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我不够好,他才和我分手” |如何摆脱失恋后的情绪低落

2022-04-20     九州心理

原标题:“都是我不够好,他才和我分手” |如何摆脱失恋后的情绪低落

你是否也曾对自己说过这样的话?

“我什么也做不好”、“我就是个废物”、“没有人会爱我”……

这个来自内心的负面声音,总在发生一件不好的事情时响起。

它带着无止境的苛责和质疑与我们对话,促使我们自我怀疑,甚至自我惩罚。

于是,我们陷入了一种“低落情绪”中,被自己所感受到的沮丧和痛苦所困住。

尤其在经历“失恋”这件最常见的事情所带来的情感冲击下,我们常常不自觉地沉浸在备受煎熬的痛楚感中。

因为是对方提出的分手,所以倾向于把原因归为“自己不够好”而感到更加强烈的痛苦。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是什么让人们在失恋后陷入这种难以忍受的低落情绪中,以及如何早日摆脱负面情绪的困扰。

01

“他和我分手,我就不值得被爱了吗?”

先讲一个真实故事。

去年夏天,男朋友要和我分手,理由是:我们不合适。

我强忍着眼泪质问他:“为什么?”

内心却在检讨自己:“是我没做好吗?”

在将近1个小时的对话中,我试图挽回这段亲密关系,但最终我们还是以和平分手来保护这份美好的感情。

自从说好分手的那一刻起,我就感到对方的离开带走了一部分的我,这种恸失感一度让我陷入抑郁状态,以至于让我当下的生活都失去了正常的秩序。

失恋发生很久, 我一直都在思考被分手的原因,但越想越深感自我价值的受挫,内心发出一个声音:“都是你xx地方没做好,所以他才和你分手的。”

果然,我回想起,每当我请男朋友来满足我的需求时,他会对我说“看你表现”。

每一次我在讨好他而去做好一件事的过程中,我感到内在的匮乏和无力感。

以至于,我常陷入“我没做到让他满意”的内疚和自责中。

所以,当我意识到,我再也没有机会跟着他去采访艺术家;被他带着一起听一场独立音乐会;不会出现在任何我需要帮助的时刻,我会认为“失恋就是因为自己不够好”。

于是,我学会抽烟喝酒,在深夜刷约会软件,寻找下一场我以为的梦幻爱情。

这样的生活过了半年,我始终没有从失恋的“这场病”里挺过来,反而过得消沉抑郁,因为我感到“天呐,这个世上再也不会有人爱我了”,甚至以此作为未来生活的信念。

就在这个时候,我了解到由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创建的情绪ABC理论(ABC Theory of Emotion)。

情绪ABC理论认为激发事件A(Activating Event),只是引发情绪和行为后果C(Consequences)的间接原因。而引起C的直接原因,则是个体对激发事件A的认知和评价,而产生的信念B(Beliefs)。

情绪ABC理论认为激发事件A(Activating Event),只是引发情绪和行为后果C(Consequences)的间接原因。而引起C的直接原因,则是个体对激发事件A的认知和评价,而产生的信念B(Beliefs)。

也就是说,决定一个人的情绪不是事件本身,而是你对这件事的看法。

我一下子豁然开朗。

原来,让我变得消极的是分手让我产生“我不够好”的看法,而不是“分手”这件事。

后来经过心理咨询,我终于明白我们分手仅仅是因为两个人不适合在一起生活,与“我不够好”无关。

不论他爱我与否,我都是值得被爱的。

02

分手的痛苦,是从哪里来的

为什么我轻易地把“分手”这件事归因于自己身上?

心理学上说,这是因为人的信息处理系统(Beliefs)几乎总是带有偏见的。

所谓偏见,就是:

一种脱离事实而建立起对人或事物消极的、不合理的态度。

用专业术语来讲,就是一种非理性的认知偏差(Cognitive Bias)。

比如前面提到的分手这件事。

我必须表现得让对方满意,不管是拥有一个既健康又曼妙的身材,还是停止去听千篇一律的流行音乐,都是在以男朋友的认知来代替了自己的看法。

这样就导致我形成了认知偏差:

“我要满足男朋友对我的期待,否则我就是不够好,不值得被爱的。”

于是在这种认知偏差的影响下,我会形成这样的“核心信念”: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被人爱。

一旦触发这个核心信念,我的“自动化思维”就会被激活——

我没有做好,就不配得到他人的欣赏和爱,那我的生命就会变得多么荒凉和无意义。

什么是自动化思维?

简言之,就是人在具体情形下头脑中冒出来的想法、念头、冲动或画面。

直到后来,自行查阅了一些书籍后,我拷问自己:

没有别人的认可和关爱,难道我就不继续生活了吗?

仅仅因为我暂时没有做好,就否定自己被爱的价值,这难道不是太武断了吗?

没有别人的认可和关爱,难道我就不继续生活了吗?

仅仅因为我暂时没有做好,就否定自己被爱的价值,这难道不是太武断了吗?

