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年轻人的岩茶观

2023-10-09     小陈茶事

原标题:一位年轻人的岩茶观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搜狐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国庆的某天,出去喝茶。

和几个朋友被邀请到一处位于半山的茶室。

款待我们的是一个00后大男孩,戴着黑框眼镜,茂密浓黑的短发,看起来文静有礼。

闺蜜莹老师有些狐疑,这样的男孩不应该一手捧着可乐,一手操作手机游戏吗?怎么会喜欢喝茶?还敢约老茶客的茶局?就不怕被挑毛病么?

我摇头制止了她的瑕想。

既来之,则安之,静观其变。

大男孩子彬彬有礼带着我们走进一间设计精良的茶室。

主泡台后是一面大大的落地窗,窗外美景一目了然,尤其在半山腰,随处一瞥都是景致。

桌上摆的几泡茶也有点意思,虽然不能免俗,写着都是“马肉”、“老丛”之类的茶名,但是细看茶叶出处,倒是正经的马头山场主人家的茶,恰好是我们认识的。

茶室摆设、泡茶器具、品茶环境,包括茶品都没问题,现在,且看这个大男孩如何冲泡,以及他对岩茶有何见解。

《2》

整个温杯、冲泡、出水、分茶的过程,他都做得有条不紊,动作规范大气,屏息聚神。

最重要的是,一招一式都充满了对岩茶的尊重。

我们都对他赞叹不已。

据说他的茶学老师是自己的父亲。

父子俩每年都会去几趟武夷山,到我们认识的那个马头山场主人家里拜访学茶,日常喝的茶也都出自这个山场主人。

不禁羡慕这位年轻人喝岩茶的起点之高——有爱茶且财力不错的父亲的引路,他小小年纪便能接触到山场正又工艺佳的核心好茶。

而且,经过这一番与茶有关的日常熏陶,他的举手投足间,比同龄人更多了几分周到妥帖。

与他相熟的一位朋友私下评价他,情商特别高。

李麻花调侃,嗯,原来“喝岩茶还能养情商呢!”

《3》

喝茶初始,他先挑选了一款马头岩肉桂冲泡给我们品尝。

据说这是他最喜欢喝的一款肉桂,喝完之后心情特别好,所以要把它放在最先来泡。

以00后的年纪,喜欢的岩茶风格应该不会是传统工艺的岩茶——那种把火功焙高放置隔年来喝的传统岩茶,会让他感觉不够张力,且缺乏灵性。

我猜想,他喜欢的茶是富有年轻活力,而这必须是当年的茶:香气干净清透,有花香果香,茶汤细腻丝滑,苦涩感弱,到尾段能转甜。

马肉冲泡出来,与我猜想相差无几。

因为是肉桂,更多了几分烈性。

也对,少年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能喜欢肉桂在口腔里散漫开来的浓烈与清苦,就像他喜欢烟草里尼古丁的苦涩感一样。

他说,如果是早上冲泡这款马肉来喝,绝对是提神醒脑,心情开阔的一天。

这泡茶确实,不仅是因为他请我们喝茶的这份诚意,更因为这泡马肉做得很好——这个我们所熟知的做茶人功力不减,依然保持着做茶的热情和专注。

没有被某音上那些浮躁的“99元天心岩肉桂”所影响。

《4》

不过,让我们有些遗憾的是还魂汤。

他把岩茶的头汤留住,直喝到香尽汤残,最后才把头汤分与我们喝。

彼时那头汤,已经冷冰冰,失去香气,也失了灵魂。

这应该也是他父亲所授,亦或是与别的茶友喝茶时学来的,断不会是那个山场主人的做派。

这泡茶还没结束,有个朋友临时有事要下山,他匆匆而去都没来得及端起这位大男孩特意倒给他的头汤。

对此,大男孩万分惋惜。

看他对待茶叶的态度,我们很欣慰。

他就像摄像师喜欢自己作品的一帧一画那样,全方位喜欢并尊重着岩茶。

头汤的保留或许不是人云亦云,年轻人总归有自己的想法。

他应该是在经过几番验证后,觉得头汤留到最后喝有道理,才会把这个步骤放进自己日常的茶叶冲泡品饮中,他觉得放凉后的头汤可以让一泡茶的冲泡有个首尾呼应的结局。

但在秉承传统观念的我们看来,如此这般是违背了一泡茶品评的规律。

真正要看懂一泡茶,主要集中在它的前三水,最有层次变化最饱满最立体的前三水。

茶叶内质芳香因子的全面激发与释放也正是在这前三水。

因此我们需要用沸腾的水冲泡,以便能冲泡出茶叶的高沸点香气。

茶汤需趁热喝,也是因为其高沸点香气会随着温度降低而减弱挥发。

茶汤放凉后,便不如热喝来得香,剩下的低沸点香气都是一些黏糊的炭香和不明晰的果香,远不如高沸点那些高扬明艳的花香。

虽然第一水中,香气还未充分释放,但它是后两水茶汤的起始和铺垫,就像一部高水平的著作,起承转合,一环都缺不得。

《5》

即便我们不认同头汤留到最后喝,我们也顺着他的安排从第二水开始喝,头汤最后喝。

因为,这是难得一见的从可乐、咖啡、手机中脱离出来认真与岩茶对话的年轻人。

他尊重岩茶,我们尊重他。

年轻人富有钻研精神,能与时代接轨,他们的参与能让那些年迈的物什、老态龙钟的产业焕发青春的活力。

岩茶,乃至中国茶,是时候需要寻找它们的年轻群体了。

如果一直是“退休才喝茶,年龄大的人才喝茶”这样的固化思维,茶叶最终将面临群体断层,犹如现在的社会老龄化。

老树必须发新芽。

更多年轻人的加入,才是行业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f401e071c37aac2e2eabf93c4e97d59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