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来得早,春节不穿袄”,12月22日冬至不一般,2024年春节会冷吗?

2023-12-17     吃货峰子

原标题:“冬至来得早,春节不穿袄”,12月22日冬至不一般,2024年春节会冷吗?

导语:“冬至来得早,春节不穿袄”,12月22日冬至不一般,2024年春节会冷吗?冬至后饮食有啥注意的?

《中国天文年历》显示,北京时间12月22日11时27分09秒将迎来“冬至”节气,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二节气,与“夏至”相对应,“冬至”这天,古称“日短”或“日短至。冰益状,地始坼,“终藏之气,至此而极也”!即将冬至也意味着“数九寒天”开启,将进入一年之中最寒冷的时段,古人亦把冬至看作是大吉之日。

回顾2020年的冬至是12月21日,阴历十一月初七;2021年的冬至是12月21日,阴历十一月十九;2022年的冬至是12月22日,阴历十一月二十九;2023年的冬至是12月22日,阴历十一月初十。总结冬至要么在十一月上旬,要么在中旬,要么在下旬,冬至在十一月上旬就是常说的“早冬至”,也就是“冬至来得早”,那么农谚上怎么说?

【冬至来得早,春节不穿袄】

这是一句流行已久的农谚,表达了先人对于冬至、春节期间天气变化的总结。众所周知,冬至是寒冷冬季的正式开始,标志着“数九寒天”的到来,而春节则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象征着新年和春天的到来。如果冬至来得早,那么春节一般都会到六九,“五九六九沿河看柳”,说明2024年的春节不会太冷,人们不需要穿厚的棉袄和羽绒服。

【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疾病】

这些言语并非是空穴来风,而是有着一定的科学道理。在冬季,由于天气寒冷,人们的抵抗力和免疫力会下降,身体很容易会遭受到寒毒或病毒的侵袭,进入冬至后,除了必要的锻炼身体外,那就是补充营养,用来快速补充人体消耗掉的阳气,因此老北京素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很多地方还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说法,那么冬至后饮食有啥注意的?

冬至养生三件套:羊肉汤、烤红薯和冰糖葫芦。

1、羊肉汤:羊肉性温,羊肉是冬季进补的最佳食材,就是有点小贵,这是因为它富含蛋白质、各种维生素和铁、钙、锌、硒等矿物质,有补血暖胃、开胃健脾的功效,冬季经常适量吃点羊肉,有利于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不但有很好的滋补作用,还有利于御寒,冬季满大街的羊肉汤馆就是很好的见证。

2、烤红薯:红薯热乎,每当听到这悠扬的叫声,都忍不住驻足买上几块,一个完美的烤红薯,皮薄如纸,皮层上溢出的甜糖汁呈褐色,粘在表皮上,晶莹透亮,焦焦甜甜、香气四溢,勾引着你的胃,勾引着你的食欲,真的叫你欲罢不能啊!而且它富含蛋白质、淀粉、果胶、维生素、氨基酸、膳食纤维、胡萝卜素和钾、铁、钙、硒等人体所必须的微量元素,因此被营养学家称为营养最均衡的保健食品,可以延缓皮肤衰老、补铁、补血和增加人体免疫力。寒冷冬天,一块热乎乎的烤红薯叫你一天都元气满满。

3、冰糖葫芦:“都说冰糖葫芦酸,酸里面它裹着甜,都说冰糖葫芦甜,甜里面它透着酸,糖葫芦好看它竹签穿,象征幸福和团圆。”寒冷的冬天,来一串冰糖葫芦,不但美味,而且营养,具有健脾开胃、消食化瘀、活血化痰的功效,真的是冬天一宝。

今年的“早冬至”,叫我们提前体会了寒冬,而农谚则在生活的细枝末节中描绘出气象的奥妙。“冬至来得早,春节不穿袄”,12月22日冬至不一般,2024年春节会冷吗?冬至后饮食有啥注意的?我是晓峰,喜欢晓峰分享的美食,不要忘记关注吃货峰子哦!

本文由吃货峰子原创,欢迎关注与您一起交流,让大家受益,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f4205652e6fcb215c3782e8d9b8031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