这些,就是最开始的认知偏差。

也正如《当下的力量》作者埃克哈特·托利所说,人类受苦的根源来自我们大脑的思维。思维其实也不是问题,问题出在我们无法控制自己的思维,反倒成为思维的奴隶,成为自己“强迫性思维”的受害者。

因为我们不能控制客观发生的事,只能掌控对事件的反应和解读。

所以,一旦有“我不配”、“我没用”、“我不值得”这些认知,就会在委屈自己的前提下来满足别人。

也因为我带着“我只接受配得上你的爱的自己”进入一段亲密关系,很容易让自己陷入一段不够好的关系中。

这恰恰和我的低自尊和低自我关怀有关。

一旦与人的关系出现裂痕,我就会把错误揽在自己身上。

关系的破碎所带来的情感撕裂,也只是独自承受。

然而,只有真正地接纳自己,才能在自爱的基础上感受到被爱。

03

如何快速走出失恋,让自己开始新的生活

为了走出失恋的痛苦,我从北京逃离,来到杭州“疗伤”。

起初,我天真地以为换一个环境,新的生活就会向我展开。

但令我没想到的是,崭新的生活环境并没有抵消我的负面情绪。

有一刻,我甚至觉得这件事情对我造成的痛苦体验永远不会过去。

尽管在我每天的生活中有其他的事情在发生,可一旦我的注意力被“失恋”这件事拉回来,我就又像掉入了深渊一般。

甚至,我非常绝望地认为“未来我再也不会遇到比他更好的人”,我的爱情故事就这样没有下文了。

但事实上,不同的思维可以有不同的解读。

一个怀有积极思维的人,会觉得“我还会遇到更好的人”。

而另一个怀有问题视角的人,会觉得“我再也不会爱上一个人”。

因此,归根结底我们需要的是选择性地相信积极的可能。

最有效、最实操的一个方法,就是纠正错误的认知,通过积极的自我对话来改善情绪问题。

首先,你可以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写下你目前所面对的最大的问题。

你可以将它们抄写下来或者打印下来,放在自己最容易看见的地方。

因为看见,就是治愈的开始。

其次,识别那些会让你产生强烈的负面情绪和反应的场景,而后检查这种自动化思维。

任何时候,出现一些负面情绪时,一定要问自己:为什么会产生这种负面情绪。

否则,如果我们不加以检查,几乎无一例外会对此信以为真,甚至会把这当作事实。

这个时候,我们就会陷入平常所说的“当局者迷”的状况。

最后,用积极的思维替代消极的思维。

只有察觉不理性信念的存在,才能让我们更好地享受生活。

其实,我在这段恋爱关系中产生“我不够好”的不理性信念,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的不自信。

因为不自信,没有安全感,总觉得无法与对方并肩同行,从而导致需要对方的认可来获得自我价值感。

分手这件事,几乎完全带走了我活在这个世界上的希望感,但同时也给了我一个机会——

让我重建对自我的认知。

我建议,可以试试在每天临睡前,记录下自己这一天中做得好的事情,得到的赞扬,以及一点一滴的进步。

即使当下还没有做好,也要学会接受自己的不完美。

对于女性来说,不完美的认知集中在外貌和身材上。

后来,我通过积极的“自我对话”形式,逐渐从失恋中走出来,一步步塑造出自信的状态。

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反思,我感到自己又变得成熟了一些。

最后。

有时候,我会想:“命运为什么总是毫无逻辑可言地,将痛苦施加在我的身上”。

也许,你也会感受到这种存在——

非常不安,无比虚弱。

你想战胜它,但又逃不出自身对命运的责备。

这种行为固然痛苦,但同时它也会给我们一种力量。

当然,我希望提醒你,这个力量需要留在伤痛平息,我们用更客观的眼光审视这件糟糕的事情之后,才能真正地获得。

其实,我们的人生不就是走在一条且行且失去的路上吗?

记住,

记住,我们会悲伤,但也会在爱中成长。

责编 |晓慧

策划 |大路 晓慧

排版 |不加班小姐

作者简介 / 余晓慧

一个想陪伴你获得心理成长的心理学爱好者

来源:灵语国际心理中心

微信号:lingyuguoji_xinli

近期课程 (点击可查看详情)

九州心理2022年度课程表

【5月20-22日线上直播】张海音双相和人格障碍的心理动力学线上直播工作坊

【心理咨询师】基础培训项目招生简章(常年招生)

【社会工作师】人社部、民政部双认证

【中国心理学会认证】少儿心理发展咨询指导师培训

【中国心理学会认证】婚姻家庭咨询指导师培训

【家庭教育指导师·智慧父母培养计划】

以性为议题自我探索体验工作坊(5.1-3)

张沛超家庭深度动力工作坊杭州站 (5.2-4)

陈灿锐荣格曼陀罗绘画疗法连续培训 (5.13-15)

罗家永全国心理拓展实操高级班(5.20-22成都)

蔡仲淮国际临床催眠师认证系统培训(5.26-29)

张维扬博士觉梦工作坊第三期厦门站 (6.10-12)

金天博士人本表达性艺术治疗团体工作坊 (6.24-26)

李晓驷心理咨询技能深化连续培训(8.5-7 贵阳

徐钧自体心理学连续培训项目( 广/深/长 8.5-7 )

邱丽娃萨提亚模式家庭治疗连续培训(8.25-28)

zvika舞动 |身心之恋 系列 (大理8.26-29)

陈伯炜国际潜意识引导OH卡系统培训( 9.10-11 )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f3f3302df60518d385efa6618d4ab1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