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小宇宙 编辑 | 金雀儿
来源 | 布谷学习(ID:iBookgood)
布谷老师
之前给孩子讲故事的时候,讲到一本《恐龙怎样不生气》的书,这是一本关于父母怎样面对发脾气恐龙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是个大恐龙,这本书把恐龙比作我们的孩子。在恐龙生气的时候,会大喊大叫、会乱扔玩具、会撅嘴抱怨……
作为父母,在孩子发脾气的时候该做什么呢?我们只需要站在一条统一战线,温和而坚定地告诉他们这样做是不对的就可以了。
教育学者赵东华说:
教育孩子从来都不是一方的孤军奋战,猪队友们,该上场了!
“窜天猴”需要我们一起才能“降服”!
1
有“虎妈”也要有“狼爸”
郭晶晶是个名副其实的“虎妈”,她有着自己的原则,对孩子的教育从不心软退让。在一次做采访的时候,邓亚萍提到,连公公霍震霆都说郭晶晶是个很严格的“虎妈”。
郭晶晶解释,有时公公霍震霆来看孩子,如果孩子们作业没写完,她会坚持原则,让孩子先写完作业再陪老人家。她希望孩子能养成时间管理的习惯,做事有规划。
那么,孩子们会不会到爸爸那里撒娇,“虎妈”的背后是不是站着一个“糖爸”呢?
近日,霍启刚更新了自己的微博,照片里孩子们正在给爸爸洗车。
网友们纷纷称赞这样的教育方式,原来霍启刚不是“糖爸”而是“狼爸”,对孩子有原则,让孩子们明白付出劳动才会得到相应的酬劳,这和郭晶晶的教育方式不谋而合。
“虎妈狼爸”有着一致的教育观,再用一致的观念对孩子统一输出。父母用两颗心共筑一条路,孩子在成长的路上才不会偏离方向。
2
父母双方的教育观一致才最有效
杜江霍思燕是明星圈的“炫爱”高手,他们对待孩子犯错也有着步调相同的节奏。
在一期综艺节目,霍思燕请小朋友来家里做客。由于一下多了三个小朋友,霍思燕觉得力不从心,于是告诉嗯哼帮妈妈一起来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
可是当嗯哼看到妈妈那么耐心地对待其他小朋友,却忽视自己的感受时,便和妈妈闹起了小脾气。
霍思燕在采访中说:“我想借这个机会让孩子明白哭闹和发脾气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所以,霍思燕就打电话求助起了老公杜江。希望杜江能开导一下嗯哼,让他能正确认识到自己的问题。
杜江先在电话里安抚了嗯哼在情绪,随后赶回了家。
杜江严肃地告诉嗯哼:“妈妈今天要照顾这么多小朋友,嗯哼应该是小帮手,而不应该随便发脾气,嗯哼要向妈妈说对不起。”
嗯哼向妈妈道了歉,妈妈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说:“孩子都会犯错,主要看父母对待孩子犯错是什么样的态度。有了杜江的支持,嗯哼就会很快认识到错误。”
作为父母,我们是孩子的导向标,我们的方向就是孩子的发展方向。
尹健莉老师说过:
杨绛在《我们仨》里提到,每次一家三口下馆子看戏时,能和钱钟书在馆子里等上菜时,依据吃客的穿着和言语,剖析出背后的故事来。
原本,每个孩子都有精细的观察力,只是,很多的孩子因为没有受到父母的耳濡目染而慢慢遗失了。钱瑗,恰恰只是在父母的影响下被保留了这种细致观察力罢了。
杨绛和钱钟书对女儿的教育知行合一,不是任何一方甩手掌柜,夫妻二人托起了钱瑗的未来,燃起了孩子对知识的渴求。
有人说,做父母就是一场修行。教育孩子,拼的就是父母的人生功底。
父母的默契配合就是教育子女的最深道行。
3
在生活中要避免以下行为
日本小说家伊坂幸太郎说:“一想到为人父母,居然不用考试,就觉得真是太可怕了。”
作为父母的我们怎样做才能“考试”合格,让孩子更优秀呢?那么我们就要避开这几个“坑”:
1、“红白脸”的教育,造成“两面派”孩子
大家所熟知的《红楼梦》里面的贾宝玉,父亲贾政和母亲王夫人对孩子就是用这样的教育方式。
贾政教育孩子时,常常严厉到宝玉听到父亲的声音都会发抖,见到影子都会害怕的地步,而王夫人则十分纵容宝玉,常常拼命维护孩子。
宝玉有一次犯错,被父亲拿板子打的半死,可贾政仍不解气。而王夫人百般阻拦,甚至说:“既要勒死他,快拿绳子来勒死我,再勒死他。”这就是很典型的夫妻双方教育孩子的两个极端反面。
英国心理学家萨盖曾经提出来:
也就是说,每一个人都不能够同时挑选(接受)两种不同的行为准则或者价值观念,否则他必将陷入混乱。
当我们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甚至相互埋怨指责的时候,孩子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去判断对错,没有是非观的孩子也会影响价值观的取向。
2、父母立场不一致,降低威信
在商场看到这样一幕:
女孩死死地抱住爸爸的腿,妈妈却已经走出好远,边走边说:
女孩哭着说:
爸爸为了避免尴尬,强行抱起女儿走了,最后答应给女儿买的玩具也没有买。
当父母的观点没有统一,爸爸在妈妈不知情的情况下答应了孩子,妈妈则坚守自己的原则毫不退让。
孩子的童年在失信中渡过,也会成为一生中最痛的殇。
《正面管教》中说过这样的话:
我们要做的是赢得孩子,而不是赢了孩子。
3、“拆台”教育,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
有一个学生,曾写过一篇日记:
对孩子而言,他爱爸爸也爱妈妈,但当爸妈对一件事情产生了不同的意见时,那么孩子又到底听谁的呢?
可能,在孩子的心里,听谁的都会很难受,听谁的都是一种“叛变”。
有分歧的教育观,会给孩子的童年留下阴影。
4
聪明的父母,懂得“统一战线”教育孩子
对一个家庭来说,孩子所受到的教育应该说都是来自一个合力,那就是父母的整体效应,双方的取长补短形成的最佳合力。
教育孩子需要的不是“严父慈母”,也不是“严母慈父”,而是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态度一致。
1、在教育过程中需要的是“配合”战术
当孩子犯错的时候,其中一方批评教育孩子时,另一方不要袒护,尤其不要在孩子面前指责对方。
状元妈妈盛琼说:
父母一方的每一次袒护,都会让孩子少一次学习的机会,不分对错的孩子“墙”上就会留下疤痕。要想孩子那面墙还雪白,就需要我们一起来维护。
2、尽量不在孩子面前发生矛盾
父母对事情的看法不可能完全一致,在意见不一时,先以一人意见为主。
在《孩子我要你快乐》书中有个故事:爸爸喜欢带女儿做一些比较危险的游戏,比如玩滑板、学习骑马,而妈妈觉得女孩子不要做太冒险的事情,这会让女孩子的性格变得粗犷。
在爸爸带女儿做冒险游戏时,妈妈会在背后提醒爸爸做这些冒险游戏之前要先征求女儿的意见,如果女儿愿意参与其中,妈妈为什么还要杞人忧天呢?
3、步调要一致,标准要统一
陶行知说:
父母自律,孩子才会自觉。作为父母,我们做规则的践行者,孩子也会和我们共同遵守。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团结一致,孩子才会按照既定路线走,不会出现偏差。
所以,为了孩子,我们要和“猪队友”携手并肩,一起走下去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