老祖宗的规矩别丢!我是晓峰,喜欢晓峰分享的美食,不要忘记关注吃货峰子哦!

本文由吃货峰子原创,欢迎关注与您一起交流,让大家受益,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f7248b2a5474792c79830e679deb400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