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智勇教授专访 | L858R,被忽视的一群EGFR+患者

2019-11-19     医脉通肿瘤科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为EGFR突变阳性患者一线治疗方案。然而,大多数患者接受治疗一年左右发生耐药,导致治疗失败。临床前研究发现,EGFR-TKI联合贝伐珠单抗具有协同抗肿瘤作用,这一协同作用在今年ESMO大会上公布的ARTEMIS(CTONG 1509)研究结果中得到证实。河南省肿瘤医院马智勇教授就研究结果与EGFR基因突变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治疗前景接受了医脉通的采访,内容整理如下。

马智勇教授

A+T联合治疗获益明显

或可成为EGFRm+患者一线治疗新标准

驱动基因阳性患者为NSCLC患者中较为重要的人群,在驱动基因阳性NSCLC患者中,EGFR突变最为常见。尽管现有的TKI对于该靶点的治疗十分有效,但效果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是否能够在一代TKI的基础上加入抗血管生成药物或者化疗,进一步提升疗效是目前研究的热点。

今年ESMO大会上公布的中国的ARTEMIS研究发现,相比于单独使用厄洛替尼(T),贝伐珠单抗(A)联合厄洛替尼(T)很大程度地提高了患者的PFS,达到18.0个月,降低疾病进展风险45%,对于治疗的有效率也有所改善。日本的III期临床研究NEJ026也得到了相似的结果。PFS是晚期NSCLC中非常重要的指标,一线、二线的PFS可能会影响最终的OS。因此研究中A+T展现出PFS方面优异的结果对于晚期NSCLC的治疗至关重要。该研究结果有可能改变未来EGFR突变阳性晚期NSCLC人群的一线标准治疗模式。

A+T成为21外显子L858R突变患者的新选择

目前最常见的EGFR敏感突变为19号外显子缺失和21号外显子的L858R点突变,两者占据了NSCLC中突变类型的90%。但这两个靶点对于TKI治疗的反应有所不同。EGFR-TKI单药在19号外显子缺失的患者中具有更好的PFS,21号外显子点突变应用EGFR-TKI治疗的效果不如19号外显子缺失的患者。因此需要探索新的治疗模式,而A+T的应用可能成为21L858R突变患者的新选择。在日本的A+T III期临床研究NEJ026中,L858R亚组的PFS就已经达到17.4个月,A+T联合治疗在L858R突变人群的获益超越了19del。而在ARTEMIS研究中,L858R亚组患者PFS达到19.5个月,是TKI单药治疗的双倍。A+T治疗是目前针对L858R突变患者PFS最长的治疗手段。

A+T治疗对为EGFR阳性精准化管理提供更多可能

目前的一系列临床研究目标仍为提高驱动基因阳性患者治疗的有效率,延长患者的PFS,通过PFS的延长,进而影响最终OS结果。目前研究发现化疗联合贝伐珠单抗已经取得很好的疗效,贝伐珠单抗通过与小分子的靶向治疗药物联合是否可以取得更出色的疗效是目前一个研究方向。

目前数个不同研究发现TKI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可延长患者的PFS,且21L858R突变患者的获益更加显著。另外一项抗血管生成单抗联合TKI的研究RELAY也证实,L858R突变患者的PFS达到19.4个月,达到和19外显子缺失患者相近的获益。未来无论是针对19号外显子缺失患者,还是21L858R突变患者,A+T的治疗模式均具有很高的临床参考价值,可能是未来治疗的方向。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ds1jgW4BMH2_cNUg_i5r.html